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颗皮蛋都不能吃?医生:不想血压飙升,4种高钠食物少吃

发布时间:2025-09-12 13:46  浏览量:1

高血压这个词现在听得实在太多了,感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被它缠上。

不夸张地说,吃饭、走路、睡觉,甚至连喝口水都有人开始担心会不会影响血压。尤其是吃这件事,成了不少人心里最纠结的问题。

每次饭桌上,只要有人说自己是高血压,旁边就会冒出来各种“忠告”,比如什么不能吃酱油、咸菜一点也不行、皮蛋别碰、味精别加,有时候听得人都烦了,不知道该不该信这些说法。

那到底能不能吃一颗皮蛋?

其实皮蛋本身不是毒药,也不是高血压的“催命符”。问题是它确实属于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口感和质地,往往需要加碱、加盐、加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这些东西进到身体里之后,特别是对本来血压就控制不稳定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有点“雪上加霜”。

一颗皮蛋的钠含量大概在250毫克左右,听起来不算太多,但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最好别超过2000毫克,也就是说吃8颗皮蛋就顶一天的量了,可问题是,谁只吃皮蛋?

旁边还有炒菜、汤、零食、外卖、饮料,这些里面钠也不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只吃一颗,看起来好像问题不大,可一整天下来,钠的摄入量很容易就超标了。

再说个现实点的,很多人血压高了以后,并没有马上控制住,甚至吃药也时好时坏。

尤其是有些人本来就不按时吃药、又不监测血压,然后在饮食上还放飞自我,那肯定就更麻烦了。

血管就像个橡皮管子,天天在高压状态下,迟早出问题。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一步步把血管搞垮,搞出脑出血、心梗、肾衰这些连锁反应,那就不是吃不吃皮蛋的问题了,是直接进医院的问题。

除了皮蛋,其实还有不少高钠的“隐藏选手”,很多人压根没意识到它们有问题。

比如说一些常见的调料,像酱油、豆瓣酱、鸡精、蚝油,这些平时炒菜必须用的调味品,每一小勺就含有上百毫克的钠。

尤其是酱油,每15毫升大概含钠量在900毫克以上,一天吃两顿饭、每顿加两勺,光酱油就直接快顶满推荐量了。

问题是,很多人炒菜时根本不量,随手就来,有些重口味的还要加老抽、生抽一起用,结果一口饭下去,血压就开始波动。

还有一种大家特别爱吃的,就是各种腌制食品。

不管是超市里卖的咸菜、萝卜干,还是餐馆里配的小泡菜、小鱼干,那些东西虽然下饭,但钠含量高得惊人。

以市售咸菜为例,100克咸菜的钠含量大概在2500毫克左右,远远超过了一天的建议摄入。

有些人早上喝粥时配点榨菜,中午来碗面配点泡菜,晚上再来点下饭小菜,这一天的钠就炸了。

很多人说自己“没吃咸”,可问题就是,这些腌菜看起来不咸,但它是靠盐浸泡出来的,钠含量是实打实的高。

另外一种经常被忽略的食物是火腿肠、午餐肉、香肠这一类加工肉制品。

别看它们包装上写的营养成分表挺“亲民”,但一根火腿肠的钠含量基本都在400到600毫克之间,有些甚至更高。

有些人早餐喜欢吃火腿蛋三明治,或者晚上煮个泡面顺便加根火腿,吃着方便,可是这一顿下来钠摄入量就超了。

再加上泡面本身调料包的含盐量也高,一个完整的泡面套餐吃完,钠摄入有时候能逼近1500毫克,这还是在不喝汤的情况下。

再提一点很多人都没当回事的东西,就是一些“看不出来”的高钠零食,比如膨化食品、薯片、咸味饼干、干脆面、鱼豆腐。

这些食品大部分包装上都写着“低脂肪”“非油炸”,看起来好像比较健康,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它们里面加了大量的调味料和钠盐来提升口感。

一小包薯片钠含量就能达到300毫克以上,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一包接一包,结果就是钠摄入量超标还不自知。

更夸张的是,一些人吃这种零食还搭配含糖饮料,或者无糖饮料,结果不但升血压,血糖也一起蹭蹭往上走。

总的来说,不是说吃一点高钠食物就会立刻让血压飙升,但关键问题在于“累积”。

高血压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长期高钠饮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遗传等多个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

如果平时生活节奏本来就紧张,睡眠又不好,结果饮食还控制不住,那高血压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代谢功能下降,血管弹性变差,这时候再去吃这些高钠的东西,血压控制的难度只会加倍。

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27.5%,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问题。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测过血压,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高”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有症状、有并发症的时候,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特别常见。

从医生角度讲,高血压患者在控制饮食方面确实要严格点,特别是钠的摄入必须重视,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任何含盐的东西,而是要学会选择和控制。

比如说吃咸味食物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高钾的蔬菜,比如菠菜、土豆、蘑菇等,钾元素可以对抗钠对血压的升高作用;再比如用天然食材调味代替调料包,比如用洋葱、蒜、姜、胡椒这些食材本身的味道来提升口感,少放酱油味精;还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自己做饭尽量不要放太多复合调味料,比如蚝油、鸡精这类,因为它们的钠含量其实比盐还高。

再者,测血压这事不能等到不舒服了才测,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可血压已经很高了。

特别是清晨血压、夜间血压变化更值得关注。现在家庭用的电子血压计已经很普遍了,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测两次,早一次晚一次,数据记下来给医生看,有助于判断药物效果和饮食影响。

最后需要说的是,高血压不是靠“饿着”控制的,而是靠科学的方式生活。

如果整天担心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结果反而吃不好睡不好,这对身体的影响更大。关键在于平衡,少吃不等于不吃,控制钠不是戒掉所有调料,而是学会合理搭配、适度使用。

只要愿意调整,血压是可以控制得住的。真正需要做的是长期坚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叶文娣.饮食营养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5,23(07):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