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奇案:读书人发现和尚的暗室里藏有女子后,差点失去性命
发布时间:2025-08-13 20:48 浏览量:1
明代时期,临安有个姓郑的举人,在当地庆福寺读书。
寺里有个叫广明的和尚,为人俊爽风流,常和官员士子来往,家底也厚实,所以读书人都喜欢和他结交来往。
郑举人长期在寺里居住,和广明关系很好,几乎无话不谈。
广明带着郑举人游览了寺里不少精致禅室和幽静之处,可只有一间极深奥的小房,广明总是亲手锁着,从不让人进,就算郑举人和他再熟,也没被领进去过。
郑举人只当那是和尚藏钱财的地方,没多想,也没打算去窥探。
一天,殿上钟声响起,像是有大官来。
广明当时正在那小房里,听闻慌忙出去迎接。
郑举人本在闲步,偶然走到这小房前,见门开着。他心想这房从没开过,今天怎么没锁,就走了进去。
只见房里铺着地板,摆设精致,没什么特别隐秘的东西。
郑举人心想:这些出家人真是古怪,这房有啥秘密,非要天天锁着。
这时,他一眼瞥见小床帐钩上挂着个紫檀小木鱼,连槌子系在一起,很精致光滑。
郑举人生性好玩,就拿下来捏在手里看,还随意地用小槌敲了两下。
忽然,听到床后地板“铛”的一声铜铃响,一块小地板被推起来,一个美貌妇人探出头,看见郑生吓了一跳,又缩了回去。
郑生也吃了一惊,仔细一看,竟是自己认识的中表亲戚某氏。
原来,那块地板做得巧妙,推开就是扇门,关上就和普通地板一样,里面能顶上,外面打不开。
全靠木鱼为信号,里面听到铃声回应,人才会出来。
里头是个地窖,没窗户,有暗巷地道通到灶房送饮食,简直是神不知鬼不觉。
郑生心想,难怪这贼和尚把门关得这么紧,原来是藏了这勾当。
自己今天撞破了这事,恐怕要遭殃。
他心里一下子慌张了起来,赶紧把木鱼挂回原处,快步走出来,迎面就撞上了广明。
广明见房门没锁,本就心惊,又看到郑生神色慌张,脸色红一阵紫一阵,再瞟见帐钩上的小木鱼还在晃动,就知道事情败露了。
广明问郑生:“刚才看到了什么?”
郑生说:“没看到什么。”
广明又说:“进房里坐坐何妨?”
说着,就挽着郑生的手进房,还把门闩上了。
广明从床头抽出一把刀,说:
“我虽然和你关系好,但今天这事,咱们势不两立。
我不能让事情败露,死在别人手里。只能怪你自己倒霉,走错了房。你赶紧自尽,别怪我。”
郑生哭着说:
“我不幸落入这火坑,知道你们不会放过我,我也逃不过一死。
只求让我喝个大醉,你再杀我,也好让我醉后无知,不觉得痛苦。咱们相识这么久,你就可怜可怜我吧。”
广明念在往日交情,觉得他说得可怜,就答应了。
他将郑生反锁在房里后,拿着刀去厨房取了一大锡壶酒,用大碗给郑生喝。
郑生说:“光喝酒没味道,给我点盐菜吧。”
广明觉得也有道理,就又去厨房拿菜去了。
支开了了广明,郑生心想:“看来,我跑是跑不掉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结果了他的性命。”
却发现房里都是轻巧物件,没什么砖石棍棒。
他见那酒壶挺大,连酒带壶约有五六斤重。他顿时有了主意,扯下一块衫子,把壶口紧紧塞住。
于是,他一手提着酒壶,站在了门后。
只见广明推门进来,郑生看准他的光头,用尽全身力气把壶砸了过去。
广明被打得头昏眼花,伸手摸头时,郑生又砸了两三下,打在他脑袋上,广明扑地晕倒。
郑生索性拿着酒壶,像用砧杵捶衣服似的,在广明头上连打几十下,直到他脑浆迸出,死透了才停手。
他把僧尸反锁在房里,走了出来,外面还没人察觉。
郑生赶紧到县官那里报案,县官派了公人,又加派了兵快,急忙赶到寺里,把那间房团团围住。
众人冲进房里,只见一个和尚脑破血流死在地上,却没搜出妇女。
郑生冷笑道:“我有办法,保证能找到。”
他伸手从帐钩上取下木鱼,敲了两下。
果然一声铃响,那块地板被顶了起来,一个妇女钻了出来。
公人们大喊一声,冲过去按住地板,那妇人来不及缩回去。
一群公人冲进去,发现里面是个地窖,四周用磨砖砌成,还有栅栏,一面开着窗对着石壁天井,是个没人去的地方。
里面有五六个妇女,都被带了出来。
问起她们的来历,大多是被从乡村拐来的。
郑生的那位亲戚,是来烧香求子,被和尚灌醉轿夫拐进来的。
她家里早已报了案,目前两个轿夫还关在牢里。
这广明很会钻空子,行踪又隐蔽,所以一直没被牵连,没想到藏在这里。
后来,县官把这一房的和尚全都处死了。
这些和尚享用着十方施主的东西,不愁吃穿,收拾出干净房间、精致被褥,不好好潜心礼佛,就只想着那种龌龊之事。
虽然有些和尚有行童解馋,但俗话说“吃再多馒头也当不了饭”。
而且那些妇女们,偏要到寺里烧香拜佛,经常在和尚眼前晃悠。
和尚们看到美貌的,静夜怎能不想?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所以才千方百计做出这种奸淫之事。
单这一条,就已经是罪该万死。
何况“不毒不秃,不秃不毒”,为了这种事,他们还会拼命,甚至杀人放火。
这临安僧人和郑举人关系那么好,被撞破后,求告、收买让他保密也行,何必动杀心,反倒害了自己?
这真是天理难容,可见这类和尚有多狠毒!
本文改编自《三言两拍》,为虚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