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中报净利润增速Top10公司出炉!
发布时间:2025-09-17 04:52 浏览量:1
人形机器人赛道再掀技术热潮!近期宇树科技宣布开源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UnifoLM-WMA-0模型——这款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能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让行业看到“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融合的新可能。事实上,不仅宇树,特斯拉、英伟达等巨头也在加速布局这一交叉领域,而国内已有一批企业同步推进两大业务,并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增长答卷。
本文仅为行业信息梳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行业动态参考。以下是同时布局AI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的10家公司,重点看每家的核心优势:
第十名:能科科技
- AI大模型优势: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用AI大模型直接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全业务链,精准解决工业场景的效率痛点。
- 人形机器人优势:AI产品主攻“具身智能机器人训推服务”,业务场景紧贴产品智能化、研发及制造环节,形成“技术-场景”的直接对接。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18.75%
第九名:利亚德
- AI大模型优势:旗下虚拟动点公司推出的LYDIA大模型,具备AIGC生成能力,在虚拟技术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人形机器人优势:全资子公司北京虚拟动点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展开技术沟通与合作,正推进技术落地衔接。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34.03%
第八名:大洋电机
- AI大模型优势:联合美云智数,借助大数据与美擎平台技术打破数据壁垒,重构了公司IPD(集成产品开发)和OTD(订单到交付)核心流程。
- 人形机器人优势:专门设立“人形机器人电机”项目组,已完成机器人关节模组方案设计,同时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专项研究合作。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34.41%
第七名:科大讯飞
- AI大模型优势:深耕语音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等AI核心技术,技术积累深厚,星火大模型已形成行业影响力。
- 人形机器人优势:早前提炼“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路线,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原型,去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还展示了星火大模型升级后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40.37%
第六名:亿嘉和
- AI大模型优势:自研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LM,已在自家商用清洁机器人上完成功能测试,实现“技术-自家产品”的快速验证。
- 人形机器人优势:主营业务就是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及服务,旗下拥有多款成熟机器人产品,具备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能力。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76.73%
第五名:岩山科技
- AI大模型优势:旗下岩芯数智自主研发Yan1.3大模型,已实现“芯片+平台”的落地——部署在基于英特尔酷睿i3芯片的机器人平台上。
- 人形机器人优势:与国内某头部人型机器人公司深度合作,将自研大模型与机器人硬件平台结合,形成“大模型+硬件”的协同方案。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81.51%
第四名:当虹科技
- AI大模型优势:拥有自研AIGC工具集,核心亮点是点云模型转换及压缩算法,能实现800倍视觉无损压缩,支持多模态信息切换。
- 人形机器人优势:研发的BlackEye Vision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端到端延迟控制在80毫秒内,还能融合多模态信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稳定的实时远程操控支持。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85.27%
第三名:风语筑
- AI大模型优势:在虚拟展厅、虚拟数字人、虚拟场景及数字艺术创作领域,全面融入AI技术,形成“虚拟场景+AI”的特色应用。
- 人形机器人优势:成立专门的具身智能研究院,核心是整合AI大模型的决策能力与具身端侧设备的行动能力,让AI技术真正落地到实际场景中。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112.62%
第二名:天娱数科
- AI大模型优势:将多模态AIGC技术融入数字竞技平台,直接赋能游戏产业发展,形成“AI+数字娱乐”的差异化路线。
- 人形机器人优势:子公司芯明的空间计算技术,能从“具身智能”和“精细操作”两个维度提升人形机器人能力,同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解决行业核心痛点。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453.67%
第一名:海天瑞声
- AI大模型优势:作为专业AI训练数据服务商,正重点投入AIGC/大模型数据服务领域,为行业提供核心的数据支撑。
- 人形机器人优势:与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深度合作,合作范围覆盖具身智能数据资源开发、数据训练中心建设及应用场景探索,从“数据层”支撑机器人技术迭代。
- 增长表现: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813.65%
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化需求升级、AI大模型技术落地加速,这两大领域的融合正成为行业新主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司虽净利润增速较快,但仍处于亏损阶段。对于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而言,需更多关注企业基本面、技术落地进度及场景验证情况,理性看待行业热度。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踪这一赛道的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为大家带来更及时的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