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之选叩响教育提质之门
发布时间:2025-09-08 09:14 浏览量:1
近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抚州等多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新规,严格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强调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 (9月7日央广网)
□关育兵
尽管网络上有“教辅严禁进校园”的误读,但细察各地通知,核心实为对学校推荐、征订教辅行为的规范与限制,旨在治理教辅过多过滥、加重学生课业与经济负担的沉疴。
然而,一个核心问题随之浮现:“一科一辅”中的那“一辅”,究竟该如何科学地选定?这个问题,看似是选择一本练习册,实则叩问的是教育的质量与内涵。
首先,“一辅”的确定应遵循专业原则,而非行政简单指定。当前一些地方倾向于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指定统一使用某一套教辅资料。这种做法效率虽高,却极易脱离丰富多彩的教学实际。在实践中,甚至有指定教辅被弃之不用的情形出现。故此,教辅的选用权应当回归教学一线,建立由教师、学科组、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的专业评审机制,依据课程标准、学情实际和材料质量,从多种备选方案中民主决策。
其次,确立“一辅”需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频共振。教辅仅是“辅”,课堂才是“主”。只有当课堂“主餐”营养充足,教辅这味“佐料”才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提鲜增味之效。
最终,破解“一辅”之问,需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中寻找答案。教辅泛滥的背后,是考试与升学压力下对“刷题”路径的依赖。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更加多元、综合,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对教辅材料的过度需求。“一辅”之选,叩响的是教育提质之门。它呼唤的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一次教育的理性回归——回归育人本质,回归专业精神,回归课堂主场。唯有通过专业遴选、课堂提质与评价改革三重努力,才能让那“一辅”真正成为学习的助力,成为推动教育减负提质的有益一环。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教辅的多寡,而在于能否让每个孩子都在高效、科学、充满启发的学习中,自由成长。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