乌克兰想占中国的便宜,结果人财两空,反倒欠我国45亿美元赔偿款
发布时间:2025-09-02 06:20 浏览量:1
说起乌克兰和中国企业的那点纠葛,得从马达西奇这家公司讲起。这家企业本是苏联时代航空工业的骨干,生产飞机发动机,产品卖到全球不少地方。苏联解体后,它落到乌克兰手里,本来日子过得还行,靠出口维持。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禁了对俄贸易,马达西奇订单锐减,差点倒闭。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国投资者看中了它的技术潜力,北京天骄航空和斯凯里松集团出手,2016年买下多数股份,投入资金帮它起死回生。本以为这是笔双赢的买卖,中国企业能借此提升航空技术,乌克兰也能保住就业和产能,谁知半路杀出程咬金。
乌克兰政府从2017年开始就卡着不让交易完成,先是反垄断委员会冻结股份,说涉及国家安全。背后,美国施压明显,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2019年亲自去基辅游说,强调不能让中国拿到这些军工技术。乌克兰高层掂量再三,2021年1月泽连斯基签令,对中国投资者实施制裁,3月直接国有化马达西奇,扣押所有资产,转入国家控制。这下中国企业傻眼了,已投的钱和股份全打了水漂,总损失高达45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没咽下这口气,2021年11月向海牙永久仲裁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乌克兰赔偿45亿美元,包括已付资金和预期收益。案子拖了好几年,乌克兰辩称战时情况特殊,一直没给痛快答复。到2024年8月,乌克兰干脆暂停所有对外支付,包括这笔赔偿。中国企业天骄航空发声明,坚持追讨,说工厂毁了不等于债务勾销。这事闹到现在2025年夏天,还在拉锯中,仲裁程序没完没了。乌克兰本想通过国有化白捡企业,结果反倒背上巨债,国际形象也受损。
马达西奇的前老板维亚切斯拉夫·博古斯拉耶夫,本是公司灵魂人物,从1985年掌管到现在。他推动私有化,靠对俄生意维持,2006到2019年还当议员,亲俄立场明显。但2022年10月,他被乌克兰安全局抓了,罪名叛国,指控他战时通过土耳其中介卖发动机给俄罗斯,还从2000年起持俄护照。健康每况愈下,2023年11月突发病住院,现在还关着,日子不好过。他的儿子奥列克桑德尔2025年5月在摩纳哥被捕,涉洗钱和欺诈,财产全冻结。父子俩的帝国就这么散了,博古斯拉耶夫的亲俄举动,让他落得牢狱之灾。
工厂本身更惨,俄乌冲突一开打,马达西奇就成目标。2022年3月25日,第一波导弹砸中厂区,生产线瘫痪。5月25日,又四枚巡航导弹击中,车间扭曲变形。8月28日,俄罗斯空军打击修理直升机的车间。2023年8月5日,继续被炸,产能大减。2024年2月15日,早晨两枚导弹落地。到2025年1月8日,导弹摧毁仓库,250架无人机化为灰烬。1月27日,又击中车间。厂区如今满目疮痍,乌克兰想靠它撑空军后勤的打算落空。人财两空,欠债没完。
这事搁谁身上都窝火,中国企业本是善意投资,拉动当地经济,结果被当棋子使。乌克兰听美国话,国有化后不但没占到便宜,还得面对国际仲裁。想想那些马达西奇的员工,本来有外资注入能多点机会,现在工厂毁了,工作没了,生活更难。博古斯拉耶夫父子也算自食其果,亲俄路线在战时成了把柄。中国航空技术这些年靠自研,早就不那么依赖马达西奇的技术了,顶多借鉴而已。但钱该要还是要要,公道自在人心。
乌克兰这步棋走得太险,本想保住战略资产,结果战争一来,一切成空。赔偿案子到2025年还没结,乌克兰暂停支付,中国企业继续追。国际投资纠纷就这样,拖得长,但道理在那摆着。乌克兰经济本就艰难,再背这笔债,重建更难。希望以后各国做生意,多点诚信,少点政治干扰,大家都好过。
战争让一切雪上加霜。俄罗斯多次宣称摧毁厂区,称是军事目标。乌克兰承认损失,但试图修复。到2025年1月,工厂已多次被击中,产能所剩无几。中国企业声明,毁损不影响索赔。博古斯拉耶夫的案子也牵扯国际。他被控帮俄搞发动机,财产冻结。儿子涉6500万美元洗钱。这家人本是企业支柱,现在成阶下囚。
整件事提醒人,国际生意风险大。乌克兰想占便宜,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中国企业维权路漫漫,但坚持下去,总有说法。希望和平早来,大家少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