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零的突破”——金川集团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大容量地下铲运机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15 20:28 浏览量:1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在地下矿山开采的“战场”上,一台身披金川制造“战甲”的巨型装备正悄然改变我国矿采装备格局……近日,由金川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8立方米地下铲运机正式投入使用,不仅实现国产大容量地下铲运机“零的突破”,而且有多项创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又一亮眼名片。
地下铲运机被誉为矿山采掘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关乎采矿效率与安全生产。长期以来,我国大容量地下铲运机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进口设备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售后服务响应缓慢,严重制约矿山生产进度。
“要实现矿山装备自主可控,就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首席研究员何文波表示。面对国际巨头技术壁垒,金川集团整合镍钴研究设计院与机械制造公司技术力量,组建攻关团队,历经两年攻坚,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最终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立方米地下铲运机,不仅填补领域空白,更在结构设计、动力系统和智能化水平上实现全面超越。
研发团队首创“反转六连杆机构”,在整机高度降低3%的同时,将铲取力提升5%,巧妙化解大型设备在狭窄井下巷道通行难题。针对不同矿山工况,团队还开发出铲斗“弹性扩容”设计,实现8.5—10.5立方米系列化配置,实现一机多用、灵活适配。在绿色生产方面,设备搭载符合欧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电喷柴油机,通过百余次动力系统匹配优化,真正实现高效作业与低碳环保的统一。
此外,其智能化水平也尤为亮眼——搭载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追踪整机运行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9.5%以上。“就像为设备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团队电控专业技术人员李丰说,“一旦发现液压油温异常,系统自动推送保养建议并调整参数,实现预警、调控、防护全链条保障。”除了硬核性能,这款设备还体现出深厚的人本理念与工业美学追求。整机采用一体化造型设计,粗犷棱角与流畅曲面相结合,彰显矿山装备的力量感与稳定感。
设计团队将人机工程学深入每个细节:后车架15度倾角拓宽驾驶员后视野40%,巷道通过性提升20%;电子换挡系统与电比例液压操控取代传统机械操作,大幅减轻劳动强度;全封闭空调驾驶室与人体工学座椅,为井下长时间作业提供舒适环境。
目前,该铲运机已成功申请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并在国外大型矿山投入应用,标志着国产高端矿山装备正式走向国际舞台。
“这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重要跨越。”何文波表示,“金川集团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为推动我国矿山装备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