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曾一度想加入我国,还升了起五星红旗,却在第二年后亡国

发布时间:2025-09-10 14:10  浏览量:2

曾经在西南有一个小国,与我国若即若离。有那么一段时间,该国甚至升起五星红旗,并扬言要加入我国。

然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该国就亡了,并被他国所吞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国,拥有如此坎坷的一段经历?该国如今又变得怎么样了?

开头提到的这个小国,就是锡金。锡金古称“哲孟雄”,当地居民多为藏族血统。从17世纪到19世纪,锡金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被大清给保护着。

可以说,无论是从地缘还是政治层面来讲,锡金都是我国的掖臂之地。既然如此,锡金后面为何又“跑路”了呢?

原因无他,英国人来了。1834年,英国人以调解纠纷为名,悍然入侵锡金。锡金干不过英国人的长枪短炮,很快便投降了。

投降以后,英国人摁着锡金的头,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条约,英国割走了锡金640平方英里的土地。自此,锡金的噩梦,缓缓拉开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割走的这块土地,也就是大吉岭,后来成了阿萨姆奶茶的发源地。而弱小的锡金,由于损失了肥沃的土地+税收来源,开始愈发穷困。

1861年,英国人以科学家被扣押为由,再次攻打锡金。这次英国人本着一鼓作气,一路打到了锡金的首都庭姆隆。

占领庭姆隆以后,锡金开始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不光是失去了外交权、贸易权、基建权,甚至连内政都要受到英国的严密监督。锡金国王更是沦为傀儡,惶惶不可终日。

至于当时的大清,几乎很难去拯救锡金。

那时候,大清面临着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侵华的双重威胁。复杂的内忧外患形势,让清朝国力大损。因此对于锡金的脱手,大清只能鞭长莫及。

占领锡金以后,英国开始玩起了传统小操作——搞分裂。

很快,英国人便将大量的尼泊尔人,引入了锡金。通过外来种族,给锡金的人口结构进行重新洗牌。而英国人的这项操作,也为锡金日后的内部矛盾,埋下了伏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47年,随着大英帝国的日渐衰弱,印度慢慢取得了独立。印度独立以后,顺手接下了英国人留下的烂摊子。

与此同时,英国人留给印度的“遗产”,也被顺手接下了,其中就包括锡金这个争议之地。

为了彻底拿下锡金,印度开始了萝卜加大棒的模式,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硬生生跟锡金国王磨了三年。

1950年,在印度的威慑下,锡金被迫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自此,锡金开始沦为了印度的“保护国”。其国防、外交等主权,纷纷从英国人手里,移交到了印度人手里。

然而,当时的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显然是个雄心未泯的主儿。

帕尔登时常在想:“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于是乎,在这股独立思潮的影响之下,帕尔登开启了抗争模式。

只可惜,当时的锡金,不仅人少地小,钱也不够,压根没法对抗印度,所以只能苦苦寻找其他的救国之路。

面对此番艰难的情境,帕尔登是如何做的呢?没办法,只能找大哥了。而当时锡金人心目中的大哥,就是中国。

彼时的中国,舍得锡金吗?当然不舍得。但不舍得归不舍得,能不能要回来又是另外一码事。

那时候的中国,刚打完解放战争,还没缓过神来,朝鲜战争又开启了。无奈之下,我国只能严阵以待,应对美帝的威胁。

你以为这就完了?要知道,当时的东南方向,有国民党虎视眈眈。西南方面,还要负责大范围的剿匪工作。

可以说,当时巨大的内忧外患压力,丝毫不亚于百年前的大清。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锡金也就无暇顾及了。

印度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持续渗透锡金。比如支持“锡金国民大会党”,让他们反对国王。而这个党派当中的人员,就包括当年英国安插进去的尼泊尔人。

就这样,历史的回旋镖,又给锡金来了一次重创。

1973年,印度偷偷支持锡金的反对势力,让他们开启“反国王示威游行”。

与此同时,印度又以“平息骚乱”为名,将军队开进了锡金首都甘托克,准备随时接管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

这还没完,到了第二年,印度又对锡金议会下手了。在印度的操控下,亲印的锡金国民大会党,逐渐控制了议会。

组建新议会以后,锡金国民大会党二话不说,就打算废黜国王。此外,他们还编撰了《锡金法》,企图让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到了这个时候,锡金本土政权变得岌岌可危了。

面对国破家亡的威胁,锡金本地人终于忍不住了。亲国王的锡金民族党,很快就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打算抱住我国的大腿。

与此同时,他们还向我国驻南亚某大使馆发了一份电报,希望将锡金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这时候的锡金,已然将我国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针对锡金民族党的表态,我国并未予以回应。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还有难言之隐?

其实吧,我国之所以没有回应,主要也是考虑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首先,那时候的苏联和越南,对我国屡次挑衅,张牙舞爪。因此咱们当时的外交重点,毫无疑问就是和美国改善关系,一起对抗苏联。而不是贸然出兵南亚,与印度发生直接冲突。

其次,强行纳入一个主权国家,其实是不符合《国际法》的。尽管锡金的主权早已沦陷,形态已然变成了“被保护国”。但从法理上来讲,我国是没法直接纳入锡金的。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当时的锡金国王本人,其实并没有授意“加入中国”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是锡金民族党的人在操盘。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他们的这种行为,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象征性求救。既然国王本人都没表态,那咱也就不好直接干涉了。就这样,在我国的默然下,锡金与中国渐行渐远。

看到中国没有动手,印度的胆子变得更大了。1975年,新议会通过一项法律,直接废黜了锡金国王。

他们不仅解散了国王的宫廷卫队,甚至还软禁了锡金国王却嘉。到了这个时候,锡金本土政权,已然崩塌。

紧接着,印度便趁着这个机会,开启了锡金全民公投。说是公投,其实当时的印度军队正在严密监督所有投票人员。你敢不投印度?等着吃花生米吧。

就这样,在印度军队的监视下,有97.5%的锡金人,“同意”锡金并入印度。自此,锡金便正式成为了印度的第22个邦。

面对印度的野蛮吞并行为,我国自然是强烈反对的。为了抗议印度的野蛮行径,我国从不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在我国出版的地图上,咱们也将锡金标注成了一个独立国家。

当然了,这次的隔空对峙,也让中印关系蒙上了一层更厚的霜。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和印度的关系,都是极度敏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了2003年,中印双方又开始着手解决边境问题了。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为了此事特意访华,打算和我国领导层好好谈谈。

为了表示诚意,印度居然破天荒的承认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要知道,以前的印度可是“死鸭子嘴硬”,一老觊觎咱们的西藏领土。

既然印度如此表态,那咱们对锡金的归属也就慢慢出现“松动”了。2005年,在我国外交部官网上,咱们将锡金从国家列表给移出去了,并将其标注为印度锡金邦首府。

此外,在各大出版地图上,也没有锡金这个国家了。就这样,锡金便如同一颗沙砾一样,渐渐消失在了国际舞台。

结尾

总体来讲,锡金的亡国,毫无疑问是英印两国强制吞并的结果。英国通过两次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慢慢剥离了锡金的主权,并为其植入了内部矛盾。

而印度则利用这些内部矛盾,开始增兵锡金,干涉锡金内政,并抓住了锡金国王。尽管后面披上了一层“民主公投”的外衣,但其内核仍旧是强盗逻辑。

锡金国土,最终被印度这个“二手强盗”给强行掳走了。

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其实也得归咎于大清的软弱和腐朽。但凡大清当年国富民强,武德充沛,哪还有英吉利可趁之机?哪还有后面的百年屈辱?

可见,锡金之殇,真的祸根还得在大清身上。

好在如今的中国,已然秽土重生,踏入了世界一流梯队。谁再敢玩小动作?直接一发东风5C教他做人。

有了强悍的国力作为依托,咱们就不用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了。而弱小的“锡金”们,也能安安稳稳的发展,不会再受到外敌的侵袭和吞并。

参考资料:

冷知识情报站【曾经的邻国——锡金】

地球知识局【锡金原住民,快灭绝了!| 地球知识局】

开启画中画【锡金只有7000平方公里,印度却对它念念不忘,为何执意吞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