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藏族女孩“种”出新鼻子,麦克斯韦实现高精度、标准化的智能化仿真假体定制
发布时间:2025-09-10 08:10 浏览量:1
九月的甘孜草原上,带着淡淡格桑花香的风掠过10岁藏族女孩卓玛新生的鼻尖。幼时被黄鼠狼咬掉鼻子而留下的豁口,此刻正被一枚比高原阳光更温暖的义鼻填补——这枚贴合她面部特征、与肤色相同的义鼻,让少女红扑扑的脸蛋上重新绽放出甜美自信的笑容。
这场名为“雪域‘复’颜·公益同行”的救助行动,藏着西安交通大学王晶教授团队在智能化仿真假体领域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突围。
作为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斯韦)创始人,王晶带领团队将传统假体定制从手工定制推向精密制造——通过自主研发的AI建模系统,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从面部扫描到3D建模的全流程;而独创的高精度硅胶自动化着色技术,能完全复原肤色——这正是卓玛义鼻能“浑然天成”的关键。
图左四为麦克斯韦创始人王晶,图左六为卓玛
01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携手早稻田大学教授,从义乳切入提供智能化仿真假体定制
麦克斯韦医疗的创始人王晶,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的正高级工程师。他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就职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2016 年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王晶拥有 20 余年医工交叉领域的丰富经验,以及 10 余年个性化精准医疗的实践积累。
2018年,一次偶然的临床交流让王晶走上了创业之路。彼时,乳腺科专家向他展示了一款来自日本的义乳产品。这款义乳外观极为逼真,但制作过程需要手工2~3个月绘制,且每个售价约50万元。“患者对价格和漫长等待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手术本身带来的伤痛。”王晶清楚地记得专家说的话。
这件事点燃了他心中创业的“火种”。凭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积累,他决定带领团队开发一款能够通过数字化工艺批量生产的义乳,既降低成本又缩短周期,让科技修复人的尊严与完整。
2022年,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名字来自王晶对物理学大师麦克斯韦的敬仰——既象征科学理性的追求,也映射人生的起伏波动。
公司核心团队多元融合。来自早稻田大学的清水孝一教授全职加入,担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为团队带来了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学术底蕴与实践经验。公司建立了系统工程、配色、图像、算法控制等专业团队,成员包含北理工硕士生校外导师,以及前荷兰阿斯麦(ASML)工程师等国际人才。此外,公司聘请了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家顾问,以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麦克斯韦从义乳业务起步,依托数字化设计、3D打印、自动化上色工艺等技术,构建起了一个高效、可复制且高度个性化的生产体系。基于此,麦克斯韦逐步扩展到义耳、义鼻等个性化器官定制,甚至机器人仿真皮肤。
02
创新墨水、AI重建、全流程数字化,全自研关键技术筑牢“护城河”
麦克斯韦的核心突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自动化硅胶上色技术。由于硅胶材料具有化学惰性,传统手工上色方式效率低且精度差。麦克斯韦通过深入研究硅胶的分子结构,成功开发出专用墨水,实现了硅胶表面的直接着色。结合自研的生成式AI与定制化工艺,麦克斯韦能够精确还原色差,并通过3D“打印式”上色技术,确保每个细节的准确还原。
另一个突破是全流程数字化技术。从数据采集开始,麦克斯韦通过高精度影像扫描技术,获取患者缺失部位的三维数据,结合患者正面和侧面照片、皮肤类型、父母特征等信息,利用自研AI算法和模型库生成个性化的义肢设计,确保与残存组织的精准契合。接下来,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具,再通过创新的自动化上色工艺,使用三维喷涂技术精准还原真实皮肤色彩。从采集到最终交付,全流程大概一周左右。
以文首的甘孜女孩鼻修复为例,团队运用假体生成、AI重建及动态肤色匹配技术,借助自主研发的软件和硬件消除色差。团队利用特定色卡、色盘及自有算法确保颜色精准,同时通过AI重建实现鼻部形状重塑,并结合色差消除与真实色彩还原数据,最终得到与女孩鼻部形状、颜色高度匹配的数字化模型。
王晶强调,麦克斯韦自主研发的关键材料“墨水”,是突破硅胶惰性材料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从AI设计到自动绘制的工艺流程、相关生产设备也均为自主开发,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公司较高的竞争壁垒。其他企业若想模仿,在工艺、设备及材料等方面均面临很大难度。
03
为人形机器人打造更“类人”的皮肤,推动定制化假体行业走向“数字齿科”式的变革
在商业化进程中,麦克斯韦步伐稳健。2022年成立后的首年,公司便将精力聚焦于专利布局;2023年,积极参加全国创新大赛并斩获奖项;2024年,成功推出第一批产品;至2025年,公司已实现盈利,并与华西医院、陕药集团、北京爱尔基金、米兰柏羽等众多知名医院及医美品牌达成合作。
2024年7月,麦克斯韦与陕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能仿生义肢的研发和应用
除了深耕商业化领域,麦克斯韦还积极探索公益化应用路径。公司与红十字会携手合作,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修复支持。“科技要真正落地,就不能只服务于少数人。”王晶强调道。
当下,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已有的技术积累与储备,麦克斯韦已开始布局机器人仿真皮肤领域,致力于实现皮肤与机器人本体的无缝集成,全面提升机器人的整体性能与外观效果。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具备表情管理功能的机器人皮肤,下一步计划为其赋予温度、湿度和压力感知功能,让机器人“会呼吸、有触感”。
在更远的愿景中,麦克斯韦希望借助AI、3D打印和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推动定制化假体行业走向“数字齿科”式的颠覆性变革。正如齿科因数字化而实现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麦克斯韦也希望让假体定制从手工艺走向大规模智能制造。
在数字医疗的新时代,麦克斯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我校九三学社社员王晶团队联合华西医院为藏族女孩“种”出希望之鼻》,交大统战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