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冰心给孙立人写信:老孙,你回来看看吧

发布时间:2025-09-14 08:26  浏览量:2

1990年,孙安平将一封从大陆寄过来的信递给躺在病床上的孙立人,说:“爸,这是一封从大陆寄过来的信,是写给你的!寄信人叫冰心”。孙立人一听到冰心二字,表情顿时停顿,而后立马接过信。在看了信的内容后,他流出了眼泪。

冰心是知名的作家,她原名叫谢婉怡,她是1923年开始使用这个笔名的。之所以给自己取冰心这个笔名,是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含义。冰心之所以给孙立人写信,是因为两人是多年的好友了,而两人之所以认识,全都是因为吴文藻。

1913年,孙立人考上了清华大学。在校期间,他酷爱打篮球,并且入选了校队,也是因此,他结交到了很多的好哥们,吴文藻便是其中的一个。

从清华毕业后,孙立人本来打算去参军的,但家里人不同意,于是他便决定出国留学。最终,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生资格,赴美国留学。与此同时,他的好兄弟也获得了赴美留学资格。

1923年,孙立人和吴文藻乘坐美国游船杰克逊号到美国求学。彼时,冰心也在这座邮轮上,不过她当时并不认识孙立人,也不认识吴文藻。

后来,因为旅途比较长,冰心便到邮轮甲板上散步。也是在散步途中,她认识了吴文藻,之后两人坠入了爱河。1929年,两人结束留学回国后,便结婚了。

于是,因为吴文藻的关系,孙立人认识了冰心,并称呼她为嫂夫人。抗战时期,孙立人到重庆述职,常找吴文藻谈心,于是和冰心逐渐熟悉。

后来,冰心在回忆文章中曾谈到他们聊天时的印象:“在谈到他在滇缅路上的战绩时,真是谈笑风生,神采奕奕,他使我们感到骄傲。”

因为关系好,孙立人有一次来重庆时,还特地给吴文藻冰心夫妇送来一个战利品——手杖。当时孙立人说他们缴获了大量枪炮子弹,但这对他们夫妇来说并不适用,只有这柄手杖,他觉得可赠,于是便把手杖送给吴文藻冰心夫妇了。

后来,因为要带兵打仗,孙立人便很少和冰心吴文藻聚会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孙立人更是去了台湾,于是两人更加见不到了。

一道浅浅的海峡,让冰心和孙立人对彼此的生活毫无所知。冰心认为孙立人在台湾一定过得很好,毕竟孙立人在军中很得宠,在去台湾之前,他已经是陆军副总司令了。

只是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像冰心想的那般,孙立人到了台湾后,非但没有受到重用,还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从1956年开始,孙立人便失去人身自由了,只能待在一个有着高大围墙的房中,并且身边有好几个监视者。

不仅如此,被软禁的前几年,孙立人还没有薪水,只能靠种水果卖水果补贴家用。这种软禁,一直持续到1987年,所以说,孙立人在台湾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是很苦。不过这些,当时身在大陆的冰心并不知情。

而身在台湾的孙立人对于大陆的情况也不知情,只是通过零星的台湾报纸上得知大陆的人民过得并不好,经常挨饿肚子,因此,他时常为留在大陆的冰心、吴文藻夫妇担心。但他又时常想到,虽然他们日子过得不好,但至少是自由的,因此他也时常后悔没有跟冰心他们一起待在大陆。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这一举措,海峡两岸之间终于打破了长达38年的冰封期。一年之后,台湾又正式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湾探亲、奔丧。

1988年,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乘坐飞机到台湾,与她的父亲、当时已93岁高龄的史学大家钱穆相聚,成为第一位赴台湾探亲的大陆居民。

钱易这次去台湾,不仅和父亲钱穆团聚,还打探到了一些在台湾名人的情况。回到大陆后,她便将孙立人的情况告诉了冰心,冰心这下子才明白,原来孙立人去了台湾后,过得并不好。

此时的冰心,已经89岁了,但他依旧非常关心孙立人。后来,随着去台湾探亲的人越来越多,冰心便决定托人给孙立人带去一封信。在信中,冰心写道:“老孙,大陆已经放开探亲政策了,大陆各方面都建设得非常好,你回来看看吧,我们都老了,想见你一面,再不见见,可能很多亲朋好友都见不到了!”

孙立人收到信件后,当得知冰心还在挂念自己,并且邀请自己回大陆探亲时,他一下子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此时的孙立人,巴不得立马飞回大陆,和冰心等好友见面,但现实却让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方面此时孙立人的身体并不好,已经经受不起长途远行了;另一方面,此时他虽然已经恢复人身自由了,但因为身份的原因,台湾方面是不会同意他返回大陆的。

一想到这,孙立人便决定在1990年5月15日这天给冰心回信,用书信代替见面。

在书信里,孙立人写道:“回想起一起坐船去美国的场景,如今已经过去近70年了,当初的少年,如今都老了,并且文藻兄已经去世了,人生无常,真不是可以把玩的,我这两三年来。身体大不如前了,虽然还不需要人扶,但走路走得很慢,有时候脑袋空空,难以集中精力,除了来医院做康复治疗外,很少出门了!”

后来,在10月5号冰心90岁生日这天,孙立人又给冰心发来贺电,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天是你90岁大寿,祝您寿比南山!”

遗憾的是,在这封贺电发出一个月后,孙立人便因病在台湾去世了,他和冰心的会面,也就在无可能了。去世前,孙立人一直在念叨着:“我对得起我的国家,我对得起我的国家!”

孙立人在去世前,曾留下遗嘱,要孩子们将他安葬在安徽老家,倘若不能安葬在安徽老家,则棺椁不入地,因此,如今孙立人的棺椁还未入地。

得知孙立人去世后,冰心非常悲痛,特地写了一篇小文,以纪念这位曾为抗日战争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友。

一封普通的书信,可以看出孙立人和冰心的友情,可谓是十分的深厚。两人虽然几十年不见了,但都牵挂着彼此。但人生就是无常,那个年代,很多亲朋好友也跟她们一般,因为一道浅浅的海峡,阻断了见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