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日的意外惊喜,医生为她点亮病房里的生日烛光

发布时间:2025-09-07 14:52  浏览量: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升 吴鑫 通讯员 张冰清

8月28日,当同龄学生都在整理书包、憧憬新学期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的病床上躺着一位小患者——初三学生小琪(化名),她刚做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小琪和父母紧张地望向门外,此时门口传来生日歌,病房内暖黄的烛光缓缓靠近小琪的病床,交映着医护人员温和的笑容:“生日快乐,小琪,祝你早日康复!”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团队送来的生日蛋糕,蜡烛正在洁白的蛋糕上徐徐燃烧,蛋糕上呈现出彩色的奶油所书写的“SMILE”(微笑)。原来,当天正巧是小琪的生日!

出院前小琪妈妈写下感谢信:“这份超出医疗职责之外的关怀,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医者的温度,让小琪在住院期间留下了独特又温暖的回忆。这份藏在白大褂里的细心,瞬间驱散了病房的冷清。”

医护人员为小琪过生日 图片由医院提供

童年猝不及防的心跳警报

体育课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对小琪而言,“心跳过快” 是童年里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平日里,她和其他孩子别无二样,可一旦发作,心跳会瞬间飙升至200次/分钟,那种“心脏像要蹦到嗓子眼” 的窒息感,让她对运动充满恐惧。‌

妈妈至今清晰记得小琪第一次发病的场景:小学一年级时,孩子在家练习跳绳,结束后又蹦蹦跳跳玩了一会儿,突然捂着胸口蹲在地上,脸色苍白地说,“妈妈,我心跳得好难受。”起初家人以为只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可半小时过去,小琪的心跳依旧没有减缓的迹象。慌乱中,家人赶紧送她去医院检查,确诊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是一种因心电传导异常引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从那以后,体育锻炼彻底从她的生活中消失。每当同学们在操场奔跑、嬉戏、上体育课时,小琪只能站在一旁默默拉伸,眼神里满是羡慕与失落。好在最初几年,病情还算稳定,一年发作1-2次,并且每次症状可以快速自行缓解。

但不久前,小琪独自在家,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病,而且症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她感觉心跳快得快要冲破胸膛,连站立都变得困难,可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无法及时赶回来。无助之下,家人紧急联系最近的一位邻居,尽快带了小琪前往就诊,才勉强稳住病情。这次惊心动魄的意外,让小琪的家人意识到不能拖延,必须根治疾病。

手术波折添阴霾

惊喜蛋糕暖人心

刚放暑假,家人就带着小琪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这是目前PSVT的手术治疗方法,成功率通常为90%。一家人本以为这场手术能让小琪摆脱病痛的折磨,可现实却泼来一盆冷水:由于治疗位置特殊,这场治疗比普通情况难度大、风险高,尽管已在手术台上,但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术后她再次发病,之后发作的频率更是大幅增加,原本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一家人又陷入了焦虑与迷茫之中。‌

无奈之下,家人带着小琪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就诊,找到了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的刘强副主任医师。由于经历了第一次手术的失败,小琪对第二次手术充满抵触,术前甚至拉着妈妈的手撒娇:“我能不能偷偷逃走啊?”

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刘强在术前沟通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手术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解释得清晰透彻;手术过程中,他操作格外严谨专注,每一步都力求精准,还不时用温和的话语安抚小琪。这些细致的举动,让小琪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手术中,团队凭借扎实的心脏电生理功底,仔细分析患者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精准锁定靶点放电消融,小心谨慎地放电消融,成功消灭病灶区域。治疗过程顺利,小琪安返病房。小琪妈妈回忆道:“手术中,刘医生多次出来跟我们同步孩子的情况,解释术中方案的调整,让等候在外的我们心里踏实了不少。”

巧合的是,手术当天恰逢小琪的生日。由于一心扑在手术治疗上,小琪的家人希望出院后再为小琪庆祝生日。但刘强在查看病历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日子,于是悄悄叮嘱团队医生:为小琪准备一个生日蛋糕。

当蛋糕送到小琪床边,小姑娘的眼中瞬间泛起惊喜的光芒。小琪妈妈在感谢信中写道,“当孩子看到蛋糕时,眼里满是惊喜,之前因手术后产生的不适也消散了许多。就诊期间被贴心服务包围:从医院短信通知选床位,到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笑容和问候,让病房少了冰冷,多了春风般的温情。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不仅展现了高尚的医德,更体现了团队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让孩子在这样有温度、有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十分感动。”

对于这场特殊的 “生日惊喜”,刘强表示:“邵逸夫医院一向贯彻‘治疗病人而非疾病’的全人照护理念,我们每天面对的不仅是‘疾病’,更是‘人’,尤其是像小琪这样的孩子,疾病带来的恐惧可能比疼痛更难承受。一个蛋糕、一句祝福,或许就能帮孩子驱散恐惧,这也是我们人文关怀理念最朴素的体现。让患者带着温暖和希望康复,和手术成功同样重要。”

如今,小琪已顺利出院,重返校园。

在中心主任蒋晨阳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与心肌病中心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每年完成各类导管消融手术超4000例,尤其在在高难度、复杂病例的消融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承接着来全国各地的疑难、多次复发心律失常患者前来求医,更有海外患者慕名而来——他们用精湛的技术守护“心”健康,用温暖的医者仁心,为更多家庭筑起“心”的屏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