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映月儿清、法安万家宁!月牙泉畔,它似“清泉”播撒法治、如“哨所”守望平安

发布时间:2025-09-08 15:44  浏览量:2

在西北辽阔的土地上,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镇以其闻名遐迩的鸣沙山月牙泉这一5A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丝路之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在这片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土地上,月牙泉司法所宛如一位忠诚的法治卫士,默默守护着和谐与稳定。

调解直通车:
驶向民心深处的和谐之路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棋局中,矛盾纠纷犹如一颗颗难以预料的棋子,随时可能打破和谐的局面。月牙泉司法所深知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作用,以“六个坚决不发生”为工作目标,构建起“三调联动”的高效工作机制。秉持“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汇聚辖区各方力量,筑牢基础工作防线,全力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为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不断创新探索。

一次走访中,工作人员敏锐地捕捉到李某与王某之间的施工纠纷——王某工程队的挖掘机在为某村村民修建下水管道时,不慎碰倒李某家后院的杏树,引发赔偿争执。深入了解后发现,两人本是关系融洽的邻居。工作人员以邻里情谊为突破口,将情、理、法有机融合,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说服劝解,成功调和了这场矛盾,使两人握手言和,重现和睦邻里关系。

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月牙泉司法所无疑是这道防线的坚定守护者。通过不断优化调解机制,打造出覆盖“镇、村、组”的三级调解网络,此外,针对复杂矛盾,司法所广泛吸纳退休干部、律师、乡贤等专业人士,组建“调解专家库”,提供征地拆迁、旅游纠纷、劳务争议等专项服务。近年来,累计调解各类纠纷24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区矫正:
刚柔并济的救赎之旅

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是司法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关乎社会安全稳定的大局。月牙泉司法所始终围绕“规范矫正工作,提高矫正质量,预防减少犯罪”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督管控,细化教育方式,致力于提升矫正教育成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迈进。

月牙泉司法所创新采用“分类管理+精准矫治”模式,运用科学的评估分级体系,结合心理测评、社会风险评估系统,将矫正对象细分为严管、普管、宽管三类,并根据其表现实施动态调整。针对不同群体以及每位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精心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推出“法治教育+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的特色套餐。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场,成功帮助多人实现就业,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强化教育效果,落实矫正法执行,月牙泉司法所还开展“云端教育”常态化,开设线上法治课堂,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合格率达到100%。截至目前,月牙泉司法所管理的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

法治宣传:
播撒法治种子的烟火气息


随着月牙泉镇文旅产业的兴起,特色民宿、乡村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但随之而来的合同纠纷、服务质量争议、租赁纠纷、劳动用工矛盾等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月牙泉司法所敏锐地捕捉到文旅发展与法治保障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模式,定期组织民宿经营者、从业人员进行专题法治培训,围绕合同法(尤其是预订平台规则、退订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本地民宿管理规定等进行普及讲解,一系列“量身定制”的培训,让法治成为文旅发展的“护身符”。

与此同时,月牙泉司法所还紧扣妇女节、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日及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村组、进家庭、进校园、进客栈”活动。以民法典为宣传重点,通过摆摊设点、入户宣传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新媒体时代,月牙泉司法所还打通了普法“线上通道”:建立各村法律服务微信群,将村居主干、调解主任、司法所工作人员纳入其中,依托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法律常识、普法小视频,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随时随地可咨询,群内更直接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村干部也能在线交流矛盾处理经验,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从化解邻里矛盾到护航文旅发展,从帮扶特殊人群到普及法律知识,月牙泉司法所始终以“小阵地”释放“大能量”。未来,这支基层司法队伍将继续坚守法治初心,准确把握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化为民情怀,紧扣敦煌文旅产业发展大局,以更高效的调解、更温暖的矫正、更鲜活的普法,让法治的光辉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持续闪耀。(甘肃省司法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