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命案震惊全美!难民遇刺引热议,特朗普议程为何成焦点?

发布时间:2025-09-15 17:50  浏览量:1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轻轨列车上,一起恶性命案震惊全美23岁乌克兰难民伊琳娜・扎鲁茨卡不幸遇刺身亡,凶手竟是患有精神分裂症、有长期犯罪记录的无家可归黑人男子小德卡洛斯・布朗。这起案件迅速点燃舆论,让特朗普的“法律与秩序议程重回大众视野,各方围绕犯罪治理展开激烈交锋。

案件发生后,扎鲁茨卡遇袭的监控录像率先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随后引发全国媒体关注。

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以及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纷纷转发案件细节,指责主流媒体对此事的忽视。

白宫方面也迅速回应,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手持扎鲁茨卡照片,称袭击“完全可以预防”,将布朗能自由行动归咎于“对犯罪的宽松政策”,还特别指出涉案法官的从轻处理。

特朗普借此案在竞选活动中大力宣传联邦化警务与打击暴力犯罪的主张。他认为,采取强有力的犯罪镇压措施,能减少对黑人占比高的社区造成的暴力伤害,让黑人社区切实受益。

华盛顿特区为例,今年8月联邦政府接管当地警察局后,取得初步成效,连续13 天无凶杀案。

不过,随着30天联邦化管控到期,暴力犯罪的平静态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特朗普还表示,将把国民警卫队部署到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该市黑人人口占比高、民主党支持者居多,且正深陷暴力犯罪困境

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创始人John Lott指出,从统计数据看,在华盛顿特区及其他类似美国主要城市,犯罪镇压措施奏效时,黑人居民受益最大

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华盛顿特区所有凶杀案受害者中,黑人占比高达96%2024年,仅占美国总人口13.8%的黑人,却占所有谋杀受害者的52%。John Lott认为,只要政策能减少暴力,黑人生命就能得到更多保护,因为美国黑人本就是暴力受害者的高危群体。同时,合法持枪比例提高也能进一步减少犯罪,犯罪减少对黑人社区在经济等间接方面的积极影响也十分显著。

民调数据和社区反馈显示,在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社区,不少美国黑人更希望加强警察力量。

盖洛普2024年调查显示,64%的黑人成年人对警察与社区关系感到满意,较2020 年后的低点明显上升。

John Lott还提到,90%黑人谋杀受害者是被其他黑人杀害,对黑人罪犯过于宽容,会让更多黑人陷入受害者境地,美国司法统计局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特朗普的严厉打击犯罪议程遭到民权组织、黑人活动人士及社区领袖的尖锐批评

他们认为,该治理方式对少数族裔社区弊远大于利。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华盛顿分会执行董事莫妮卡・霍普金斯担忧,若强硬策略在华盛顿特区站稳脚跟,可能推广到其他黑人与拉丁裔人口占多数的城市。

批评者指出,特朗普的方案可能导致执法过度、大规模监禁,让黑人社区的民权保护倒退,甚至重现上世纪90年代“破窗效应”警务模式下,黑人社区数千人因轻微违法被捕的情况。

特朗普签署的相关行政命令,被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法律辩护基金指责为构建警察国家,破坏美国多种族民主制度根基。

在案件责任认定上,夏洛特当地官员与特朗普政府看法分歧明显。特朗普政府认为需严厉镇压犯罪保护弱势社区。

夏洛特官员则将布朗能自由行动并犯下命案归咎于系统性漏洞,市长维・莱尔斯指出该市心理健康服务和无家可归者救助体系不足,强调这是社会服务的全面崩溃,而非执法部门失职。市长立场遭保守派强烈反对,被视为特朗普议程想要扭转的“宽松纵容”典型。

目前,围绕这起命案的争议持续不断,美国社会关于犯罪治理的讨论也远未平息,特朗普的“法律与秩序”议程未来走向,成为各界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