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连开3枪,蔡英文窜访日本,日军部署新导弹,解放军放出通牒

发布时间:2025-09-11 18:38  浏览量: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辞职,整个日本政坛犹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喧嚣、混乱,充满了不确定性。

然而就在这自顾不暇的紧要关头,日本却做出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操作,短短数日,日本竟朝着中国连开“三枪”,每一枪都打在最敏感的神经上。

在看到日本的动作后,我国意识到这次不同于以往的小摩擦,简直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我国外交部和国防部见招拆招,先后发声,就连解放军也对日本发出了最后的通牒。

日本到底居心何在?我国又是怎样回应的呢?

就在近日,日本防卫省高调宣布,将在距离中国仅一海之隔的九州地区,部署“升级版”的12式陆基反舰导弹,这名字听着像是防御性的“盾牌”,但稍有常识的人翻开地图一看,便会倒吸一口凉气。

12式陆基反舰导弹

这款导弹经过“魔改”,射程从原本可怜的200公里,一跃暴增至1000公里以上,未来目标更是直指1500公里。

这意味着,从九州发射,中国东南沿海的繁华都市群,都将被置于其打击范围之内,这哪里是“盾”,分明是一把已经抽出刀鞘,寒光毕露的利刃。

至于第二枪,则是打在了中国的法理与道义上。

前不久,中国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一名长期发表极端反华言论、上蹿下跳的日本国会议员石平实施制裁,此人本是华裔,入籍日本后却成了反华的急先锋,在涉台、涉疆等问题上造谣抹黑,甚至参拜靖国神社,其行径早已触碰底线。

石平

中国的制裁合情、合理、合法,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然而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出荒诞的“护短”戏码,公然要求中国“撤销制裁”,仿佛自家议员的挑衅言行成了不容侵犯的“自由”。

这种颠倒黑白的逻辑,无异于为极端主义背书,亲手撕裂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如果说前两枪还带着某种“战略伪装”,那么第三枪,则是毫不掩饰地踩上了中国的核心红线。

就在9月,刚刚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以“私人访问”的名义,悄然抵达日本,尽管日方低调处理,但谁都明白,蔡英文作为台湾前任领导人,“私人”二字是何等苍白。

在台海局势高度紧张、日本政局动荡的微妙时刻,这次窜访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

三记重拳接连打出,中日关系急转直下,9月10日,中国外交部与国防部相继发出严厉警告,措辞之中,“历史罪责”、“谨言慎行”、“严重后果”等字眼分量极重。

更让人意外的是,解放军罕见地通过官方渠道,向东京发出了清晰明确的“通牒”。

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往来,而是来自国家武装力量的庄严宣告,背后蕴含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的耐心正在被消耗,如果日本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接下来我国的回应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怎么了?一个刚刚换下首相、内部问题缠身的国家,为何要在此刻选择如此激进的对华冒险?

近年来,日本的军事野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其2026财年的防卫预算,已飙升至创纪录的8.85万亿日元,彻底打破了战后“专守防卫”的承诺。

部署12式导弹,只是这盘大棋中的关键一步,二人日本的真正目的,是构建一套“全域立体打击体系”,将自己从一个被动防御的“盾”,转变为一个能够主动出击的“矛”,从而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威慑力。

至于这盘大棋的指导者,正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它越来越希望盟友能够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美国需要一个更具攻击性的日本,充当其遏制中国战略的“马前卒”和“代理人”。

日本深谙此道,它急于通过展示自身的军事价值和强硬姿态,向美国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可靠”,以此换取更稳固的同盟关系和自身“国家正常化”的进程。

于是在政治和安全上,日本紧紧跟在美国身后,对中国摆出对抗姿,;但在经济上,它却又深深地依赖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战略分裂,是日本当前最大的困境,也是其一切冒险行为的根源,日本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试图在两根摇摆不定的绳索之间找到平衡,却不知脚下已是万丈深渊。

然而,日本似乎高估了自己的筹码,也低估了中国的决心。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14亿中国人民感情所系的“第一红线”,没有任何退让和妥协的余地。

《反外国制裁法》的利剑出鞘,也表明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方面,拥有充足的法律工具和坚定的意志。

解放军发往东京的通牒,更像是一声惊雷,它提醒日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作为一个曾在历史上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日本的任何军事扩张举动,都会引发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捍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如果日本妄图凭借几件新式武器和美国的撑腰,就能在中国核心利益上予取予求,那将是彻头彻尾的战略误判。

如今,蔡英文已经离岛,但她留下的政治余波远未散去。日本政坛的权力游戏仍在继续,谁将成为下一任首相,其对华政策将走向何方,都充满了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谁上台,都必须面对一个基本事实:一个和平、稳定、合作的中日关系,才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日本再次面临抉择,是选择挣脱战后和平体制的束缚,绑上美国的战车,在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上狂飙,最终可能重蹈历史覆辙?还是选择正视现实,回归《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的初心,与邻为善,共同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留给日本选择的时间,或许已经不多了。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2025.09.10《日本部署陆基反舰远程导弹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地区,国防部答问》

人民日报2025.09.10《蔡英文窜访日本,外交部:已向日方严肃交涉和警示》

参考消息2025.09.10《日方要求中方撤销制裁,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