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陪跑”,城市公园化身产业秀场

发布时间:2025-09-12 20:58  浏览量:1

城市公园不止于景观绿地,还能成为“产业秀场”。试想这样一幅画面:公园晨跑队伍中,领跑者是电量满格的宇树人形机器人,与跑友适时竞速、鼓励加油,提供情绪价值。这样的“跑步搭子”,即将亮相本月底试运行的南大中央公园。

今年初,宇树人形机器人亚太研究中心落地南大智慧城。企业相中了南大智慧城毗邻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地利”。在此基础上,宇树科技、上海大学、南大智慧城三方合作建立上大通用机器人研究院,帮助宇树机器人本体做“二次开发”,合力破解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堵点。同时,该平台也秉持开放包容的特点,集纳更多创新者,进行丰富多样的商业场景开发。龙头带动下,南大智慧城已吸引集聚近10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

这正是“南北转型”产城融合发展中的鲜活故事。

经过十余年努力,南大智慧城近6.3平方公里空间完成综合整治,并于近期迈入产业载体集中交付期。南大数智中心、数智绿洲一期、科创之门、数智绿洲二期等重点科研办公载体均陆续竣工交付。与此同时,一批企业进驻办公。相关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南大智慧城累计注册企业超2100家,产业规模与资本活力同步攀升。

“产业载体尚未建成,面对一片荒地,企业为何敢提前注册落户?”面对这样的疑问,南大开发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宋旭自信地介绍起“预招商”“产业图谱招商”等模式,即用规划吸引企业、用场景服务企业、用产业链留住企业。

应用场景方面,得益于“十年磨一剑”的综合收储整治,南大智慧城近乎是在“白纸上作画”。这给予了新兴企业更多试错空间。从城市公园到居民区,都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创新场”。

今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南大智慧城因地制宜,邀请机器人企业共同策划。“机器人的参与不只是‘作秀’。”南创经济公司副总经理朱诚介绍,今年以来,机器人在不少展会活动中露面,做咖啡、打乒乓等等。而企业、运营团队更想验证的是机器人在商用场景中的可行性。

比如,陪跑机器人。跑步过程中,可能涉及人机交互。在朱诚看来,机器人“陪跑”更是积累实用数据。奔跑中,机器散热如何、零部件稳定性、算法优化、电池续航等诸多涉及行业难点、堵点的问题都将逐一暴露,企业也可更有针对性地改进。

目前,南大智慧城正面向辖区企业招募企业“跑团”。这也是一次公众认知、市场培育的机会,增进各方对机器人的认知了解。“或许,下一个机器人应用场景会在奔跑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