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怕催收?10月1日起5个新规生效,帮你挡掉骚扰
发布时间:2025-09-12 20:30 浏览量:1
网贷逾期怕催收?10月1日起5个新规生效,帮你挡掉骚扰
前几天帮小区的张姐处理网贷问题,她因为孩子住院逾期了5天,手机从早上7点响到半夜12点,催收不仅说“再不还钱就去医院找你”,还把她的欠款信息发给了老家的弟弟,她爸妈知道后急得血压都高了。但从10月1日起,这种让人糟心的催收行为要被管起来了——针对网贷催收的5个新规正式生效,每一条都直接帮借款人挡掉不合理骚扰,今天用最实在的大白话讲透,不管你现在有没有网贷,都建议存好,真用到的时候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变:催收电话有硬上限,同一平台一天最多打3个
之前总有人说“逾期后手机像个炸弹,随时会响”,我认识的小王做销售,逾期后一天接了16个催收电话,客户打进来全占线,差点丢了单子。现在新规把话撂得明明白白:同一网贷平台,不管是哪个催收员、换多少个号码,一天给借款人本人打的电话,最多只能3个,多一个都算违规。
这里得抠个细节:不是“不同催收员各打3个”,而是整个平台对同一个借款人,一天内电话总量不能超3次。比如上午催收A打了2个,下午催收B再打2个,这就超了——你只要记好每次通话的时间、来电号码,哪怕对方用虚拟号隐藏归属地,只要能通过通话内容确认是某平台的催收,就能算违规证据。
之前有粉丝问“催收打过来我没接,算不算次数?”——算!只要电话拨通了,不管你接没接,都计入3次限额里。要是对方故意“响一声就挂”,连续弄好几次,也按实际拨打次数算,一样能投诉。
第二变:休息时间划禁区,早8点前晚10点后绝对不能联系
我之前收到过读者留言,说自己凌晨3点被催收短信吵醒,内容是“天亮就去你家楼下堵你”,之后连着一周不敢睡踏实。现在新规划了明确的“禁催时间”: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之外,任何形式的联系都不行——不光是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甚至发邮件都算,哪怕催收说“就问一句啥时候有钱还”,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发,就是违规。
这里要注意“时间界定”:是按借款人所在地的时间算,不是催收公司所在地的时间。比如你在新疆,当地早上8点相当于内地6点,催收要是按内地时间6点给你打电话,就算违规。还有,要是催收在晚上9点59分打电话,你没接,他等到10点01分又打,这也超了时间,算违规。
第三变:亲友彻底不躺枪,除紧急联系人外谁都不能找
催收最让人恨的就是“爆通讯录”——翻借款人手机里的联系人,给父母、朋友、甚至公司同事打电话,说“某某欠我们钱,你劝他赶紧还,不然影响你”。现在新规直接把这条路封死:除了借款人自己明确留的“紧急联系人”,催收不能联系任何其他亲友;就算找紧急联系人,也只能问借款人的最新联系方式,绝对不能提欠款金额、逾期情况这些事。
举个例子:你留了姐姐当紧急联系人,催收给你姐打电话,问“你弟欠我们5万,啥时候还”,这就违规了——紧急联系人只负责“帮忙找你”,不是帮你还钱,也没义务知道你的欠款细节。要是催收敢给你公司领导打电话,说“你员工欠钱不还,你们管不管”,更得留好录音、通话记录,这已经严重影响你的工作和社交,一投诉一个准。
第四变:催收手段划红线,威胁、造假全算违规
之前见过有人收到催收发的“法院传票”,上面写着“再不还钱就判刑”,仔细一看,法院公章是模糊的,法官名字都是错的;还有人被催收威胁“再不还就去你孩子学校门口堵你”。现在新规把这些行为全列为禁区:不准用威胁、恐吓的话,不准伪造法院传票、律师函这些法律文书,也不能用辱骂、侮辱的词跟你沟通。
这里要抠细节:什么算“威胁”?比如“再不还钱就上门泼油漆”“让你在村里抬不起头”,这些都算;什么算“伪造文书”?只要不是法院、正规律所出具的正式文件,哪怕催收P了个公章上去,都算伪造。要是你收到这种东西,别慌——先看有没有正规编号(比如法院传票有案号)、有没有清晰的公章、落款单位能不能查到,但凡有一样不对,就留好截图,这都是投诉的硬证据。
第五变:平台必须管催收,违规了一起担责
以前网贷平台常把催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出了问题就甩锅“是外包干的,跟我们没关系”。现在新规改了规矩:不管是银行还是网贷平台,只要是放贷的主体,就必须全程盯着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要是违规,放贷平台和催收公司得一起担责,不能再互相推。
比如之前有平台外包的催收辱骂借款人,借款人投诉平台,平台说“我们已经把那个催收开除了”就完事了。10月1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不用只跟催收掰扯——直接找放贷平台要说法,平台必须负责解决,要是平台敢说“跟我们无关”,你就投诉到监管部门,平台会被追责,还可能影响它的合规评级。
遇到违规催收该咋做?这4步细节别漏
知道新规是基础,真遇到违规催收,得知道怎么操作,这几步是我结合监管要求整理的,每一步都不能少:
1. 留全证据:电话要录音(安卓手机直接录,苹果手机可以开通话录音功能),录的时候要清楚说“你是XX平台的催收吗?现在是X月X日X点,你这是今天给我打的第4个电话了”,把关键信息说清楚;短信、微信消息要截图,包括发件人号码、发送时间,别漏了;要是收到伪造的文书,拍照时要拍全,别只拍一部分。
2. 明确拒绝不当沟通:要是催收态度不好,或者超了次数、时间,你可以直接说“我知道新规,你现在的行为已经违规了,我会保留证据投诉”,说完就挂电话,别跟对方吵架——吵架没用,还可能被对方录音挑毛病。
3. 主动发书面拒绝函(可选):要是你不想被电话催收,可以写一份《拒绝电话催收告知函》,拍照发给平台客服,说明“我要求后续只用书面形式沟通,不再接受电话催收”,平台收到后,就不能再打电话了,只能发邮件或纸质函件。
4. 找对投诉渠道:别乱投诉,最管用的是这两个:一是打“12378”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投诉电话,工作日9点到17点能打通,说清楚你的姓名、平台名称、违规事实、证据清单;二是在“全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官网或APP)提交材料,提交后会有受理编号,能查进度,一般15个工作日内会有回复。
最后得说句实在话:新规是帮大家挡掉不合理的催收,但“借钱还钱”是本分——要是真逾期了,主动跟平台沟通“协商还款”(比如申请延期、分期),比躲着催收管用;要是遇到违规催收,也别害怕,新规就是你的保障,该留证据留证据,该投诉投诉,不用忍气吞声。
我是月竹挽风,每天分享民生政策和实用干货,这些内容记得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咱们明天见~
政策依据:1.《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修订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3年发布);2.《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原银保监会2020年发布,2025年仍适用);3.《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贷款催收行为的通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发布,202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本文所举事例(小区张姐、小王、新疆读者等)均为虚拟创作,仅用于政策场景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