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好的人不能吃煮毛豆?医生:不止煮毛豆,3种豆建议远离

发布时间:2025-09-10 11:21  浏览量:2

很多人觉得毛豆是个健康食品,夏天啤酒配毛豆,冬天炖一锅热腾腾的毛豆排骨汤,好像是最家常不过的享受。然而医生提醒,肾不好的人在吃毛豆时确实需要小心。

因为毛豆作为一种高蛋白、高钾食物,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已经有肾功能下降的人群。

殊不知,不止是毛豆,还有几类豆类食物对肾病患者来说,都是要少吃甚至要远离的。

这个话题听起来平常,但背后其实关乎健康的大事。

首先要说的就是毛豆本身。

毛豆是大豆的嫩荚,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钾元素、嘌呤物质。

正常人吃了之后,能补充蛋白质,也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便秘。

但是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这些优势可能会转变成负担。

因为肾脏功能下降后,排泄钾的能力减弱,如果再吃太多毛豆,就会导致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并不是小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心脏节律,严重的甚至能导致心跳骤停。

数据显示,肾病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30%以上,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因为饮食中钾元素摄入过量造成的。

在笔者看来,毛豆这种看似健康的食物,对肾功能正常的人是营养佳品,但对于肾脏负担已经加重的人,却可能成为诱发危险的“导火索”。

再者,毛豆含有的嘌呤也比较高。

很多人只知道嘌呤会引起痛风,却不知道肾功能不全的人同样不能忽视嘌呤的影响。

因为嘌呤代谢的产物是尿酸,而肾脏正是负责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

若肾功能下降,尿酸就会在体内堆积,导致高尿酸血症。

长期高尿酸血症不仅增加痛风风险,还会进一步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形成恶性循环。

你说,这是不是雪上加霜?殊不知,很多人因为觉得毛豆“素食”,就毫无顾虑地吃,结果却忽视了里面潜藏的负担。

除了毛豆之外,芸豆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芸豆虽然营养丰富,但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对肾病患者来说并不是好事。

因为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氮和肌酐,这些代谢废物主要靠肾脏清除。

如果吃太多芸豆,等于加重了肾脏的代谢负担。

尤其是已经有蛋白尿的患者,本来肾小球就处在过度滤过的状态,再摄入过多蛋白,可能会加快肾功能下降。

有研究指出,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延缓慢性肾病进展有一定作用,而植物蛋白虽然比动物蛋白负担轻,但吃多了照样会有问题。

因此,在笔者看来,肾不好的人真的要谨慎,不要觉得豆类是素食就无限量吃。

第三类值得警惕的是豌豆。

很多人喜欢吃豌豆炒饭、豌豆汤,觉得清淡又解腻。

但殊不知,豌豆里也含有较多的钾和磷。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除了钾之外,磷的摄入也要严格控制。

因为肾脏排磷能力下降后,容易导致高磷血症,继而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风险。

数据显示,慢性肾病患者中高磷血症的比例超过40%,而且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如果平时不加节制地吃豌豆或其他高磷食物,等于是在加速肾功能恶化。

所以医生才会一再提醒,这类食物能不碰就不碰。

再说一类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红豆。

红豆汤、红豆粥是很多老人喜欢的食物,觉得既能补血又能利水。

可是对于肾功能下降的人来说,红豆里的钾、磷、蛋白质同样是负担。

尤其是一些人还会把红豆和冰糖一起煮成甜汤,既增加了肾脏代谢压力,又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长期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

调查显示,部分慢性肾病患者因为喜欢喝红豆汤,结果导致血钾超标,被迫入院紧急处理。

这种情况虽然听起来极端,但在临床并不少见。

在笔者看来,红豆确实是健康食材,但放在错误人群中,就是隐形风险。

总的来说,毛豆、芸豆、豌豆、红豆这几类食物,对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可以适量吃,甚至是营养均衡的重要部分。

但对于肾不好的人,就必须控制甚至避免。

因为这些食物共同的特点就是高钾、高磷、高嘌呤、高蛋白,而这些正是肾脏病患者需要限制的。

再加上很多人本身对饮食不够重视,总觉得“素食没问题”,殊不知素食里同样有很多陷阱。

在笔者看来,肾病饮食管理最怕的不是“不知道吃什么”,而是“自以为知道”。

很多患者只注意不吃海鲜、火锅,却忽略了豆类这样的常见食物。

其实医生并不是要大家一刀切地拒绝所有豆类,而是要在营养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比如对于肾功能轻度下降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少量摄入,注意搭配低钾食物;但对于已经有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的人,就最好完全避免。

因此,提醒一句,肾不好的人真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吃豆类,尤其是毛豆这类夏天常见的小食。

首先要控制钾和磷的摄入,防止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然后要注意蛋白质总量,避免加重代谢负担;再者,要警惕嘌呤,避免引发高尿酸血症。

你说,这是不是比单纯“不能吃咸”还要复杂?

殊不知,很多人正是因为忽视这些细节,才让病情越来越重。

总而言之,毛豆和几类常见豆类,对肾不好的人来说确实不是好选择。

关键不是它们有没有营养,而是肾脏能不能承受。

饮食管理是慢性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吃对了能延缓病情,吃错了可能加速恶化。

在笔者看来,懂得取舍,才是真正的养生。

[1]龙英,李龙珠,曾涛,等.“稻—蒜—鲜食玉米‖毛豆”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