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成服务员?东京咖啡厅竟让病人远程工作,真相居然如此温暖
发布时间:2025-09-16 14:48 浏览量:2
在东京,有一家名为 DAWN ver.β 的咖啡厅,如果你走进去,会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景:迎宾的是机器人,点单的是机器人,送咖啡的还是机器人。
事实上,这些机器人是一位位远程操控的病人,有人患有渐冻症,有人因意外瘫痪,也有人是因病卧床多年。
DAWN ver.β于2018年开始试运营,位于东京市中心。咖啡厅使用的机器人名叫 OriHime,是由日本初创公司OryLab开发。这种机器人配有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和十余个灵活关节,可以被远程操控完成基本的服务动作。
这些机器人是由一群身体受限的人远程操作,他们被称为“飞行员”(Pilot),通过眼动仪、鼠标或其他辅助设备,操控机器人完成点单、送餐、对话等任务。
近年来,不少人担心机器会取代人类,导致大规模失业。技术发展带来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但在DAWN咖啡厅,机器人并没有“取代”谁,而是为无法出门的人提供了新的“在场”方式。
例如,一位名叫桑原章太的服务员,患有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无法行动。通过 OriHime,他能远程操作机器人,为顾客点单、聊天。他说:“我的生活有许多困难,但我相信它是有价值的。”
在传统观念中,重病或残障人士常被视为“被照顾的对象”;然而在DAWN咖啡厅,他们是服务提供者,是被需要的一方。
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技术带来的,但真正的力量,来自人本身,与DAWN咖啡厅的创始人吉藤健太郎有关。
吉藤1987年出生于奈良,因体弱多病和社交困顿,曾长期休学。他渴望拥有“第二个身体”,以便去完成无法亲自完成的事。这一想法促使他投身机器人研发,并于2012年创办OryLab。
他的好友番田雄太,从4岁起因颈椎受伤而瘫痪,在床上度过了20多年。吉藤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是我助理,起码该为我泡杯咖啡。”番田回答:“那你最好做出一个能帮我泡咖啡的身体。”
这段对话,成了DAWN 咖啡厅的起点。他们的目标不是用AI替代人类,而是用技术延伸一个人的能力。
也正因如此,DAWN拒绝使用完全自动化的AI机器人,而是坚持“机械外壳+人类意识”的模式。每一次机器人点头、挥手、说话,背后都是一位真实的人在努力表达。
这些“飞行员”分布在日本各地,有人住在北海道,也有人在京都。即使从未见面,他们却通过OriHime与成千上万的顾客“面对面”交流。
有一位女顾客在与一位渐冻症女士聊天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照顾的真正本质,不是帮助谁,而是让彼此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渐冻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2014年“冰桶挑战”曾短暂让公众关注这一群体,但他们依然被迫生活在社会边缘。
而在DAWN咖啡厅,他们获得了工作机会,也获得了“被需要”的感受。吉藤曾说,DAWN是一家“鼓励员工被挖角”的咖啡厅。
只要操控设备在手,员工可以“瞬间传送”到任何接纳OriHime的公司。这一设计拿了日本Good Design 大奖,还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
这家咖啡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印在墙上:“Ain’t AI”(不是人工智能)
在扫码点餐、智能推荐的时代,我们的互动越来越高效,却也越来越冷漠。
在DAWN,顾客可以和机器人聊一下午,听听他家的猫怎么样,他画的简笔画如何。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对话,恰恰是人类生活的温度。
DAWN 咖啡厅不是一场科技秀,而是一场关于“人如何继续成为人”的社会实验。哪怕身体受限,只要心能自由,就能与世界连接。
曾瘫痪卧床二十年的番田雄太说过一句话:“心が自由なら、どこへでも行き、なんでもできる。”(心若自由,则处处可去,无所不能。)
我们曾以为,机器越像人越能取代人;但现实告诉我们,最像人的机器,往往是那些承载了人心的外壳。而最值得被科技赋能的,不是那些已经强大的人,而是那些原本被边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