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管人”比“做事”难100倍?读完这3句话,你就会了!
发布时间:2025-08-23 18:06 浏览量:1
所谓领导,就是团结大多数人,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我们很多人做事是一把好手,但一到管人,就头疼、心累、甚至想逃。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
一件事,自己干,再难也能一步步推进;可一旦要带着别人干,就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情绪要照顾、节奏要调整、分歧要化解,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在推动事,而是在“对付人”。
其实,管人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常常忽略了:人不是机器,人有情绪、有想法、有立场。
如果我们只用做事的逻辑去管人,注定会碰壁。
真正会管人的人,不是靠强硬,也不是靠讨好,而是靠理解人性、掌握节奏、看清方向。
毛选里没有直接讲“管理学”,但处处是管理的智慧。
我从中提炼了三句话,如果你能读懂,管人就不再是难题,而是一场值得享受的修炼。
一、看懂人,才能管好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这句话你可能早已熟悉,但有没有想过,它其实就是人际管理的底层逻辑?
管人不是控制人,而是分清谁可以协同、谁必须警惕、谁需要影响、谁应当远离。
很多人管不好人,是因为总想“一视同仁”,结果反而模糊了界限,浪费了精力。
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的艺术。
比如在团队中,有的人目标一致、行动力强,你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放手授权;
有的人能力虽强但心思浮动,你要做的就是明确边界、激励约束;
还有的人看似配合实则敷衍,你要及早识别、避免关键事项依赖。
这不是对人分三六九等,而是对资源做最优配置。
毛选中多次强调:“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中间派也会向我们靠拢。”
换句话说,你不要指望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你可以让该满意的人满意,该清醒的人清醒。
管人的第一重境界,就是心中有图、眼中有路。
知道谁能陪你走远,谁只能陪你一段。
二、管人不是管行为,而是管共识: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很多人把“管人”理解为安排任务、监督执行、考核结果,这其实只是管了人的“手脚”,却没有管到“头脑”。
真正高效的管理,不是每天盯着别人做了什么,而是让TA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做、该怎么做、做了有什么意义。
没有共识,就没有真正的服从。
你看毛选里为什么反复讲“思想建设”“群众路线”?
就是因为伟人清楚:只有内心认同,才会行动坚定。
比如布置一个任务,普通人会说:“你去做这个。”
但会管人的人会先讲:“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做成了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开始?”
这不仅仅是说话方式的不同,而是管理逻辑的根本差异。
前者是在下达指令,后者是在构建共识。
《道德经》中讲:“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最好的领导者,不会让下属感觉到被管,而是让每个人觉得“这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
所以,别总抱怨别人不听你的。
要先问自己:你有没有把“我的要求”变成“我们的目标”?
三、越是复杂的情况,越要回归简单:
“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
管人中最让人心累的,往往不是人本身,而是由人衍生出的各种杂音、纠纷、是非。
很多人陷在人际泥潭里,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判断失焦。
忙着应付情绪,忘了本来目标;忙着调和矛盾,丢了核心原则。
毛选中反复强调:“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句话在管理中尤其适用。
比如团队中有人抱怨、有人拖延、有人质疑,如果你一个一个去回应、解释、安抚,只会越管越乱。
但如果你跳出情绪层面,直指本质: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现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谁才是真正能推动解决的人?
你就不会被旁枝末节带偏方向。
管人不是做调解员,而是做决策者。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管人也是如此,没有固定套路,但有不变的原则:始终服务于目标,而不是纠缠于情绪。
最后,老周再聊几句
管人难,是因为我们常常高估了“手段”,低估了“人心”。
真正会管人的人,不是学了多少技巧,而是悟透了一个道理:
管理的终点,不是让人听话,而是让人安心;不是让人害怕,而是让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