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礼赞 应超越三尺讲台
发布时间:2025-09-10 06:52 浏览量:1
今年的9月10日是全国第41个教师节。社交媒体上,祝福刷屏、鲜花映眼,商场“谢师恩”促销热度攀升——这些看得见的礼赞与致敬固然温暖,但在喧嚣过后,更应思考的是,真正的尊师重教,从来不应局限于节日的仪式,而应穿透“三尺讲台”的物理边界,体现在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切实尊重与支持上。
教育是有延迟性的。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钟,其播种的知识、塑造的品格、点燃的好奇心,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一个生命中得到回响。这种延迟性,与当下追求即时反馈、快速变现的社会节奏形成鲜明反差。教师的伟大,不仅在于讲台上的倾囊相授,更在于讲台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深夜备课的灯光、对学生家庭的走访、为孩子量身定制的成长方案。
真正优秀的教师,馈赠给学生的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财富。那不是简单的分数与文凭,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感知美好的心灵、面对挫折而不倒的韧性。这些内在的禀赋如同空气,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构成了一个人精神呼吸的底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伟大,正在于他们授予学生的是“渔”之技与“渔”之志,是学生能够脱离老师之后依然独立生长的力量。
尊师重教,绝非仅限于一日的仪式与物质馈赠,更在于日常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信任。对教师节的礼赞,不应仅停留在对个体奉献的感动上,更应引发对教育生态的整体性反思。是否营造了让教师安心从教、静心育人的环境?是否建立起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的评价体系?是否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有最初的理想,而不被过多的非教学任务所累?这些思考,远比一时的庆祝更为重要。对教师的致敬,除了精神上的肯定,还应有物质上的保障与制度上的支撑。
时代在变,教育的形态在变,但教师的核心价值从未改变。他们是文明薪火的传递者,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守护着那些恒常的价值:真、善、美、理性与爱。他们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告诉年轻一代何谓责任、何谓追求、何谓超越小我的大写人生。这种价值的传递,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在教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除了鲜花与掌声,更应赠与教师一份深刻的理解,一份坚定的支持,一份持之以恒的信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用一生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传奇。他们如同暗夜中的执灯人,不仅照亮学子前行的路,更点亮了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见证的是时代的力量。致敬教师,就是致敬我们每个人共同的明天。
作者:绵一评
编辑:曹叶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