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政权更迭,美国黑手藏其后!一场互联网主权的生死博弈
发布时间:2025-09-12 22:17 浏览量:1
加德满都的街头浓烟滚滚,博克拉的抗议声震天响。9月初,尼泊尔突然陷入混乱:年轻人冲击议会、焚烧政府大楼,刚在中国参加完阅兵式的总理奥利火速辞职,至少19人丧生。这一切的导火索,竟是一场关于互联网主权的较量。
表面看,骚乱源于政府封禁26家拒绝注册的社交平台——中国的应用程序TikTok密切配合,而Facebook、WhatsApp等美国应用集体抵制。封禁令一出,Z世代突然涌上街头,反封锁迅速演变成反腐败,口号#裙带子弟病毒式传播。
总理奥利火速辞职
但仔细一想,时机太巧了。抗议主题紧扣“揭露腐败和权力滥用”,主力偏偏是受过政治活动培训的年轻人,媒体攻势又恰好来自被“民主基金会”调教过的记者——这一切,跟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去年在尼投入160万美元的“培训项目”节奏完全合拍。
为什么美国这么急?香港记者努里・维塔奇9月11日披露的独家文件称,美国在尼泊尔推动政权更迭,因为该国领导人已经变得对中国 “过于友好”。
文件显示,美国在尼泊尔投入了超过100万美元,具体包括:第一训练记者指责政府腐败;第二,培训Z世代青年参与政治活动。目标直指政权更迭。
此前,尼泊尔领导人表示,在看到 Tiktok 和其他中国应用程序在全球取得成功后,他们希望效仿中国的独立互联网模式。
这下捅了马蜂窝。华盛顿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个名为尼泊尔的小国希望像中国一样实现互联网独立。美国曾经嘲笑所谓的 “中国的大防火墙”, 将其描绘成一个负面因素。
但他们错了,错得离谱。通过拥有自己的互联网,中国已经发展出一个庞大且蓬勃发展的商业和信息网络生态系统。中国不仅培育出TikTok这样横扫全球的应用,更让Aliexpress销量达到亚马逊两倍,Shein成为时尚界黑马,Temu火遍全网。防火墙不是枷锁,而是护城河。
尼泊尔人看得明白:互联网主权不是封闭,而是自主。柬埔寨、巴基斯坦也跃跃欲试——这下美国坐不住了。
他们一边发报告恐吓,污名化中国搞“数据威权主义”,一边通过NED输送资金培训抗议骨干。《纽约时报》那篇《尼泊尔Z世代抗议风暴背后的力量》简直像抄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稿子,通篇歌颂“青年觉醒”,只字不提境外操控。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这套剧本在尼日利亚、斯里兰卡都演过,这次不过换个舞台——尼泊尔战略位置太关键,绝不能让中国模式在这里生根。
最讽刺的是,这些上街的年轻人本可以开发自己的App、打造尼泊尔版TikTok,现在却烧着自家国会,断送国家前途。
如今奥利下了台,议会烧成炭,19条人命换来了什么?美国笑了,西方叙事又一次赢了。而尼泊尔的互联网独立梦,碎得连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