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10月1日正式实施→
发布时间:2025-09-11 15:38 浏览量:8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陪伴旅客出行的纸质火车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近日,铁路部门发布公告,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将全面启用电子发票,纸质火车票(含报销凭证)正式停发。目前,9月30日为纸质报销凭证领取的最后期限,此后旅客需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申领电子发票。这一变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既有对“车票收藏时代”的怀念,也有对便捷服务的期待。
据了解,我国火车票“无纸化”进程早在2018年便已开启。当年11月,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迈出了火车票变革的第一步。随后,电子客票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19年7月成渝高铁沿线13个车站纳入其中,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 ,乘客自此可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纸质火车票仅作为报销凭证使用。而从2024年11月1日起,我国铁路客运开始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并将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作为过渡期,以便旅客和单位适应这一变化。
9月10日,记者向铁路12306客服人员确认,9月30日为纸质报销凭证申领的截止日,10月1日起全国车站将不再提供纸质票据。“过渡期内,纸质报销凭证、电子发票并行使用。10月1日之后,可通过铁路12306或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客服人员提醒,电子发票申领时限为行程结束或退改签业务办理之日起的180日内,逾期将无法办理。
对于这一变革,不少市民表达了对纸质火车票的怀念。“每次看到家里收藏的那些纸质火车票,就能想起过去的旅行、求学时光,上面的每一个信息都承载着回忆 。”市民张先生感慨地说,他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了收藏火车票的习惯,如今得知纸质火车票即将成为历史,心里满是不舍。
不过,也有市民对电子发票的便利性表示认可。经常出差的李女士表示:“电子发票不用再担心丢失,报销的时候直接线上操作,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环保。”她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发票取代纸质火车票是必然趋势。
然而,也有部分市民对老年群体和特殊需求旅客表示担忧。“老年人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纸质火车票,他们可能会在乘车和报销时遇到困难。”市民王女士说。对此,铁路部门也制定了应对措施,具体为:增加了线下申请渠道,旅客凭购票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并获取“扫码开票单”后,旅客本人或委托他人使用铁路12306App扫描“扫码开票单”上的二维码,根据需求补全相关信息通过核验后即可开具电子发票。此外,购票人(代办人)可为乘车人申请开具已购车票及退票费、改签费的电子发票。购票人(代办人)通过铁路12306购票、退票和改签后,可凭乘车人购票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凭订单号、购票人(代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到车站售票窗口申请开具已购车票、退票费和改签费的电子发票。
同时,铁路部门也发布提醒,纸质票退出后,旅客仍可在自助机打印包含发车时间、到发车站、座位号、检票口等关键信息的行程信息单,方便查看行程;各车站也将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帮助。
关于电子发票开具,铁路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则:旅客开具电子发票后,可通过铁路12306、个人所得税App查询、下载铁路电子发票或通过邮件接收电子发票;如发生填写发票信息有误、企业信息变更等情况,在原电子发票开具时限内可申请换开3次。旅游、学生、研学等团体票不支持乘车人本人开具,可由购票人按相关流程开具电子发票。未通过铁路客票系统办理的非实名制车票、应急纸质车票及跨境旅客运输车票等继续沿用现行铁路报销凭证。
记者/ 滕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