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那些来深圳带娃的老人,目测他们无论如何付出结尾都不太好
发布时间:2025-08-27 16:51 浏览量:3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番现象,来自天南海北的老人们汇聚在深圳,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南下打工的孩子们带娃,而数量之多堪比外出打工的人员,本身深圳本地人就很少,所以一个小区就出现了全国各地的老人们在此汇集。
看孩子,有的老人一看就是五年,有的比较狠,一看就是十五年,基本上拴在了深圳。
但这个社会好像并没有老人的位置,所以目测了很多的老人,结尾都比较可怜,因为大部分都是结束了带娃周期,卷铺盖走人的下场,有被迫走的,有实在没地方住走的,也有生病了回家看病走的,所以,这个大染缸好像并没有对老人有多关照,最终的结局都一样。
我也是带娃的父亲,所以平时和小区的很多老人混到了一起。
目测了很多老人,下场真的特别的无奈,遇见过河南的一对老人,他们是爷爷奶奶一起来深圳给带孩子的,最开始想着带三年,但这怎么可能呢?所以一下子就在深圳停留了八年之久,于是就习惯了深圳的生活,于是老二来了,又带了七年。
这硬生生的十五年让两个老人本以为自己可以留在深圳养老了,因为一切都成了习惯。
结果却没有想到,在孩子不需要老人照顾了以后,儿媳妇以家庭居住空间不够为由,告诉这一对老人说:你们可以回家了。
一句话,把两个老人说蒙了,这个奶奶每天在楼下掉眼泪,舍不得孩子,舍不得儿子,但最终迎来的还是两张无情的火车票,以十五年的无功付出结尾,即支出了经济,又支出了时间,最后用一句现实的话来说,被撵走了。
还见过一个东北的姥爷,他是自己来深圳给女儿带孩子的,来的时候就比较不情愿,但慢慢的,也就被迫接受了眼下的生活。
一下子带了六年,六年期间,反正自己也是情绪有点不满,但好在坚持到了最后,而比较腻歪的事情就来了,这个姥爷的儿媳妇不满意,说浪费了六年的时间,这六年,这个姥爷务工完全可以挣个三十万,这倒好,还搭出去几十万,所以儿媳妇在最后的时间把问题说了出来,让这个姥爷的闺女给支付一笔带娃费用。
结果闺女没有钱给,双方闹掰了,而这个姥爷最后无奈回老家的时候,儿媳妇那边也没烙下好,女儿这边也埋怨他要钱,总之一个憋屈,最后给自己憋屈的住院了。
谁能懂这份左右都不是的老人?
还见过一个更狠的,两口子有了孩子后,请孩子的姥姥带孩子,也就带了两年吧,支付了这个姥姥八万看孩子费用,其实也算合理吧,至少比保姆便宜。
于是,就换成了爷爷奶奶过来看孩子,爷爷奶奶都来了,地方不够住,这一家人一拍即合,买房子,为了支持儿子儿媳妇买房,这个老两口做了一件最糊涂的事情,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凑了深圳房子的房款,为了让他们减少压力,少贷款一些,于是冲动了。
也是带完老大,带老二,来深圳也十多年了。
但是当老二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这一对老人被迫回家了,因为家里的纷争越来越多,一切的问题都是来自这对老人。
他们也知道,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问题很多,所以干脆回家,可是家里没房子了,就剩村里的房子了,但没办法,硬着头皮回村了,用孩子爷爷的一句话来说,自己努力了一辈子,在老家的市里买了房子,最后来深圳,再最后一无所谓回农村,一辈子白干。
这都是普通人来深圳面临的家庭现状,见的太多太多了,真的毫不夸张,没有一个好的。
也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深圳带孩子日子过的风水水起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退休金基本上都过万,硬条件,真的没有可比性。
这大概就是最现实的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