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学霸,都不是成就最大的那批人?
发布时间:2025-09-17 10:24 浏览量:1
什么样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敢拼敢闯的往往并不是,拼和闯本身就有一定搏的成分,而聪明人追求的是——稳!而稳的本质,就是保下限,与之对应的则是不容易突破上限。
我们身边的那些学霸,过的都不错,但却不是最滋润的那一部分,反而混的最后的一部分人,可能当初只是班级的中等生甚至是差生。
这不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高能,而是一种机会成本与幸存者偏差叠加的展现。
学历高的人,往往很容易就找到一分年薪二三十个的工作,比如医师公大厂,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会选择去创业,而是求稳,这就使得其上限一般,但下限又保障,加之这些人本身的基数比较少,所以就会有人强调,你看现在的大老板,有多少是高学历。
相反学历一般的人,其找一份好工作难度较大,也更容易选择创业去博一博,再加上足够大的基数,使得混的最好的也是这类群体为多。
而这种展现又恰恰契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更愿意关注自己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事例,比如985毕业生送外卖,以及考不上高中的人当了大老板。
但大多数学历低的人,却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流水线打着螺丝,工地搬着砖,铁人三项吉祥三保才是他们中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