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群嘲的“海底捞讨蛋糕”挑战:白嫖上瘾,毁掉多少中国孩子
发布时间:2025-09-09 13:02 浏览量:2
01
最近,热搜上有这样一个视频引起了争议。
海底捞里,一位小姐姐面前摆着蛋糕,人家扎起头发正在美美拍照。
一宝妈举着手机带着自家宝宝过去了:“你要说什么?你说生日快乐。”
小男孩在妈妈催促下说了句生日快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家蛋糕。
妈妈再次催促:“那你想要什么你说。”
小男孩就问小姐姐可以给他吃蛋糕吗,小姐姐答应了,大方地切了一块蛋糕送过来。
小男孩在妈妈的教导下说了谢谢,但满心满眼都只有蛋糕。
妈妈自豪地记录下自家宝宝的可爱模样:“这是你自己要来的小蛋糕是吗。”
配上的文案是:“是努力成长变得勇敢自信有礼貌的小崽呀~”
恕我直言,这个视频到底哪里体现出小男孩的勇敢自信有礼貌了?
我只看到了一个没有边界感的宝妈,莫名其妙带着小孩去打扰正在过生日的陌生人。
理直气壮地找人家讨蛋糕吃,送上的生日祝福只是为自己想要白嫖蛋糕的行为做铺垫。
得到蛋糕后也没有任何表示,明明可以给人家送盘肉或其他什么配菜作回礼。
说真的,你家宝宝在你眼里被加了滤镜,但在陌生人那里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毫无关系的孩子而已。
希望有些宝妈能明白:除了你自己,真的没有多少人有义务去喜欢你的孩子。
明目张胆地去找素不相识的人讨东西吃,这不就是在教孩子贪小便宜和不劳而获吗?
和勇敢自信有礼貌根本不沾边。
评论区里,大家都对这种行为表示看不惯:
“这个风气怎么起来的,想吃就给自己买,为啥问别人要?”
“勇敢的人先当上乞丐。”
“别人眼里你的宝宝。”
“建议海底捞门口放个这个标语。”
02这还不是个例,最近几年,这种“找陌生人讨蛋糕”的挑战,简直是层出不穷。
好多父母举着个手机拍视频,鼓励自家小孩去找正在过生日的陌生人要蛋糕吃。
一句毫无感情的“生日快乐”,丝毫没有看出有任何祝福之意,眼里只有对免费蛋糕的渴望。
过生日的人一般都不好拒绝,即使是四寸那么小的蛋糕,也不得不被陌生小孩分走一块。
拍视频的爸妈则都满脸欣慰,沉浸在对自家娃的“社牛”、“勇敢”、“高情商”的满意中。
却不想想,自己的行为对人家来说,是不是一种毫无边界感和分寸感的打扰呢?
有人就发过这样一条视频,称自己过生日的蛋糕,被陌生小孩莫名其妙地给挖走一块,好心情全都被破坏了。
有人本来想好好拍照,结果被一小孩讨蛋糕,不给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还有人被逼得不得不把免责声明说在前头:
“给蛋糕可以,但我们得录个视频,你要声明你小孩没有任何过敏源,吃了蛋糕有任何情况与我无关。”
小孩看别人吃蛋糕自己也馋了,很正常,家长也明明有更得体的做法。
比如像这位爸爸,赶紧自己去楼下买了个小蛋糕给女儿,让她体验了一把假装过生日的瘾。
或者像这位妈妈,用一盘新点的牛肉跟人家的蛋糕礼尚往来,不让人家吃亏。
小孩不懂事,家长都这么大了理应懂事了,他们理应明白:
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就是孩子的模版,孩子会模仿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
早早地给孩子植入:“白嫖和不劳而获是值得夸赞的”、“找别人讨东西是会被认为勇敢的”这类理念,相当于给孩子的未来挖坑。
03你不会想到,奇葩的宝爸宝妈群体,会有多么令人大开眼界、唯恐避之不及。
在他们眼里,自家小孩就是全世界最可爱的生物,所有人都应该配合着他们把自家小孩捧上天。
有位卖童装的老板发帖称,自己就遇到了个离谱的宝妈。
看中了三套衣服后,问老板可不可以免费给自己寄这些衣服,女儿可以给他们当童模。
老板回复宝妈说,店里没有这种活动,但宝妈依旧不死心,孜孜不倦地给老板发去一大堆女儿的照片和视频。
大半夜的,老板已经休息了没再回复,宝妈还说人家“真的很不礼貌”。
厚着脸皮一直缠着老板不放,不白嫖到免费的童装誓不罢休。
有位做幼师的小姐姐,发了张班里小孩家长和自己的聊天记录截图。
午睡时分,家长一直追问老师自家宝宝睡着了没有,老师回复她说睡着了后,家长却不相信:
“确定?你不会是在欺骗我吧?”
老师就发了宝宝睡觉的照片,家长又改口说:
“好吧我就是试探你一下,老师你有没有觉得我家小孩睡觉的时候很可爱啊。”
还有很多家长,喜欢抱着自家宝宝到超市,让他们用脚踩各种豆子。
拜托,你觉得自家小孩的脚香香软软很可爱,但别的客人并不会这么觉得啊。
被你家娃用脚霍霍过的豆子,到底谁还会买啊?超市实在是无妄之灾。
04家长的这类行为,不光会引起他人的厌烦,更会给自家孩子做出错误的示范。
神经科学上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概念告诉我们: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看到什么就会反射什么。
当父母毫无边界感地打断他人庆祝,孩子就学会“我的需求优先”;
当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热衷于贪小便宜,孩子就学会“白嫖是光荣的”;
当父母把自己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孩子就学会“全世界都必须顺着我的意愿来”。
你今天教会孩子白嫖来的每一块蛋糕,都在变成明天孩子人生的裂缝。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与孩子相互影响、彼此反馈的过程。
就像星辰牵引着潮汐,悄无声息却又力大无比。
真正的家教,不是教孩子做一个乞讨蛋糕的“社牛”,而是做一个有尊严、有分寸、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