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破20亿!高邮湖大闸蟹,20万亩养殖基地交出丰收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6 17:01  浏览量:1

金秋九月,高邮湖畔碧波荡漾,蟹肥膏满。9月16日,2025年高邮湖大闸蟹开捕仪式在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江苏王鲜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举行。这场集 “丰收庆典” 与 “产业谋划” 于一体的盛会,不仅宣告着今年高邮湖大闸蟹正式进入上市季,更以多元赋能举措,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

一湖好水养珍品 百强荣誉证实力

作为江苏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7000年地质变迁赋予的独特生态,是大闸蟹品质的“天然底气”——淮河入江的天然通道保障水质常年优良,无工业与生活污染的湖区里,水草丰茂、鱼虾充足,成了大闸蟹的“水晶宫”。在这里生长的高邮湖大闸蟹,自带“青背光亮、螯足金黄多绒、腹部瓷白、脐部圆润”的优良品相,蒸熟后蟹黄饱满细酥、蟹肉白嫩回甘,每一口都是生态馈赠的鲜美。

这份品质,也让品牌之路越走越宽:从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色食品认证,到斩获“中国十大名蟹”“中国驰名商标”,再到跻身“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TOP100”,高邮湖大闸蟹的“荣誉墙”不断更新。

01

开捕仪式启幕:生态好蟹 “鲜”声夺人

本次开捕仪式由高邮市水产学会、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主办,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邮市支行协办,得到新华网、交汇点、扬州电视台、扬州晚报、扬州日报、水产养殖网、高邮市融媒体中心等等省内外多家媒体关注。

高邮市委常委、副市长郭永庆,高邮市水产学会会长张贵龙,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玉林,菱塘回族乡党委书记李克云,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王俊,南京香格里拉副总经理兼区域餐饮总监徐子宏,上海羿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扬州瘦西湖旅投集团釆购总监王子炎,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总经理宣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邮市支行行长季玲,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期耀,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彬等领导嘉宾以及各乡镇(园区)分管负责人、行业协会会员代表共同参会,现场宾客盈门,共赴这场来自高邮湖的美味之约。此次开捕不仅是高邮湖大闸蟹鲜味的启航,更是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蟹农增收的重要契机。

02

多环节赋能产业,政企银携手护航

开捕仪式上,多项环节聚焦“品质保障、渠道拓宽、金融助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多重功能。

行业发声,锚定发展方向

高邮市水产学会会长张贵龙

张贵龙会长在致辞中介绍到:高邮地处里下河平原,坐拥全国第六大淡水湖高邮湖。这里水质优良、水草丰茂,为高邮湖大闸蟹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造就了其“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品相与“鲜香甘甜、细腻饱满”的风味,使其成为高邮的生态名片与宝贵财富。

谈及产业发展,张会长表示:在高邮市委、市政府“生态优先、品质至上”理念引领下,高邮湖大闸蟹产业实现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产业集群的蜕变。目前,全市大闸蟹养殖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8万吨,综合产值超20亿元,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为守护大闸蟹品质,当地通过技术培训、评优评先、品质品鉴等夯实养殖端基础,借助严格商标授权管理、市场巡查及第三方维权构建质量管控体系。

在品牌建设上,高邮湖大闸蟹收获国家地理标志、“中国十大名蟹”、“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字号”荣誉,并形成含“高邮湖青虾”在内的水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矩阵,大幅提升区域水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声誉。

开捕号角将响,张会长倡议全产业链同仁携手,以严格标准守护品牌声誉,用创新思维推动产销融合、文旅结合,讲好“万顷高邮湖,一品大闸蟹”故事,助力高邮湖大闸蟹从“水乡特产”迈向“全国标杆”。

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王俊

王俊会长发布高邮湖大闸蟹产业情况:高邮湖凭借优良水质、无工业污染且水草丰茂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蟹黄饱满、肉质鲜美的大闸蟹,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认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全市养殖面积超20万亩,养殖户1300多户,年产值1.8万吨,综合产值达20亿。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后,池塘亩产超200斤,效益3000-5000元,部分塘口突破万元。

协会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建立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品牌建设成果显著,荣获“中国十大名蟹”“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24年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百强,还积极申请熊猫指南、注册高邮湖龙虾地理标志商标,形成品牌矩阵。营销方面,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国建立30多家门店,培育多家龙头企业,举办开工节、品质品鉴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坚守生态养殖,强化品质管控,深化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助力高邮湖大闸蟹产业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物流+金融,打通产销链路

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期耀

周期耀总监详解大闸蟹冷链运输方案:顺丰在高邮湖大闸蟹物流服务方面,今年增加30%揽收点,实现高邮湖核心产区乡镇全覆盖,新增数十台冷运车串点接驳,蟹农可随时打包寄件;中转端采用高铁航空双枢纽,实现全国200多个城市次日达,保障大闸蟹鲜活性。同时打通同城模式,满足6公里内及时配送及产区到周边城市水产店、酒店、超市等的串联配送,还推出航空大件服务,20公斤以上货物跨省最快7小时抵达。顺丰表示将持续优化环节,助力高邮湖大闸蟹销售,未来会秉持服务至上理念,创新升级服务,关注地方特色产业,响应助农扶农政策,为乡村振兴助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邮市支行行长季玲

季玲行长发言表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始终致力于金融服务,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深耕三农金融体系十余年,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截至目前,已向高邮累计投放三农贷款资金达66亿元,覆盖全市各乡(镇)和社区;本年累计发放三农贷款7.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83亿元,涉农贷款结余48.43亿元,较年初净增7.91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本地市场占有率13.19%,全市排名第三。

针对高邮湖大闸蟹产业,该行推出“螃蟹贷”,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额度最高1000万元,年息低至2.5%,担保方式灵活,全流程线上操作,客户经理可上门服务。同时承诺当天上门调查,最快1-3个工作日放款,且除贷款利息外无其他费用,办理透明高效。未来将继续响应地方号召,为高邮工农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与地方产业发展。

授牌合作,拓宽优质渠道

高邮湖大闸蟹供货基地揭牌

高邮湖大闸蟹成为南京香格里拉、上海羿居贸易、扬州瘦西湖旅投集团大闸蟹供货基地。这一合作不仅是对高邮湖大闸蟹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打通了高端餐饮、商贸流通的优质销售渠道,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

高邮市委常委、副市长郭永庆宣布“2025年高邮湖大闸蟹正式开捕”

开捕仪式现场

03

专题报告赋能:擘画产业发展新蓝图

开捕仪式落幕,产业发展的深度研讨随即展开。2025年高邮湖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在菱塘回族乡政府会议室举行,共话产业未来。

高邮市水产学会副会长孙必香主持报告会

《大闸蟹综合营养技术》——扬州大学教授苗淑彦

苗淑彦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河蟹养殖2023年产量达88.86万吨,江苏为核心产区,产量占全国46%,高邮所在的江苏更是种苗繁育核心基地,年产苗量占全国90%。但产业仍面临苗种退化、配合饲料普及不足、环境恶化及病害多发等问题。

针对品质提升,报告明确,河蟹品质取决于肉质、营养等多维度,需按生长阶段精准匹配蛋白、脂肪等营养需求。关键策略在于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饵料,结合添加免疫增强剂、天然色素等手段,同时按大眼幼体、成蟹等阶段科学投喂,既能提升蟹品品质,又能减少污染,契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政策要求。

《大闸蟹营销策略》——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王俊

王俊会长指出,当前政治经济、消费者结构变化,核心客群转向偏好“简单、方便”的年轻人。今年放苗期无倒春寒,蟹苗损伤少、品质产量提升,但需注重细节:外购苗要控干水分4小时防缺氧,投放前分3次“试水训练”,可提10%-20%回捕率。他强调摒弃“经验主义”,放苗时就规划规格与上市时间,通过品种选择提早20天上市。他以自身为例,9月1日起日销3000-4000斤,中秋前售10万斤,批发价60-80元/斤,降成本减风险。他预判中秋后市场严峻,经济下行致非刚性消费下降,且全国养殖区域扩至新疆等地。建议抓住中秋前窗口期,分批次卖蟹,可组队对接超市从小批量起步。还分享实操技巧,如6月黄三壳后售卖,及时疏草肥水,助力从业者应对市场挑战。

作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十大名蟹”“中国驰名商标” 等荣誉的产业,高邮湖大闸蟹始终以 “品质” 为核心。此次开捕活动与专题报告的结合,既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产业发展的精准谋划。未来,高邮湖大闸蟹将继续秉持 “一湖好水养一湖好蟹” 的初心,以生态为基、以品牌为魂、以创新为翼,持续擦亮 “高邮湖” 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高邮的生态之美与产业活力。

活动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