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的“厌老”情绪,彻底癫狂了!
发布时间:2025-09-08 17:37 浏览量:7
一个国家的人能有多“孝顺”?简直“孝死了”!
他们的学者建议老年人“集体自杀”,来缓解社会老龄化问题。
年轻人更是亲力亲为,老年人不想自己“体面”,他们就帮老年人“体面”。医院的护士把点滴换成消毒水,送走了50多名老者,仅仅只是不想让他们死在自己的“上班时间”里。
养老院的护工把老人绑在房间内,拳脚相加,断水断粮,还会侵占老人的私人财物,还对老人实行性虐待!
就算在家养老,也有可能被自己最亲近的“儿子”“女儿”“老伴”背刺,被他们亲手送上绝路。
甚至有人会没有任何理由的,杀死路边长椅上过夜的老人,只是因为觉得对方“碍眼”。
这样道德沦丧、毫无人性和底线的国家,好难猜呀,他就是“孝死人”了的——日本。
今天咱们继续扒一扒,日本的仇老、厌老情绪,到底有多扭曲。
2021年,日本一位经济学教授成田悠辅,提出解决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终极手段”,就是让日本老人“集体自杀,或一起切腹”。
夸张吗,可没想到,这一逆天言论,居然得到了不少日本年轻的支持!成田悠辅一夜之间粉丝暴涨,支持者对他提出的“终极手段”大加赞赏,还有人问什么时候可以实施?
最近几年,日本社会滑向了对老年人的鄙视、侮辱,甚至是暴力犯罪。
还诞生了独具特色的词汇——“老害”。他们认为老年人就是社会的蛀虫,应该被销毁。
2016年7月开始,日本横滨市的一家医院出现大量老人突发死亡的事件。连续三个月内,竟然有高达48名老人离世。
有时候一天一起,密集的时候一天三起,而且死亡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或患病的老人。
一开始院方也没当回事,毕竟这些年纪大的老人原本就时日无多,就当是天气太热没熬过去吧。然而到了当年9月份,又有一位老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突然发心跳骤停死亡。
现场的一位医生意识到不对劲,因为老人的点滴瓶里有来路不明的泡沫状物质,于是马上报警。
经过多轮的调查才发现,原来是有一名名叫久保木爱弓的护士,悄悄的把这些老人的点滴换成了消毒水,这才引发了老人的集体死亡。
久保木爱弓也大大方方承认了她离谱的杀人的理由:
她害怕这些老人死在自己上班的时间,给他的工作带来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下班的时候顺便给他们都送走了。好家伙这脑回路,路易十六来了都摸不着头脑,真的是日本人把日本人当日本人整啊!
最终久保木爱弓被以涉及至少3人的投毒罪名指控,判了终身监禁。为什么只有3人?因为前面48个老人的遗体都被火化了,无法取证。
这样的犯罪手法不是个例,在日本专门有一个词来定义它们,叫做“介护杀人”,就是指老人被照料自己的人杀死,多发于养老院、医院甚至是自己家里。
据日本《朝日新闻》的数据,日本每年有近1000起的介护杀人事件,平均下来每天就要发生3起。
2014年,神奈川县川崎市“Samille川崎幸町”养老院,三位年过85岁的老人在两个月内,先后被人从阳台扔下楼,当场死亡。一开始大家以为是老人意外失足,直到一位身患老年痴呆不能自理的死者出现,大家才意识到她根本不可能自己翻过阳台的围栏,院方才报的警。
而凶手正是养老院的员工,名叫今井隼人,真损啊这人,他的犯罪动机是这些老人照顾起来麻烦、事儿多,脾气还大,导致他本人工作压力太大了,于是就起了杀心。
除了直接对老人痛下杀手外,还有更普遍的虐待行为。
据日本冈山电视台报道,2020年6月,冈山县胜央町的“南光庄”养老院发生群体虐待老人事件。
该养老院22名员工齐上阵,把11个老人用绳子绑在房间里,长期虐待和折磨。
不愧是日本人,两个护工对付一个老人,还能实现黑白两班倒。事件被曝光时,这些受害老人中,被虐待时间最短的也超过了一年。
还有一起典型案例。根据《东京新青年》报道,2019年12月,一位82岁的日本老人黑泽喜八郎在入住养老院后一个月,就突发脑梗死亡。结果尸检时发现,老人除了脑梗外,身体还有多处损伤,比如肋骨骨折,内脏破裂,明显是遭受了暴力攻击。
最后抓出行凶者,果不其然,也是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仅2018年一年,日本就发生了621起护理机构针对老年人的虐待事件,而且很多事件的受害者不止1人,当年累计受害者有927人。其中女性受害者占比高达四分之三。
不仅如此,他们虐待老人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常见的直接暴力和拘禁占比是57.5%。辱骂和PUA占比是27.1%,断吃断喝、没有尽到看护责任,或者直接放弃看护的占比19.2%。
此外,居然还有抢占老人财物和性虐待老人的事件,占比分别是5.8%和5.4%。
那在家养老就比去养老院更加安全吗?这在日本,还真就未必。
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信息,2022年日本发生的36378起虐待事件通报中,有16426起是受害者家人干的。受害者75.6%是女性,年龄集中在80-84。而加害者中的“儿子”是最多的,占比高达38.9%,其次是“老公”22.8%和“女儿”19%。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原来在日本,自己去不去另说,自至亲至爱会送你去。
有一说一,在不当人这方面,日本人还是太有经验了。
不只是在养老这个特殊场景,日本的厌老情绪已经蔓延到了整个社会,体现在这些年对于老年人的犯罪率激增!
根据日本警方白皮书的数据,2019年,日本高龄受害者案件约为9.2万件,占刑法案件总和的12.3%。其中诈骗犯罪占比33.9%,杀人案件占比28.3%。
这种针对老年的的仇视和犯罪,甚至演化出了纯粹的恶意。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2020年的东京涩谷区,一位64岁的女性流浪汉,在公交站的长椅上过夜时。被一名 40岁的男性杀害,原因仅仅是因为看着对方“碍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人的仇老、厌老情绪如此严重呢?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原因。如今的日本年轻人,已经把老人当成了害自己没有过上高质量生活的“绊脚石”。
现在的日本青壮年,号称是生活在经济失去的三十年里,很多人工资不升反降,收入甚至还比不上一些老人的退休金。
这就给很多年轻人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不平衡:凭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灯红酒绿的是这帮人,而现在靠年轻人养老金潇洒的还是这帮人,怎么好事都让他们赶上了。
所以,生活不如意的日本年轻人就转移了仇恨,认为这帮老年人抢占了他们的社会资源,甚至连自己的爹妈都开始嫌弃,还真别说,就日本人的道德观,这属于基操。
前段时间日本“掉坑仙人”救援事件,以及后续衍生出的埼玉县下水道检修,4名工人死亡事件。日本社交媒体的一些评论简直没眼看。
什么“减少老龄化压力又进一步”,“50多岁了还出来工作,和年轻人抢工作岗位死了活该”这样的言论,无不彰显出目前日本年轻的怨气有多大。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会有点出乎意料,那就是日本的很多老年人也不干人事,非常喜欢和年轻人对着干。
日本“老害”一词的由来,主要也是一些日本老人自己争取来的。
首先就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老年人交通肇事行为。根据《日本网》的数据,自2019-2023的五年间,日本65岁以上的高龄肇事事件占比都在15%以上,最高峰的2019年占比高达18%。
比如2019年的池袋,一名87岁的老年驾驶员闯红灯,把一对年轻母女当街撞死,另外还有9人受伤。
2025年3月,日本横滨,一名78岁的老人突然驾驶轻卡冲向一队小学女生,造成1名儿童死亡,3人受伤。
日本对驾照年龄上限没有要求,这导致很多80岁高龄的老人去申请驾照,然后上路成为马路定时炸弹。而且人本老人又特别倔强,你不让我开,我偏偏要开,我辛苦了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高龄肇事”也成为了日本的网络热更,评论区嘲讽之声不断,批评说“判断一个老人脑子清不清楚,就看他会不会把驾照还回去”。
还有就是老年人犯罪,最近几年在日本也是稳定攀升。
根据日本警方的《全国盗窃犯罪防治白皮书(2020年)》统计:2004至2019年间,老年人盗窃占比从17.1%飙升至38.3%,2012年起老人扒手的数量就超过了青少年。
其中50岁以上的女性占比超过5成。
日本反扒专家——曾抓获超6000名盗窃犯的伊东勇也总结:扒手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的动机并不是“缺钱”,而是为了“节省开支”。
这么一对比,一时间经分不清日本的老人和年轻人,哪一边的道德更沦丧。
让“老人集体自杀”的极端言论,只是日本社会日益严重的代际对立的矛盾爆发。
经济停滞的背景下,年轻人将生活困境归咎于老年人,衍生出“老害”这样明显歧视性称呼。“介护杀人”和家庭虐待事件也是这场代际战争的表现。
日本老人也不是什么“完美受害者”,省钱式盗窃,罔顾他人性命的高龄驾驶,确实也招人讨厌。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道德崩塌和结构性对立,而日本的超老龄化社会还在加剧。
所以,以后这样的矛盾只会愈演愈烈。
信息来源:
光明网 | 日本前护士承认注射消毒液谋杀多名病人,动机让人无语!
东京新闻 | 日本《警察白皮书》:老年人犯罪受害者及被检举人数占比双升
检察风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 日本:养老护理人员紧缺下的虐老现象
律师网(日本) | 87岁老人盗窃两个饭团引争议!518日元背后的高龄犯罪伦理困境
日本网 | 日本2024年交通事故致死2663人 同比减少15人 高龄死者占比过半
内阁府(日本)| 令和5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