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中晚自习 + 双休!补习机构要赚翻?教育公平隐患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5-09-11 19:15 浏览量:1
从今年 9 月起,全国高中将全面实行双休制度,晚自习也将成为历史。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学生、家长和教育界激起千层浪。
对于广大学生党而言,双休无疑是梦寐以求的 “福利”。不用再被早自习的闹钟从睡梦中粗暴叫醒,能在周末睡个懒觉,好好弥补平日里严重不足的睡眠。课余时间,追追喜欢的剧集,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放松身心;和朋友组队打打游戏,享受竞技的快乐。这些曾经被繁重课业压抑的小愿望,如今都有了实现的机会。
然而,家长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在家长群里,担忧的声音此起彼伏。孩子平时在学校,作业有老师监督。可到了周末,谁来盯着完成作业?手机成了家长们头疼的大问题,双休在家,孩子自控力差,沉迷手机怎么办?更有家长担心,没了学校紧凑的学习节奏,孩子会在家彻底躺平,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当学校不再利用周末补课,校外补习机构却暗自欣喜,似乎看到了新的商机。“在家玩手机,不如来补课”,类似这样的宣传语开始频繁出现在家长们的视野中。新一轮补课军备赛,似乎已经悄然吹响号角。也许用不了多久,周末的大街小巷,又将满是背着书包奔赴补习班的学生身影。不得不说,如果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提前恭喜补习机构,今年业绩有望大幅增长。
但双休真的就意味着孩子会躺平吗?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对学生自律性的一次考验。自律的学生,会把双休时间合理规划,一部分用于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一部分用来发展兴趣爱好、提升自我。而那些习惯依赖外界监督、缺乏自律的学生,可能就会在双休日放纵自我。从长远来看,这是否会加剧教育不公平,让经济条件好、能为孩子提供更多资源(比如请私教、报各种优质补习班)的家庭的孩子,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的孩子差距越拉越大,确实值得深思。
当然,智慧的家长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探索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利用双休时间:
2.关注自主学习而非填鸭补课: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探索知识,比如在完成作业后,自主预习新知识,或者对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盲目把孩子送进补习班进行重复性学习。
3.周末带娃运动 / 逛博物馆 / 做社会实践:周末带孩子走出家门,去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增强体质;到博物馆里,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拓宽知识面;参与社会实践,如社区义工活动,提升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际交往能力。
4.用好免费线上资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线上资源涵盖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学习资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利用这些免费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
政策的本质是为学生减负提质,促使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但我们也应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培养怎样的孩子?是只会刷题,在高压下被动学习的 “机器”,还是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在未来社会中不断自我提升、适应变化的终身学习者?
不知道大家对高中双休政策怎么看?你家孩子周末又准备怎么安排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