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上万人做胃镜!医生直言:做一次胃镜,或管10年无碍

发布时间:2025-09-17 09:58  浏览量:1

我还记得老刘第一次走进我的诊室时,神情慌张,嘴里不停念叨着“是不是胃癌”。他才五十出头,胃口正常,只是偶尔胃胀,听邻居说“胃癌前兆就是胃胀”,这才吓得连夜挂了号。

检查完,我建议他做胃镜。他像避蛇一样摇头,说自己身体挺好,从不抽烟喝酒,还天天喝粥,哪儿用得着受这份罪。那天他没做,我也没强求;三个月后,他胃出血急诊入院,胃镜一查,中晚期幽门癌

另一个病人小王,三十岁出头,来医院是因为长期反酸。平时饮食极油重口,工作压力大,作息紊乱。他倒是听朋友劝得动,说“胃镜不就是个管子,忍一忍就完了”,于是很爽快地同意检查。胃镜结果显示,他已经存在严重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所幸发现得早,手术和药物处理后恢复良好,现在每年复查一次,生活照过,胃也保住了。我见过太多类似的场景:有人把胃镜当命根子护着不让碰,有人把胃病当感冒拖着不当回事。

尤其五六十岁的患者,最多一句“我老了,凑合凑合得了”。但事实是,胃癌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你“凑合”到有症状时,通常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窗口。

我根据对病人康复影响程度、临床发生率和误解率,排了这样一个反向榜单。越是排在前头的情况,越容易被大家误解,越值得我们警惕。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能对胃镜、对胃病、对自己的健康,有个全新的认识。

排在第五的,是我们最常见的认知误区:“我没症状,就不用做胃镜”。这话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有超过六成的胃癌患者在确诊前几乎没有典型症状。根据2022年中国消化疾病大数据研究,超过82%的早期胃癌患者是在体检或无症状筛查中发现的

胃镜不是为了查出问题,而是为了确认你有没有问题。就像验血不是等你流血了才验,预防的意义永远大于治疗。

第四名,是一种特别常见的行为误区:“胃不舒服就吃药,能缓解就不查了”。我常说,吃药缓解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像给漏水的屋顶铺层塑料布,遮一时,漏水照旧。尤其是市面上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比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被滥用得很严重。

它们确实能抑制胃酸、缓解症状,但也可能掩盖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甚至胃癌的早期表现。如果你长期依赖胃药来“维稳”,其实是在给病灶打掩护

第三位,是情绪误区:“做胃镜太难受,我宁愿不查”。这个误区耽误了不少人。有人光是听“喉咙插管”这几个字,就紧张到发抖。其实现在技术早就进步了,除了常规胃镜,还有无痛胃镜,通过静脉镇静,检查时你处于浅睡眠状态,体验感大幅提升。

我们科统计过,做一次无痛胃镜的平均检查时间是6分钟,苏醒后10分钟就能正常行走你害怕的不是胃镜本身,而是那段想象中的疼痛

排到第二的误区,是一种生活场景下的集体盲区:“家族没人得胃病,我不需要查”。我问你,房子隔音好,你就不买锁了?胃病不是遗传专属,它和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生活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更大。

尤其是幽门螺杆菌在中国成人感染率超过56%,有些家庭甚至全家感染。这种细菌可以破坏胃黏膜,长期存在就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胃病不是遗传的,是生活方式在一家人身上复制粘贴

第一名误区,也是最让我揪心的,就是“胃镜只是查查,查完就完事”。这类患者往往查完一次,没问题,就觉得高枕无忧了。其实胃黏膜状态是会变化的,尤其是40岁以上、有慢性胃炎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或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即使第一次检查没问题,也不代表永远没风险。

根据《中国胃癌筛查共识2024》建议,高风险人群应每两到三年进行一次胃镜复查查是为了管理,管理是为了长久安全,不是查完就一劳永逸。

那胃镜到底适合哪些人?我习惯用“五类人群”来提醒患者:一是有胃部症状却不明原因的人,二是40岁以上从未做过胃镜的人,三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四是长期服药或饮酒的人,五是查出幽门螺杆菌但未彻底根除的人。

如果你符合其中任一条,真的建议你别拖。别怕检查带来的焦虑,应该怕的是拖延带来的不可逆。做胃镜前有没有要注意的?有,而且不少。比如检查前必须空腹6小时以上,检查当日不要化妆、佩戴隐形眼镜,避免影响面部观察。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如果你有心脏病、糖尿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抗凝药,一定提前与医生沟通,评估止药与否,避免出血风险。很多人忽视了这类基础准备,导致不必要的并发症。

我总跟病人说,胃镜不是“仪式感”,不是查个安心,而是摸清身体底牌。一次胃镜排除重大风险,它带来的安心感,远比你想象得久远。有研究指出,做过一次规范胃镜筛查且结果正常的人,在未来10年内罹患胃癌的风险降低超过68%。这不是我说的,是大数据说的。

有人说医生是“怕死专业户”,其实我们怕的不是死,而是看到一个人本可避免的痛苦,却因为几个误区,走上了不归路。你别嫌我啰嗦,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吓你,而是为了让你把“胃镜”两个字,从恐惧、从逃避,变成行动。

健康从来不是靠侥幸保下来的,而是靠你一次次认真、一次次主动去守护的。胃镜不是万能的,但在面对胃癌这道关口时,它是一道可以让你提前掉头的红灯。别等到不能回头了,才想起当初那次没做的检查。

真正的健康,不是你没病,而是你敢面对可能的病。胃镜,就是那面照出隐忧的镜子,不照不知,一照心安。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胃癌筛查共识意见(2024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4,44(3):161-168.
[2]张强,李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风险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3,61(4):50-54.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胃病现状与管理建议报告[R].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