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镇江中心学校开展“铭记历史·铸英雄志”主题思政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7 09:13 浏览量:1
高州镇江中心学校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铭记历史·铸英雄志”主题思政系列活动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高州镇江中心学校(全国“雷锋学校”、跟着庄仕华将军学雷锋广东茂名总队少先队高州市镇江镇中心学校大队)以“铭记历史·铸英雄志”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活动。这些活动将抗日精神与雷锋精神深度融合,为师生注入了强大的红色精神动力。活动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前所未有。通过“抗日精神铸忠魂、雷锋精神润初心”的双线并进模式,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双魂共育: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该校特邀跟着庄仕华将军学雷锋中队粤茂总队长吕俊华(《雷锋》杂志广东站负责人)莅临现场指导,并委托总队政委刘伟彬(他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妇联五好家庭”“新时代全国学雷锋最美新闻人物”“全国文明家庭”等多项荣誉)进行宣讲。活动中,刘伟彬通过思政课大讲堂讲述抗日战争历史,展示军功章及老照片等实物,组织集体诵读爱国篇章,观看抗日影片及往年阅兵片段,并进行心得分享,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刘伟彬围绕三大主题展开宣讲:其一,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生动讲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细致解读了“九·三”阅兵的历史意义,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日精神内核,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其二,“永葆军人本色,续写军人担当”,结合自身16年军旅生涯及荣立5次“三等功”经历,分享野战部队服役故事,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精神。其三,“一个士兵的家国情怀”荣誉展,通过军功章、老战士照片、部队服役物品等实物,逐一讲解背后的感人故事,让师生触摸“忠诚”与“担当”的实体印记。还引导学生致敬学习“身边的雷锋”朱伯儒将军(高州镇江人,被誉为“活雷锋”)。鼓励学生“像朱伯儒将军一样学习雷锋,像学习雷锋一样学习朱伯儒。”让学生领悟到“保家卫国是英雄本色,服务人民是雷锋初心”的精神双核。
沉浸体验:爱国热忱激荡校园
9月3日上午9时,全校师生通过直播同步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实况。当三军仪仗队铿锵行进、新型装备震撼亮相时,孩子们自发地挥舞红旗欢呼。六年级学生莫文颖激动地表示:“解放军叔叔整齐的步伐和先进的装备让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未来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阅兵后举行的捐资助学仪式,充分彰显了镇江镇作为“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朱伯儒将军故乡的优良传统。乡贤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的雷锋精神,他们现场捐赠的不仅是教育资金,更是对“强国必先强教”理念的担当。全体师生随后集体宣誓并合唱《歌唱祖国》,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行动。
常态长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张耀斌强调,本次活动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关键环节,旨在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养成爱国爱家的高尚品德。铭记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希望同学们从活动中汲取力量,将爱国情根植心中。后续,学校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想对英雄说”主题班会和“谈体会、写感受”等活动。本学期还将组织“抗日精神与雷锋精神”书画、手抄报创作及红色故事分享会、合唱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让爱国精神常态化融入学习生活。通过“学、思、践、悟”的闭环机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从仪式感向日常化延伸,实现“铭记历史铸英雄志、传承精神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此次活动通过“抗日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有机融合,不仅让师生铭记了革命先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志,还传承了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服务”的情怀,真正实现了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双向赋能,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培育新人”的鲜活范例。
作者:吕丹、邓建成
图片:高州市镇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