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载的军礼
发布时间:2025-09-11 09:05 浏览量:2
◀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抗战老兵顾超至今仍珍藏着80多年的行军包。 本报记者 魏荫莱 摄
▲抗战老兵顾超面向曾经战斗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 本报记者 魏荫莱 摄
本报记者 刘昆 魏荫莱 黄涛
9月3日上午,我国以一场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来自邯郸市的95岁八路军老战士顾超,有幸成为这场阅兵式的观礼嘉宾。当大型军用无人机、高超声速导弹、战略导弹等国之重器检阅方队从天安门前经过时,老人异常激动,颤抖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当年打敌人,我们每人只配6发子弹、4颗手榴弹;如今咱们有了导弹、无人机,我打心底里高兴,这手就不自觉地抬起来喽!”9月7日,在魏县野胡拐乡野西村顾超家中,回忆起行军礼的场景,老人的话语里依然充满骄傲。
那个军礼,是这位老兵献给祖国最赤诚的致敬和礼赞。
少年参军
1944年的魏县,大地干裂,庄稼枯黄。日寇的铁蹄反复蹂躏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烧、杀、抢的“三光”政策更是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只好背井离乡去讨饭。寒冬腊月,14岁的顾超随家人一路乞讨至河南。
一个晌午,顾超拄着棍子讨饭至河南清丰县境内时,忽然被一阵洪亮的声音吸引。走过去一瞧,只见一棵老槐树被群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树下,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正站在桌子上演讲:
“日寇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可7年过去了,看看现在,咱们的队伍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乡亲们,只要团结起来抗日,胜利就一定会提早到来!”
……
顾超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演讲结束后,那位战士突然跳下桌子,径直朝他走来,“啪”地敬了个军礼,一把拉住他:“超弟,多年不见,你咋在这儿?”
顾超愣了半天才认出,这竟是邻村一起长大,仅比他大三岁的玩伴蔡兰玉!以前他们一起下河摸鱼、抓螃蟹,可谓形影不离,虽然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如今“兰玉哥”穿军装、打绑腿、别短枪,那英姿飒爽劲,真令人羡慕。
蔡兰玉见“超弟”寒冬里还穿着破单衣,当即脱下褂子披在他身上。“八路军不仅让百姓吃饱穿暖,还带咱们打敌人!这样的队伍哪找去!”蔡兰玉搂着顾超的肩膀说,“走,跟我一起参军吧!”
顾超听得热血沸腾,强烈要求“兰玉哥”带他去报名。可惜招兵的同志嫌他年纪小,好言婉拒道:“娃娃,长到我肩头高再来吧!我们永远向你敞开大门。”
“我可不服气!”顾超回忆说,“我就跟他们讲父亲是怎么牺牲的,现场不少人感动得落泪!”
他的父亲顾振江原是东北军军人,“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东北军不抵抗政策愤而还乡,在魏县秘密组织抗日活动。在顾振江的影响带动下,家族先后有14位亲人积极投身革命。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顾振江35岁就壮烈牺牲。
这段悲壮家史,让招兵处的同志为之动容。经请示上级同意,负责招兵的同志破例在花名册上写下了“顾超”这个名字。
当顾超穿上八路军军装,成为骑兵团的一名战士时,他庄严地举起右手,向部队首长敬上人生第一次军礼。
那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我就想着早日打败敌人,为父亲和乡亲们报仇雪恨!”说到这里,老人声音颤抖,眼眶渐渐湿润了。
战场杀敌
顾超至今记得,当年日寇、伪军和汉奸三天两头闯进村子,抢粮、要钱,还抓村民去修炮楼。工事一修完,丧尽天良的敌人竟把民工们扒光衣裳,推进坑里活埋。
“这一笔笔血债,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到了战场上,我比谁都勇猛!”忆起抗战往事,顾超的神色突然变得冷峻起来。
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战场杀敌时的场景,那是一场阻击日寇进犯抗日根据地的硬仗。枪声一响,顾超纵马冲锋。刀光闪处,两个日本兵应声倒地。他又猛提缰绳,迎面撞上一名伪军,只一声低吼,那人便吓得跌倒被生擒活捉。
战斗结束后,顾超找到那名伪军谈话。他盯着对方的眼睛,质问道:“咱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替日寇打自己人?要是都投降了,谁来保护爹娘,谁去护着妻儿?”
在顾超的耐心教导下,那名伪军幡然悔悟,没几天也加入了八路军。两人相视一笑,同时抬手互敬军礼。
那一刻,顾超更加坚信:“中国人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打败敌人!”
部队休整时,他就去帮村民挑水、拾粪、锄地和收庄稼。有一回,小股敌人突然冲入村子搜查,顾超眼看就要暴露,这时一位农妇上前紧紧拉住他的手,大声对伪军头目讲:“老总,这是俺儿子!”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话,竟然救了顾超。
临走时,顾超郑重地向那位农妇敬了一个军礼,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大娘,没啥说的,我只有在战场上多杀敌,才能对得起您的救命之恩。”
胜利喜悦
1945年9月3日,一个喜讯如春雷般在中华大地上炸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彻底的胜利!
那天,顾超正在擦拭枪杆。突然,院子里一阵喧哗。“我们胜利了!”欢呼声如山洪般暴发。几个战士跑过来,一把抱紧顾超。他愣了一瞬间,随即整个人也跳起来,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
战士们围在一起,纷纷畅想起未来,有的打算复员后到工厂上班,有的要回乡种地,还有的盘算着给家里添头大牲口……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在讨论中,顾超也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这时,部队首长来了,及时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抗战虽然胜利了,但革命尚未成功,贫苦百姓还没有彻底解放。大伙要想过好日子,只有团结起来,建设新中国……”
首长的话让顾超豁然开朗,更加坚定了继续战斗的信念。那天,他面向战友们牺牲的方向默默行了一个军礼。
“正是无数战友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顾超深情地说。
军魂永驻
1946年10月,顾超在骑马执行任务时不慎摔伤,造成左脚骨折。战友立即将他送往野战医院救治。虽然经过精心治疗,但他的左脚却再也未能完全恢复。一年后,顾超复员返乡务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顾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加东风渠和岳城水库建设大会战。寒风凛冽的工地上,身为民工营长的顾超强忍旧伤折磨,带头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同大伙喊着劳动号子,一起打桩、捞沙和搬石头。
“我是一个兵,决不搞特殊!”每次开工前,他总会向同志们行个军礼,然后高声道,“俗话说得好,‘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咱们甩开膀子干,没有闯不过的坎!”
工程结束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务农。
岁月流转,顾超从壮年步入老年,但军人本色却从未改变。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家里事、村里事样样操心。”堂弟顾永林介绍,凭借抗战老兵的经历与公正厚道的性格,他成为村里最受尊崇的长者——说话公道、办事利落,村里大小事,大家都愿意听他的。
2020年春节,疫情突袭。大年初二,顾超让子女取出珍藏的军装,佩戴好勋章,拄着拐杖,一步一颤来到村疫情防控点,从口袋里掏出用手绢层层包裹的2000元,郑重交到村干部手中。
“这些年来,父亲常常告诫我们,要永远记住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顾超的儿子顾国学回忆说。
今年9月3日,顾超应邀赴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观礼。谈起感受,老人声音依旧铿锵:“看到国家这么强大,我打心眼里高兴。希望年轻人不忘历史,赓续抗战精神,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说到这里,老人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军礼,是对祖国的祝福,更是对未来的期望。
- 上一篇:市领导率队开展教师节慰问
- 下一篇:双顶流爱情故事898下我知道了,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