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嫔金氏:为了养子我拼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13:48 浏览量:2
在古代宫廷的波诡云谲中,女性的命运往往身不由己,宁嫔金氏便是其中一位。她出身名门世家安东金氏,祖辈皆是高官,叔爷爷金寿恒更是当时执政党西人党的领袖,这样的家世,让她做王妃都够格。安东金氏与仁显王后的骊兴闵氏两家关系亲密,当仁显王后透露出想选一个帮手入宫的意向后,安东金氏家族便选中了18岁的她。
然而,宁嫔却并不愿意入宫,她的爸爸和哥哥也不愿她卷入后宫纷争。彼时后宫仁显王后与张玉贞宫斗激烈,明眼人都知道入宫后日子不会好过,还可能牵连家族。她的父亲甚至专门上书,称女儿从小子宫有毛病,怀不了孕,可终究拗不过家族压力,被迫入宫。晚年时,宁嫔跟宫人谈论起这段往事,仍会忍不住悔恨涕泪交流。
因是名门贵女,肃宗对她另眼相待,她一进宫就被封为昭仪,半年后又升为贵人,位份远超张玉贞。但她和仁显王后一样,在肃宗处并不得宠,也没有身孕。不过,她和仁显王后关系非常亲密,仁显王后常说两家亲如兄弟,不必多礼,把她当成自己人。在对待张玉贞的问题上,二人结成统一战线。金贵人利用家族势力积极参与宫斗,日常收集宫里消息传给娘家人,肃宗的动态也及时传给叔爷爷。一次,肃宗上朝时写的会议记录,下朝后来到金贵人处,她趁机偷走藏在袖子里,被肃宗搜出后,还狡辩是无关紧要的纸张,把肃宗气得不行。
肃宗对金贵人在枕侧窥伺己意的行为忍无可忍,对她的意见越来越大。张玉贞生下景宗后,肃宗趁机进行朝野大换血,金贵人的娘家受到清洗,叔爷爷被赐死,家族成员被流放。金贵人本人被褫夺封号,赶回娘家居住,册封的诏书也被烧毁,成了被休的弃妇。
金贵人被赶出宫后,仁显王后也随之被废,张禧嫔正式上位成为王妃。她在破败的娘家私宅里度过了难捱的五年,家族落败、家人被流放、自己是弃妇、仇人上位,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五年后,仁显王后复位,金贵人也被重新接回宫廷,仍册封为贵人。宫外困顿的五年,让她脱胎换骨,褪去了年少时的莽撞与轻浮,变得内敛沉稳。仁显王后回宫后,再不见她插手宫斗的记载。肃宗对她刮目相看,在很多场合都特殊礼遇她,产生了信任与依赖心理,直接把崔淑嫔的儿子英祖交给她抚养,后期肃宗最爱的小儿子延龄君也被交给她养育,肃宗一共三个儿子,她得以抚养其中两个,手段不可谓不高超。
仁显王后去世后,崔淑嫔出于对自身处境的忧虑,检举了世子生母张禧嫔,导致张禧嫔死亡。此事过后,肃宗对崔淑嫔很有看法,崔淑嫔彻底失宠。而金贵人反而被肃宗进位为宁嫔,正式成为后宫第一人,在这场两败俱伤的闹剧中,她成了唯一得利的人。
宁嫔能得到喜怒无常的肃宗的认可,对待随后即位、性格单纯的景宗更是得心应手。在她的笼络下,景宗对这位母亲生前的死敌关怀备至,专门出资两千金给她修建宫外豪宅,大臣们觉得太奢华上书反对,景宗也置之不理。
她的手段不止于此,肃宗小王妃仁元大妃与她家是亲戚,二人关系亲密无间。她通过这层关系,一直给养子英祖牵线搭桥,说动仁元大妃支持英祖即位,后来英祖在仁元大妃的强力支持下顺利成为王世弟。在随后的景宗被毒杀疑案里,少论派官员指责有“金姓宫人”提供毒药指使宫女谋杀景宗,话锋直指宁嫔,要求赐死她。仁元大妃听了大怒,斥责官员,冷静下来后又召见官员称此事并非真实,官员们只得噤声,宁嫔安然无恙过关。
宁嫔因子宫疾病,一辈子无子无女。肃宗第二个儿子英祖的生母崔淑嫔是打水婢女出身,身份低贱,西人党和肃宗本人都想给英祖换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母亲抚养,出于对宁嫔的信任与依赖,肃宗就把英祖送给她教养抚育。
英祖很小时便跟着宁嫔长大,他晚年回忆说“我从小就叫宁嫔为妈妈,宁嫔和我的生母没有啥区别。”宁嫔对待英祖颇为上心,英祖小时候精力旺盛,每天不停蹦蹦跳跳,不喜欢穿厚衣服,吃饭也马马虎虎,宁嫔每次看到都充满忧虑地数落他“小时候不正经吃饭不做好保暖,等你老了后身体肯定不好。”半个世纪后,英祖在对身边人回忆宁嫔时,仍得意地说“宁嫔说的不对,我现在身体很好,就是因为当年穿的薄吃的少,这才是养生之道。”
英祖生母崔淑嫔早在肃宗年间就去世了,且家世卑微,无法给儿子提供助力。面对波诡云谲的宫廷风云,英祖孤立无依,所幸有宁嫔相助。肃宗去世后,宫廷最高长辈是仁元大妃,但仁元大妃家族政治立场中立,不偏向英祖,且她与英祖只差五岁,私下也不熟悉。宁嫔施展“夫人外交”,与仁元大妃成为好闺蜜,不断劝说她支持英祖,最终仁元大妃放弃中立立场,彻底倒向英祖一方。
景宗即位后虽对宁嫔很好,但宁嫔心系英祖,在死敌的儿子和亲养的儿子间,选择不难。她曾因策划对景宗的毒杀被朝臣弹劾,差点被赐死,所幸有仁元大妃保护才侥幸过关,可她的家族成员却因此被清洗大半。
养母做到这份上,和亲妈也差不多了,正因如此,英祖对宁嫔感情依恋很深。英祖即位后,对她高规格奉养;她67岁去世后,英祖一直忘不了这位在艰苦岁月中给过他温暖和支持的养母。他经常思念宁嫔,去祭陵时,总是单独去看看她的牌位;经常驾临她生前居住的宅子,回忆她生前的踪迹,哪怕七八十岁时也是如此;英祖59岁时,跟大臣提起她无儿无女,怕她在地下觉得孤单,就把自己的女儿和柔翁主过继给她,让她家以后专门负责她的祭祀;还专门下令让大臣找寻她家族没有工作的亲人们,统一授予他们官职。
纵观英祖一生,他得到的温情并不多,少年时因生母卑贱备受歧视,爸爸肃宗偏心更爱弟弟,青年时因身份敏感屡次卷入政治风波,几乎丧命。宁嫔的鼎力付出,是他干涸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温暖。宁嫔金氏的一生,在宫廷的漩涡中起起落落,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对养子的深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为了儿子,她真的拼尽了全力。
- 上一篇:“茶”的文化符号学诠释
- 下一篇:黄浦隆重集会,庆祝第41个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