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暗战,四家公司各显神通,谁会是下一个风口赢家?
发布时间:2025-09-09 04:21 浏览量:1
最近听说人形机器人火了,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结合AI和精密制造的新玩意儿。不过这行当挺有意思,没人能做到全才,每家都专注自己的地盘。今天咱们就扒一扒四家代表公司,他们各有各的绝活,但到底谁更有钱途呢?
先说说领益智造,这名字听着就挺硬核的。他们主打的其实是机器人身体里的那些小零件,比如电机啊、关节模组啥的。今年跟智元机器人签了大单子,光二季度净利润就拿了3.99%,在四家里最能挣钱。但听说他们的命门全押在客户订单上,要是大客户突然不买了,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再来看岩山科技,这家公司有点意思,他们不造硬件,专门给机器人搞“大脑”。最近和某家机器人公司合作,用英特尔的芯片装上了自家研发的Yan1.3大模型。不过这玩意儿现在还在测试阶段,实际效果怎么样还不清楚。财务数据更扎心,ROE才0.68%,比领益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有人说软件生态一旦跑通了,说不定后来居上。
金发科技可能是最意想不到的选手,人家原本是做塑料的。但现在成立专门团队研发机器人材料,特别是那种叫PEEK的特种塑料,听说能用在关键部件上。现在已经有客户开始批量采购,净利率这几年还涨了。不过塑料这行竞争激烈,他们能不能靠新材料撕开市场口子,还得看后续能不能量产降低成本。
最后是欧菲光,名字听着像做光学的,没错他们确实是。给小米那个CyberOne机器人做了视觉模组,说白了就是给机器人装“眼睛”。但财务数据看着揪心,ROE直接是负的-2.85%,杠杆还特别高。可能他们把太多钱都投到研发里了,短期看不到回报,风险挺大的。
现在把这些数据摆一块儿,能发现几个关键点。领益智造虽然赚钱,但资产周转率跟金发科技并列第一,说明他们供应链转得快,不像岩山科技那边资产趴着不动,效率低得很。欧菲光借的钱最多,万一市场不好容易崩,但他们的视觉技术要是真成了,说不定能翻身。
有意思的是,这四家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领益和金发都是硬件和材料,属于“身体派”;岩山是“大脑派”,欧菲光是“眼睛派”。感觉现在行业还处在一个拼拼图的阶段,每家都拼自己的那块,但还没人能把整个机器人做成能跑能跳的成品。
听说有些投资人觉得,未来可能要靠合作才能活下来。比如领益的零件配上岩山的算法,再加上欧菲光的视觉,说不定能造出更实用的机器人。但现在看下来,各家都还在单打独斗,市场还没到整合那一步。
财务数据里还有个细节,金发科技净利率在涨,说明材料这块可能有突破。但问题是他们家做的是上游,终端产品好不好用还得看下游客户怎么用。要是客户卖不动机器人,材料生意也受影响。这就像造手机壳的,得跟着手机销量走一样。
最让我好奇的是岩山科技的大模型。现在大模型都是烧钱玩意儿,他们能在机器人上搞出名堂吗?听说他们用了英特尔芯片,但机器人本身体积小,算力够用吗?要是搞不定这个,光有算法也没用。不过要是真能调教好,可能未来能收授权费,利润比卖硬件高。
欧菲光的问题可能出在光学业务太传统了。他们现在押宝机器人视觉,但传统业务拖后腿导致亏损。要是能把光学技术跟机器视觉结合好,说不定能像当年摄像头行业那样翻身。但问题是现在机器视觉还在早期,市场需求还没爆发,投入产出比太低。
总的来说,这四个玩家各有各的命门。领益智造现在看着最稳,但根基在订单;金发科技卡位材料可能有后劲;岩山科技赌的是技术突破;欧菲光则是高风险高回报。市场还在摸石头过河,谁能熬过早期投入,等吃到机器人量产的红利,现在还真不好说。
听说政府最近也在推AI政策,可能对搞软件的公司有利。要是真有补贴进来,岩山科技会不会突然发力?反过来,如果材料降价了,金发科技会不会把利润空间让出来换取市场?这些变数都可能改变现有格局。
现在投资这几家,得看自己能扛多久。想赚钱快的,可能得选领益这种短期盈利稳定的;想赌未来的,可以看岩山和欧菲光,但得做好亏钱的准备。至于金发科技,可能适合看中长期材料需求的人。
说到底,人形机器人现在就像20年前的智能手机,大家都知道是趋势,但谁能做成爆款还不知道。这四家不过是第一批玩家,后面说不定冒出更多黑马。不过现在能站住脚的,至少证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那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