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IgA 肾病?常见肾病类型的定义、病因及诊疗方向

发布时间:2025-09-08 09:03  浏览量:1

IgA 肾病是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首要类型,其核心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 IgA 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为主,若未规范干预,约 20%-30% 的患者在确诊后 10-20 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中西医协同治疗可显著改善长期预后。

首先得说清楚:什么是 IgA 肾病?简单说,它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疾病 —— 咱们身体里有一种叫 “IgA” 的免疫球蛋白,正常情况下是帮身体抵抗病菌的 “卫士”,可在 IgA 肾病患者身上,这种 IgA 会异常增多,还会形成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的 “系膜区”(肾小球里的一个关键区域),就像给肾小球 “添了堵”,慢慢损伤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血液里的红细胞、蛋白质漏到尿液里,出现血尿、蛋白尿。很多人觉得 “肾病都有水肿、乏力”,但 IgA 肾病早期大多只有血尿或少量蛋白尿,没明显不适,不少人是体检或感冒后查尿才发现的,这也导致很多人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早期调理的好时机。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IgA 肾病的病因是什么?目前医学上还没找到完全明确的病因,但总结下来,主要跟这几个因素有关,大家可以多留意:

第一是免疫系统异常: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比如反复感冒、扁桃体发炎、肠炎这些感染,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过多异常 IgA,进而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还有的人本身免疫系统就比较敏感,即使没有明显感染,也可能出现 IgA 代谢异常,这也是为啥有的患者没感冒也会得 IgA 肾病。

第二是遗传因素:IgA 肾病有一定遗传倾向。要是家里有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得过 IgA 肾病,那你得这个病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 2-3 倍。不过大家也别慌,遗传只是 “风险因素”,不是一定会得,平时多注意护肾,就能降低发病概率。

第三是生活习惯因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会让免疫系统紊乱,增加 IgA 异常沉积的风险;还有长期吃辛辣刺激、高盐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也可能诱发或加重 IgA 肾病。我见过不少年轻患者,因为长期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查尿时发现血尿,进一步检查确诊为 IgA 肾病,太可惜了!

知道了定义和病因,最关键的就是:IgA 肾病该怎么诊疗?不管是西医诊断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都有明确的方向,大家别瞎琢磨,跟着专业医生的节奏来就行:

先说说诊断:IgA 肾病的确诊不能只看尿常规(有血尿、蛋白尿),还得做 “肾穿刺活检”—— 通过微创方式取一点肾脏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要是看到肾小球系膜区有 IgA 免疫复合物沉积,才能确诊。很多人怕肾穿刺 “伤肾”,其实现在的肾穿刺技术很成熟,创伤小、恢复快,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别因为怕穿刺耽误了诊疗。

再说说治疗,中西医结合才是最靠谱的思路,我平时临床也是这么给患者调理的:

西医治疗方面,主要根据患者的尿蛋白量、肾功能情况来定方案:

要是尿蛋白量少(<1g/24h)、肾功能正常,一般不用吃强效药,重点是 “观察 + 基础护理”—— 比如用 ARB 或 ACEI 类降压药(比如缬沙坦、依那普利),既能控制血压,又能减少尿蛋白;同时避免感冒、劳累,定期查尿常规、肾功能,不让病情加重。要是尿蛋白量多(>1g/24h)、或肾功能有下降趋势,可能需要用 “激素 + 免疫抑制剂”(比如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快速控制免疫炎症,减少 IgA 沉积;但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副作用,比如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不能自己加量、减量或停药。要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GFR<60ml/min),除了控制尿蛋白,还得注意避免用伤肾的药(比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同时管理好血脂、尿酸,减少肾脏负担。

中医治疗方面,我主要按 “辨证施治” 的原则,结合创新的 “从肺论治” 理论调理,常见的有两种证型:

要是患者感冒后容易出现肉眼血尿,平时口干、咽喉不适,是 “肺卫不固、热伤肾络”,就用 “从肺论治” 的思路,用桑叶、桔梗、金银花等宣肺解表、清热止血,再配合生地、小蓟等凉血护肾,减少感冒诱发的血尿复发 —— 这也是我临床治疗 IgA 肾病的特色方法,很多患者用了后,感冒后血尿的次数明显减少。要是患者长期有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伴有腰酸、乏力、舌苔薄白,是 “脾肾两虚、气不摄血”,就用黄芪、党参等健脾益气,山茱萸、枸杞子等补肾固摄,再配合丹参等活血化瘀,帮肾脏修复损伤;平时也会建议患者吃 “五子固肾胶囊”,里面的枸杞子、菟丝子等药材能补肾固肾,辅助稳住肾功能,部分患者用了后,血肌酐稳定期能延长 2-3 年。要是到了肾功能不全期,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乏力,还能用我首创的 “发散排浊汤药浴”,用艾叶、透骨草、丹参等煮水泡脚,通过皮肤吸收药效,帮身体排废物、通经络,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我知道大家看病不容易:有的患者确诊 IgA 肾病后,觉得 “这病治不好”,就放弃调理;有的怕激素副作用,宁愿吃偏方也不用正规药;还有的不注意预防感冒,导致病情反复 —— 每次看到这些我都心疼。其实 IgA 肾病不是 “绝症”,只要早确诊、早干预,中西医结合调理,大多能稳住病情,甚至长期不进展,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