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已将倍他司汀列为重点监控药物!医生:服用千万注意3个点

发布时间:2025-09-09 10:54  浏览量:2

“医生,我头晕,能不能开点倍他司汀?”
“我老妈吃了几年倍他司汀,说特别有效,能继续吃吗?”
“听说这个药好像有点问题?”

这些问题,最近在门诊里听得越来越频繁。很多人并不知道,倍他司汀(Betahistine)已被国家卫健委列入《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这个名单的意义很明确:不是禁止用,而是要“慎用、少用、规范用”,尤其是要避免滥用。

倍他司汀,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又熟悉,似乎是“耳鸣头晕专用药”的代名词。它真的有效吗?安全吗?适合长期吃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事儿讲透。

首先要明确,倍他司汀是一种前庭系统调节类药物。它的机制是通过扩张内耳微血管、改善前庭循环来缓解眩晕症状,主要用于梅尼埃病和前庭性眩晕的辅助治疗。

听起来确实像是对症药,但问题就出现在这个“感觉有效”的层面上。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年一项系统回顾研究指出:倍他司汀在治疗头晕方面的临床效果,尚缺乏高质量对照研究的支持

而且疗效差异大,个体反应明显,并不是所有头晕都适用

更值得重视的是,很多患者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长期服用,甚至自行购买、反复开药。这种“症状对号入座”的用药方式,极容易掩盖真正病因,延误诊断

很多人一听“被重点监控”就慌了:是不是这药有毒?是不是以后不能用了?

“重点监控”并不等于“禁用”或“有毒”,而是提示存在滥用倾向、临床证据不足或存在较大争议。倍他司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误用率高”的药

被列为监控目录,更多是为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换句话说,倍他司汀的问题不在于它本身“有害”,而在于“被用错了”

第一,搞清楚头晕的原因再用药
头晕并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种症状。可能是耳石症、颈椎病、脑供血不足,也可能是焦虑、心律失常、低血糖。

倍他司汀只对梅尼埃病和部分前庭性眩晕有效,对这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头晕完全无效,甚至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第二,不建议长期自行服用
倍他司汀属于对症药,不是根治药。

长期服用不仅容易形成“心理依赖”,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忽略病情变化。有些患者一吃就是三年五年,但其实眩晕早已不是梅尼埃病,而是其他疾病在作祟。

第三,老年人、小孩、孕妇慎用
倍他司汀虽然整体副作用不算高,但因为其作用于组胺受体,有引发过敏、胃肠不适、心悸等不良反应的报道。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多病共存,用药复杂,更要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很多人服用倍他司汀后说“头晕缓解了”,这可能是真的,但未必全是药的功劳。

眩晕本身就是一个波动性强、自限性强的症状。尤其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很多人在发作后几天内自然好转。此时如果碰巧吃了倍他司汀,就容易误以为是药物起效。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间疗法误认药效”。

倍他司汀属于作用温和、心理暗示强的药。患者对“吃药就安心”的心理预期,会放大药物的正向感受。这并不奇怪,很多镇静类、调节神经类药物也有类似效应。

的确,很多医生仍会在某些情况下开倍他司汀,这并不矛盾。

医生的判断是基于对病人的综合评估。在明确是梅尼埃病或反复前庭性眩晕发作的患者中,短期使用倍他司汀可以辅助控制症状。但这前提是: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原因、控制剂量与时长

现实中,有些医生出于“患者强烈要求”“患者多次复诊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等考虑,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顺水推舟”开药。这就形成了医患之间的“用药误会”,导致滥用加剧。

门诊里有位60多岁的老太太,反复头晕三年,自己在药店反复买倍他司汀吃。

吃的时候好些,不吃又犯。后来女儿坚持带她做了前庭功能测试+颈动脉超声+心理评估,结果发现她既有耳石症也有焦虑障碍

在进行了耳石复位和心理干预后,她的症状大幅缓解,医生建议停用倍他司汀。她一开始还有些不放心,总觉得“没吃药不踏实”,但两个月后,她自己说:“原来不是靠药,真是治对了病。”

这个案例说明,药不是问题,错用才是问题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反复头晕的情况,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别急着吃药,先搞清楚类型。
眩晕分为旋转性、非旋转性、姿势性等不同类型。记录好发作时间、频率、诱因、伴随症状,这能帮助医生更快定位病因。

第二,别迷信“别人吃了有效”,药不是通用钥匙。
每个人头晕的原因都可能不同,“别人吃得好”不等于你也适合。尤其是网络论坛、亲友推荐的“神药”,更要慎重。

第三,关注非药物治疗手段。
像耳石症可以做复位操作,焦虑型眩晕通过心理干预改善,颈源性眩晕靠功能训练缓解。药物只是辅助手段,不是万能解药。

药物的初衷是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而不是成为依赖的拐杖。真正的健康,是搞清楚身体的语言,而不是一味压下症状

头晕不怕,怕的是总拿药去堵住身体的求救信号。愿你在面对每一次身体发出的“警报”时,都能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焦虑。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李强等.倍他司汀治疗眩晕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4):312-318.

2. 周宁,陈立新.社区医院倍他司汀使用现状与合理性分析.合理用药与临床监测,2023,16(2):87-91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2023年1月.

[2] Leong SC, Fenton JE. "Betahi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énière’s disease: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 The Laryngoscope.

[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数据库.

[4] 中国临床药理学会.《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