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真的一辈子治不好?医生揭秘:做好这4点,病一样能好
发布时间:2025-09-13 17:48 浏览量:1
可能在大家的固有认知里,冠心病唯一的出路就是吃药,病情也只会不断加重,治好更是想都不敢想。但今天,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想以自己的诊疗经历告诉大家:冠心病并非“不治之症”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患者,通过科学干预不仅摆脱了心慌、气短、心绞痛等的折磨,甚至让病情得到改善,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从胸痛难忍到情况好转,她打破了冠心病治不好的偏见
去年年初,患者李女士找到我时,状态特别差。她坐下没说两句话就开始喘,手里攥着之前的检查单,声音带着颤抖:“医生,我才 50 多岁,走两步就胸闷得厉害,晚上躺床上还会突然憋醒,真的很怕哪天突然心梗……”
看着她焦虑的样子,我先耐心安抚了她的情绪,然后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原来她不仅血脂高,血压也一直控制得不好。最后经过一系列辨证,我结合她的体质、检查指标,制定了一套中西结合的综合方案。
让我没想到的是,李女士特别配合。刚开始调理了几周,患者就感觉胸闷的情况好多了,也没有之前那么频繁。等到几个月后她再来复诊时,整个人像变了一个人,之前的疲惫感消失了,说话也比之前更有力:“医生,我现在走路都不喘了,晚上能一觉睡到天亮,心绞痛也没再犯过!”
前几天,李女士按时来做定期复查,更惊喜的结果出现了:冠脉 CT 报告显示,她血管内的斑块稳定性明显提升,之前的狭窄程度也有所减轻,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全都回到了正常范围。就连她之前一直抱怨的、因药物副作用引发的恶心、呕吐症状,也在调理中慢慢消失了。
拿着复查报告,李女士眼眶泛红:“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病要跟我一辈子,现在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真是太感谢您了!” 我赶紧接过话:“您别这么说,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有耐心、能坚持,这才是病情好转的关键。”
做好这4点,冠心病一样能好
1. 精准用药:不是越多越好,对症才有效
很多患者确诊后会陷入“恐慌性吃药” 的误区,别人吃什么自己就跟着吃,结果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引发副作用。所以一定要记住:用药前让医生全面评估你的指标、体质和病史,这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2. 饮食调理:不是啥都不能吃,而是要吃对
“得了冠心病是不是连肉都不能吃?” 这是很多患者的疑问。其实冠心病饮食的核心是 “均衡”,而非完全忌口。
饮食调理是要通过科学搭配,让身体在获取营养的同时,减少对血管的伤害,这样才能长期坚持。
3. 适度运动:不是不能动,而是选对方式
“血管有狭窄,运动会不会引发心梗?” 这是很多冠心病患者不敢运动的原因。但长期不运动反而会让心肌功能下降,加重病情,关键是选对运动方式和强度。
运动前一定要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中如果出现胸闷、胸痛,要立刻停止并休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根据病情调整强度。
4. 情绪管理:不是忍忍就好,保持情绪稳定才是关键
“我知道生气不好,但忍不住啊!” 很多患者明白 “情绪激动会诱发心绞痛”,可遇到事情还是控制不住发火,事后又后悔。但强行压抑情绪,也会让压力激素持续升高,同样伤害心脏。
所以情绪管理不是忍,而是学会用温和的方式释放压力,让心脏处于平稳的环境中,这样才能减少病情反复。
最后想告诉所有冠心病患者:别被“长期吃药、无法治好” 的固有认知吓倒。你的心脏需要你的保护,而不放弃就是对抗冠心病的第一步,愿每一位冠心病患者,都能通过科学干预,走出疾病的阴霾,找回属于自己的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