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去世的人增多?医生提醒:没事宁可看电视,也别做这3事

发布时间:2025-09-17 15:35  浏览量:1

近来不少人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身边因为脑血栓突然走掉的老人越来越多了。

有的是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出事了;有的甚至前几天才去体检,说一切

正常,结果转眼就没了。这种事一多,不少人都开始焦虑,觉得这东西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普遍了。其实不是它突然多了,而是一直都在,只不过以前大家没太当回事,现在才发现问题有点严重。

说到底,脑血栓的危险不在于它多可怕,而在于它来得太突然,平时也没啥特别明显的征兆,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危险的边缘走来走去。

医生有提醒过,好多脑血栓的发作,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但很多人就是不信,觉得自己挺健康的,哪会那么倒霉。可事实就是这么扎心,一旦中招,大多数人都撑不过三天,更别说完全恢复了。

脑血栓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大脑里某根血管突然被堵住了,血流走不通了,大脑缺氧,就直接瘫了。

严重的几分钟就能导致脑组织坏死,轻点的也会留下偏瘫、语言障碍这些后遗症。

而且它不像心脏病那种会胸闷、气短,脑血栓在早期可能就只是手麻、眼花、说话有点不清楚,很多人根本不当回事,以为是累的,结果一躺下再也起不来了。

所以医生才会反复强调,生活中有些行为看起来没啥,但如果老年人长期坚持做,很可能就是慢慢把自己往坑里推。

尤其有三个动作,听着好像挺“养生”的,其实风险极高。很多老人就是因为这些小习惯,才把自己搞到这么危险的地步。甚至医生都说了,与其干这些事,不如在家看看电视,反而更安全。

第一个就不得不说的是“长时间憋尿”。别笑,这真不是开玩笑。很多老人有个毛病,就是总觉得上厕所麻烦,特别是晚上,怕冷、怕走动,就强忍着不去。

还有的在外面也不太愿意找公厕,总想着再忍忍。可就是这个“再忍忍”,可能就让身体一下子崩了。

从医学角度来看,憋尿其实会引起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或者动脉硬化的人,这时候血管壁本来就已经比较脆弱了,再一用力,血压一飙升,脑血管就容易破裂或者堵塞。

有研究数据表明,超过70%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憋尿史,特别是在夜间或者清晨发病的更明显。

因为清晨血压波动本来就大,再加上憋了一整夜的尿,风险成倍增加。换句话说,憋尿对老年人来说,不是小事,是个隐形炸弹。

第二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早起剧烈活动”。很多老人喜欢早起,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去晨练,觉得这是好习惯,越坚持身体越好。

但其实医生反而建议老年人早上不要太早出去运动,特别是天冷的时候。

因为早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血管最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也比较高。这个时候突然出去跑步、打拳,反而容易诱发脑血栓。

根据北京大学某附属医院的数据统计,早上五点到八点之间,是脑卒中高发的时间段,超过一半的脑血栓病例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

特别是在冬天,老年人早上出去晨练,血管一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脑部供血不足,再加上运动导致的血压波动,就很容易出事。

其实合理的方式是,起床后先在屋里活动一会,喝点温水,等身体慢慢苏醒再说,别急着冲出门。

第三个动作说出来可能有人不太接受,那就是“泡脚过度”。泡脚这事,本来是个好习惯,特别是在冬天,确实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神经。

但问题出在“过度”这俩字上。很多老人一泡就是半小时、甚至更久,水温也控制不好,总觉得越烫越舒服。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血管负担加重。

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动脉硬化的人,长时间泡脚会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往腿脚“倾斜”,脑部的血流就会相对减少。

再加上水温高,可能引发心率加快、血压波动,人在泡脚过程中突然晕倒的情况并不少见。

2021年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光是因为泡脚引发低血压晕厥的老年人就占了全年跌倒事故的12%。更不用说,有些老人本来就有脑部血管狭窄,一旦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就容易趁虚而入。

这些习惯之所以危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们看起来“挺正常”。说到底,脑血栓这种病就是“温水煮青蛙”,它不会一下子爆发,但长期积累,一点一点把身体的“警戒线”推到极限。

特别是现在生活节奏变快,很多年轻人也不常陪在父母身边,老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就更难被及时纠正。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天天出去暴走、不断折腾自己,而是保持规律、有节制、不过度。

适量活动可以,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早起不是错,但别空腹运动、别太早出门。泡脚也可以,但控制时间和温度,最多二十分钟,水温在四十度以内最好。

最重要的,是不要对自己身体过于自信,该检查的要检查,有不适就及时看医生,别总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

与此同时,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饮食。不少老人喜欢重口味,什么咸菜、火锅、腌制品吃得不亦乐乎。

但这类食物钠含量高、脂肪高,会直接影响血压和血脂,久而久之,血管壁变厚变硬,自然就容易堵。

而脑血栓正是血管堵塞的最直接结果。所以清淡饮食真的不是鸡汤式建议,而是实打实的防病方式。

医生经常建议,一天的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油类不超过25克。多吃点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菜和杂粮,比如燕麦、玉米、小米这些,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总的来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脑血栓的可怕,但真正做到有效预防的人还是太少。

其实就像医生说的那样,有时候“看电视”这种不怎么费体力的活动,反而比一些看起来很健康、但做法不当的行为安全得多。

起码坐着看电视,不会让血压飙升、不会让血液突然集中在某个部位,也不会因为过度兴奋导致心率异常。前提是别一坐坐一天,适当活动一下身体,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才是关键。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不管平时多忙,子女也得多抽时间陪陪家里老人,帮他们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生活习惯。

别等到出了事才后悔,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毕竟命只有一条,健康不是靠一时努力,而是靠每一天的细节慢慢积累出来的。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