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生态大市容 优化宜居小环境

发布时间:2025-09-15 18:29  浏览量:1

夏末秋初,季节轮转,城市“更新”。

从铁路沿线到高速路口,从桥下空间到社区角落,一条条交通动脉焕发新姿,一片片遗忘角落蜕变为活力空间……在武汉硚口,一场以“四线一口”(即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出城道路沿线及入城口 )、小微公共空间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抓点带面、精细治理、人本导向”为方法论的焕新行动,正在重塑硚口的颜值与气质。

这不仅是空间与功能的升级,更是治理理念与城市品质的一场变革。当城市更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硚口区以支点建设战略为牵引,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绘就出“城人融合、境业共生”的城市画卷。

▲硚口区部署调度环境提升工作

抓点带面

城市更新的“新秀带”

从城市边缘的普通绿地,到市民休闲学法、寓教于乐的“城市新名片”,7月,由硚口区司法局投建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焕活生机。这个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5%的公园,将法治精神融入自然景观,并与周边的竹叶海公园、张毕湖公园、梅花坡连珠成串,形成硚口西部的生态文旅带。

▲掩映在苍翠之中的法治公园

激活每一寸土地的生命力,提升城市门户形象,是硚口区开展“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的核心要义,也是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的具体举措。

据硚口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通过生态修复、文化赋能、产业导入、治理升级等手段,对区内3条客运铁路、1条高速公路、5条快速路、2条进出城道路周边实施高标准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并着力细化亮点点位和线路任务分解,打造了武胜路桥下空间、古田二路长丰城绿地改造等15处示范点位,以及京广线、工农路、一环线等3条示范路段。

不止于“点”,更联动“面”。

硚口区还将“四线一口”整治工作与城市更新、园林绿化提升、专项集中整治等项目相结合,以项目改造带动环境整体提升,因地制宜谋划了33个提升项目,现已完成29个,古田二路改造项目、京广沿线园林绿化改造提升项目(铁桥路与申新街交汇处改造)、汉江湾全民健身中心、韩家墩街云鹤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4个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

▲硚口城管部门利用无人机航查辖区“四线一口”市容环境问题

“窗外是快乐舞动着的‘绿丝带’。”位于汉丹、汉宜线旁的带状小游园——曼立方公园,让乘客眼前一亮,整治后的曼立方公园把城市风光献给游客,把“慢生活”立体呈现给市民。绿荫葱葱的林木花丛、古典雅致的民俗景雕,取代了原先黄土裸露、杂草丛生的企业搬迁后的脏乱荒地,京广线东侧的宗关太平洋小游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赏景、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

▲从容的慢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京广线东侧的宗关太平洋小游园风景宜人

抓点带面优环境、提品质、补短板、惠民生,硚口区蘸取“平、明、绿、美、净、齐”的浓墨,通过“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推动城市空间重塑,一个个城市游园、繁花节点、智慧停车、共享空间、交通动脉等不同功能的场域“蓬勃生长”。颜值焕新的“四线一口”带动硚口西部环境整体跃升,“湾有秀带”自东向西自然延伸、滤镜全开,一个“更新”的美丽宜居生态硚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精细治理

支点建设的“绣花台”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赋予湖北的重大使命任务。湖北省委高度重视武汉发展,明确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今年8月,中共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要求全市上下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扛牢使命责任,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抓牢城市管理和服务双提质的“牛鼻子”,服务支点建设中心大局,硚口区以开展“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契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走长效常治之路,为支点建设注入坚实城管力量。

聚焦“大城细管”“大城严管”,全面提升城区形象。

马路办公,“办”走6家垃圾处理厂。今年7月,位于硚口区汉宜线附近的千吨垃圾站,近7万方闲置空地完成企业腾退、场地平整、环境美化等系列整治提升工作。据悉,该地块长期被村集体租用给小作坊、小企业用于垃圾处理,造成铁路沿线环境脏乱差,为推动铁路沿线环境提升,硚口区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开展马路办公,对千吨垃圾站内6家管理混乱、环境污染、经营低效的企业依法清退,后期还将联合区运营集团对该地块进行综合利用,拟打造固废产业园区。

▲铁路沿线的脏乱业态企业搬迁

“‘四线一口’环境整治绝不能是‘一阵子触动’”,必须拿出‘一揽子行动’。”据硚口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第四季度武汉市启动整治工作以来,硚口区全力贯彻落实省、市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责任,加快推进“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创造性提出“马路办公+会议”工作方法,区主要领导多次现场组织立行立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体推进;压实主管部门、属地街道、权属单位三方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整治合力;抓好巡查整改,清单督办销号,实现闭环管理,抓好项目谋划,打造亮点特色,确保整治实效。

聚焦“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全力提升治理效能。

围绕铁路沿线白色垃圾乱扔、违规搭建多、私垦菜地普遍等突出问题,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平台等科技手段,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组织街道、相关区直部门联合整治,采取“集中清理+日常巡查+重点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对沿线重点区域实施地毯式清理,累计清理私垦菜地约30万平方米,清运乱堆乱放杂物70余吨,播撒草籽500公斤,实施裸土复绿。

▲清除铁路沿线非法种菜,对拆迁空地播撒草籽

以提升城市门户形象为重点,对进出城道路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针对裸露土地问题“应覆尽覆、应绿尽绿”,对沿线暴露垃圾、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对主要交通干道护栏进行清洗和规整,提升交通设施整洁度,并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对沿线口袋公园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施工围挡标准化建设。

▲严格落实“应覆尽覆、应绿尽绿”

推行“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快速路环境质量。加大清扫保洁频次,实行“机械化+人工”协同作业,提升道路整体洁净度。打造桥下空间景观,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强化违法占道行为管控,组建专门巡查队伍,每日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确保快速路沿线市容整洁、秩序井然。

▲加大“四线一口”道路的机械化洗扫保洁

人民城市的“试炼场”

武汉市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将开展“四线一口”、100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综合整治提升纳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试炼场”,硚口区着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在方寸之间绘制城市治理的新画卷,让一个个小微公共空间向“新”而生。

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活化”的典型塑造——

筹集30万惠民资金,50天让“纸面建议”变成“地面实景”,8月29日,位于硚口区辛鑫绣城小区北面的辛家地翼园正式对外开放,周边居民高兴地说:“社区给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从平房到楼房,老邻居们又可以在一起话家常了。”

▲新落成的辛家地翼园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据古田街道万人社区党委书记辛正文介绍,辛鑫绣城小区是“城中村”改造还建房项目,小区后面有一块空地长期闲置、杂草丛生。为彻底改变小区周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万人社区多次召开亭廊议事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定对辛鑫绣城小区废弃空地进行花园式改造。“群众的诉求,就是社区工作的着力点”,辛正文说,社区准备了5套规划设计方案,共享花园怎么建、如何管,大家一起商量了办,下沉单位和爱心企业联合共建,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和物资不足等问题。如今,这个约2000平方米的花园式小游园“镶嵌”在居民楼栋边,将幸福场景刻进百姓日常,承载城市集体记忆。

▲居民在新家地翼园内锻炼身体

“城市有机微更新,不是选择题,是当下城市管理工作的必答题。”硚口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可以提升空间品质,打破城市承载力的“天花板”。

▲城管部门与居民共同研定“小微空间改造方案”

▲六角亭街道荣东社区与华农大学联手打造的“共享花园”点缀巷景

从“空间改造”到“幸福再造”的人本实践——

“水泵房能不能改成电影院”“23栋前面的废弃绿化带可增加儿童游乐区”……在硚口区汉水桥街道营北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妍的工作簿上,记录着一条条居民的意见,也见证着这个老旧小区的“家园式”蜕变。今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的营北乐剧场,是营北社区微改造成效的集中体现。据悉,这个家门口的电影院是由一处闲置的水泵房改造而来,可同时容纳观众近百人,是集“红色文化+社交休闲+影视空间”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文化阵地。

▲营北社区弃用水泵房改造成影剧院

在硚口区荣华街道荣华二路旁,一堵 “破烂墙”变身“美食地图”,原本灰头土脸的街区转眼变得活色生香,居民黄利钢说:“是大家‘议’出来好主意改造了它!”位于硚口区古田五路的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拆围透绿”,与小区连成一片,融入生活的公共空间不仅“走近”群众更“走进”群众。“荣东社区是中心城区老旧小区‘老、破、乱、挤’的典型代表,居民屡次反映公共活动场地不足。”荣东社区党委书记潘丽娟说,社区着力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将原义烈巷幼儿园4层楼房屋及周边活动用地升级打造为“共荣之家”,最大力度提供居民需要的服务。

▲美食墙成为靓丽风景线

▲古田五路的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以绿代墙,优美环境”

▲荣华街道将荣西集贸市场外围巷道改造成步行街,不仅靓化整洁了市容卫生秩序,还使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

从“单一主导”到“多元协同”的创新求索——

为落实全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工作要求,硚口区下足“绣花”功夫,通过系列示范场景的打造和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的探索,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融入基层治理。

“街道统筹+部门共建”。汉中街道统筹义烈巷特色街巷项目,结合汉派艺术彩绘,实施绿化景观提升,打造美食街特色地标,有效改善街巷面貌;区城管执法局、易家街道统筹利用肺科医院闲置空地,建设绿地种植树木,完善医院周边配套。“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古田公园二期建设项目作为企业投资千禧城项目的“后花园”,与金林集团合作,找到了政府改善城市环境与企业改善投资环境的契合点,该项目将于今年11月份建成开放。“政府主导+平台融资”。古田四路轻机厂公园项目通过政府招商对接,计划改造成为集公园景观、体育运营、地下停车一体化的体育公园。

▲鸟瞰肺科医院

新征程上,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脚步永不停歇。硚口区以系统思维编织城市治理的经纬,用科技赋能筑牢长效管理的根基,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实现城市品质在精耕细作中持续升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可感可及。

▲昼靓夜亮的生态宜居硚口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为信念而战,不负热血征程!

硚口区人民政府荣获2025年度时尚产业推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