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傅筱庵:雇佣20多位保镖,却没躲过自己厨子的菜刀
发布时间:2025-09-08 12:28 浏览量:2
傅筱庵的结局,其实挺让人意外。说他是个大汉奸没错,但他终归是被自己家里头的厨子送走的——说起来有点荒唐,甚至让人琢磨不透这背后是什么道理。咱们都习惯以为这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至少得死在什么刺杀、巨头斗争里头,结果傅筱庵给自家人端菜的人,一刀结束了他。你说是不是有点像老天爷开玩笑?其实,这事要说起来,还真跟生活里的那些隐秘细节分不开。
傅筱庵小时候家境不算富裕,是镇海那边泥腿子出身。十五岁那年,就背着包去了上海造船厂当小工人。那时的上海别提多热闹,全是外商的天下,中国人说话都不硬气。厂子是英国人的,傅筱庵嘴甜,手脚还麻利。工余就自己琢磨怎么学点英文。虽然他那点洋文说不上标准,但老板挺乐意赏识——上海滩那会儿,谁能跟外国人打成一片,谁就能有机会。傅筱庵靠这招,很快就混上了财务职务,每月发工钱全给自己管。这时候他也摸出门道来了,工资拿着发,可剥削工人那一套同样没少。工人们的工资能少发一点是他的小算盘,剩下的就进了自己口袋。头一次攒起点钱,在上海滩买了套房,街坊都羡慕得很,说小傅有出息。
钱有了,圈子也就跟着越混越大。他吃饭花得阔绰,经常在那些老租界的法租界、英租界里头结识些地产商、跟银行里的老爷,有时候还能被盛宣怀家的人带去蹭一顿饭。盛宣怀是谁?那会儿的实业大户,名头响到北洋政府和清朝皇亲都敬着。傅筱庵会来事,盛宣怀看着这孩子嘴勤,人机灵,就把他放在家里做账房管钱。谁都说傅筱庵“本事不大,算盘精得很”。他不光能帮盛家做账,洋人来谈生意,他也能跟人家掰扯几句。
不过,这盛家后来出了事,盛宣怀一病不起走了,几个儿子抢家产,弄得一片乱。傅筱庵趁乱,把家里几处地皮、库存的珠宝悄悄倒卖给外商或者本地贩子,大家都说盛家是被身边人“倒腾”了。上海商会有一阵要选会长,傅筱庵站出来,风风光光当了那个“会长老爷”。那时孙中山北伐,蒋介石正往北打得激烈。可傅筱庵不看好蒋介石,反倒觉得孙传芳才是大腕,还往直鲁联军里投钱。以为能靠军阀发横财,谁知道孙传芳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发了通缉令。傅筱庵只得卷钱跑路,上海滩“混不下去了”。
逃出去的人啊,总想着重新再爬起来。傅筱庵这点心思,连上海那些旧交也都心知肚明。可日子一转,抗战起来了,日本本土兵进了上海。傅筱庵一看时局,开始跟日本人。据说他跟杜月笙也搭过线,托人向国民政府说情,这才把通缉令撤了。他又回上海,这次坐上伪市长的位置,手段比之前更狠,一手掌控着底层百姓的命脉。别说工厂工人了,就是街上的小贩、里弄的普通人,都怕他出门抓人。傅筱庵帮日寇办坏事,抓八路、军统地下党,下手狠得惊人。
这时候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做财务的小工了。日本兵怕他被刺杀,每天给他家周边巡逻,傅筱庵自个儿还雇了二三十个人做保镖。家里像堡垒一样,外头三层铁门,又有日本兵看着,谁都动不得他。就连他怎么去外头开会都得坐防弹车——有人说傅筱庵活得像“活阎王”,其实也是怕死到骨子里。
傅筱庵干的最让蒋介石生气的,是他把上海租界里的青天白日旗扯下来,换上了五色旗,算是公开给国民政府难堪。蒋介石那脾气急得喘不过气,马上叫戴笠指派杀手去剁了傅筱庵。陈恭澍是干这行的老手,就算之前任务失败顶着压力也得咬牙再来。他琢磨这汉奸家门太紧,外头硬冲不行,只能从里头找突破口。外人进不去,家里人总有不满的吧?
要说傅筱庵家里头,最“离人心近”的,是厨子朱升源。朱这人本来也是穷苦出身,早年在日本人厂里干过,心里头对日本人恨得牙痒。傅筱庵做汉奸前,朱升源还真被他救过命。冬天夜里,傅筱庵在大连门口捡到一个快冻死的人,把人抬进屋,留在身边给他做宁波菜。朱升源感激傅筱庵,老老实实伺候了他一阵子。但傅后来走汉奸道路,整天带着日本高官进餐,朱升源心里堵得慌。
有一回傅筱庵与日军头头松本次郎吃饭,松本说菜做得好,傅就把朱升源叫出来显摆。松本要握手,朱升源用力一握,直把松本捏疼了,傅筱庵赶紧打哈哈。但这些细节最后成了隐患。上海的酒馆里,有时候朱升源会借酒发愁,酒友们听他抱怨汉奸当道,也说些风凉话煽风点火。这些“酒友”里其实就有军统的人,专门盯着他看。
时间久了,朱升源心里憋得慌。尤其听说傅筱庵不光当市长,还跟日军串通,为了多赚几个钱,亲手给日本兵安排慰安妇。别说他是傅家人了,就老百姓听了也咬牙切齿。军统特工跟朱升源说,这事干成了,能帮他逃出去,还能给笔钱。朱升源动摇过,但心里还是记着傅筱庵有救命之恩。可世态炎凉,有些事到最后就像水到渠成一样。
那天朱升源把话挑明了,劝傅筱庵收手算了。结果被骂一顿,彻底死心。当天夜里,傅筱庵刚参加完日本高官的宴席,防线全走完,还觉得保险,进了书房倒头大睡。朱升源其实那晚也是头一回下定决心,磨亮了菜刀,趁家里安静,一刀了结。傅筱庵睡得呼呼,被切菜的熟手一刀毙命,连哼都没来得及。第二天家里上上下下都懵了,凶手没影儿,查来查去才发现,朱升源早已跟“酒友”们坐军统的车远走高飞了。
有人说傅筱庵这结局是“作茧自缚”,也有人讲朱升源其实不是铁石心肠——他报恩尽忠到最后,眼见主子卖国害民,才亲手了断。但究竟是什么逼得一个普通厨子走出了毁灭性的那一步?城市的动荡,权势的变迁,还有底层人那些说不出口的心结,没人能说得清吧。反正上海滩几十万人都在私下里讲,这一刀落下,傅家老爷算是彻底失了人心。或许朱升源那晚喝完酒,心里也不痛快,只是挡不住历史的推着人往前走。至于最后他去哪了,后面的人说什么都有,没人能真的知道——有些故事,走到这一步,也就没有谁能说得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