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奇骗二则:老妇骗僧、巧盗戏伶
发布时间:2025-05-23 18:44 浏览量:4
老妇骗僧
湖州有一座天宁寺,乃是唐朝时就有的古老寺庙。岁月悠悠,如今那大殿已经破败不堪,倾斜欲倒。若要重建,工程浩大,所需费用极多,因此一直未能动工。
道光乙未年的秋天,忽然有一位妇人来到寺中。这妇人年纪大约六十多岁,穿着打扮像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她身边有好几个仆人和婢女,侍奉得十分周到。还有一个僧人跟着她,操着一口杭州口音。
天宁寺的主持僧人接待了他们。那妇人自己说道:“我是武进陈家的人,家里极为富有。我丈夫已经去世,没有儿子。有个侄子,我不太满意,所以还没立他为继承人。上个月我在杭州灵隐寺进香的时候,遇到一个僧人。那僧人说:‘我是湖州天宁寺的僧人,我们一共有十八个人。因为寺庙大殿坍塌,其他人都离开了,只有我还留在这里。如今我知道女善人您慷慨大方,乐于施舍,所以特意前来。’说完,那僧人忽然就不见了。我觉得这事十分怪异,所以特地和灵隐寺的这位僧人一同前来。今天我到了这里,看到寺里的十八尊罗汉,只有一尊是完好的,而且和我之前见到的那个僧人长得极为相似。我想,这大概是他想让我结下这个善缘吧?如今我愿意捐赠几百斛麦子、几百斛大米,还有四百亩肥沃的田地。我先回去,你们可以到我家来运麦子、大米,取田契。”
主持僧人听了,心中大喜,便和妇人约定了日期前往。等主持僧人一行刚进入武进境内,就有人前来迎接,说道:“主母知道师父们远道而来,担心家里招待不周,所以请各位到山庄小住。”到了山庄,只见房屋精致漂亮,各种用具也都十分丰盛。过了一会儿,负责管事的人拿出田契,说道:“已经向武进县衙呈文,并且移文到湖州,将这些田地交给师父管理。大米和麦子需要用船来运载。”
僧人于是回到天宁寺,算了算运费和关税,大约需要四百元银币。他便向杨某和吴某求助,请求他们帮忙垫付,并恳请他们各自派人一同前往。
等他们再次来到武进,受到的款待和之前一样。对方还请求他们暂且住一晚,说明天到某处去取麦子,某处去取大米,并且说田契已经批准,可以先拿走。这一夜,众人都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起来,却发现四周寂静无声,一个人都没有,只剩下空荡荡的屋子。众人赶忙检查自己睡觉的地方,发现银子和物品都不见了。他们无奈之下,只能满心失落、迷迷糊糊地返回天宁寺。
巧盗戏伶
在都门之地,士大夫们举办筵宴时,常有一独特风尚,便是召来妙伶佐酒行乐。这其中缘由,乃因当时官箴严肃,官员们若涉足北里烟花之地,恐遭弹劾,声名受损。而邀伶人前来,既能尽享选舞征歌之欢,又可避免挟妓饮酒之讥,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彼时,有一伶人,天赋异禀,歌喉宛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令人沉醉;其容貌更是出众,在一众伶人中脱颖而出,光彩照人。因其色艺双绝,引得众多人倾心,积攒下颇为丰厚的资财。
一日傍晚,这伶人在演剧结束后,于戏园之中邂逅一位贵客。只见此人衣履皆是上乘材质,款式新颖,尽显奢华;举止之间,潇洒自如,阔绰非凡,只一眼,便能断定是位身份尊贵之人。贵客见了伶人,眼中满是欣赏之意,当即热情邀其一同前往酒楼畅饮。这伶人本就是应接宾客之人,此类邀约并不罕见,加之对方态度诚恳,便未推辞,欣然与之一同前往。
到了酒楼,二人相对而坐,摆开酒樽,开怀畅饮。席间,贵客对伶人的色艺赞不绝口,言辞之间满是倾慕。待到酒足饭饱,临别之际,贵客命仆人取出百金,赠予伶人。伶人满心感激,忙叩问贵客的寓所地址,想着日后也好登门拜谢。贵客却笑而不语,其仆人见状,代为答道:“我家主人乃某省太守,此番入都,是为谋求擢升观察之职,短暂停留后,便要南下。不必劳烦您询问寓所地址,也无需费心前来拜访。”说罢,主仆二人便告辞离去。
第二日,伶人又在别处的戏园与这位贵客相遇。贵客依旧热情,再次携着伶人前往酒舍饮酒作乐,此番临别时的酬赠,与昨日一般丰厚。伶人心中感动不已,觉得这位贵客如此慷慨,自己定要有所回报。于是,他诚挚邀请贵客到自己的寓所小酌几杯,以表心意。贵客起初并未应允,伶人再三恳请,言辞恳切,贵客这才说道:“不必准备丰盛的筵席,只需几盘清爽的蔬菜,一壶清香的美酒,能让我们在席间畅所欲言,便足够了。”二人就此定下时间,而后分别。
到了约定之日,伶人早早便将一切准备妥当,蔬菜精心烹制,酒也挑选了家中最好的。时辰一到,贵客如约而至,只见他乘坐着驷马高车,气派非凡,身后还跟着两三个俊仆,尽显富贵之态。众人入席,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夜幕笼罩。伶人见此情景,便极力挽留贵客留宿。贵客也没有推辞,爽快地答应下来,随后遣散了仆从,让他们明日不必太早前来。
二人进入卧室,宽衣解带,同榻而眠。这一夜,他们谈天说地,相谈甚欢。伶人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生平经历,以及箱箧中所藏的财物,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贵客。
次日清晨,家人早起,却见家中重门洞开,心中顿觉异样。赶忙走进伶人的卧室查看,这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只见伶人的箱箧皆被打开,锁被撬开,里面的财物早已被洗劫一空,空空如也。而伶人此时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家人急忙呼喊,却不见他有任何反应。众人这才意识到,伶人是中了迷药。赶忙取来凉水,将他唤醒。
伶人醒来后,家人焦急地询问贵客去了何处,伶人却一脸茫然,对昨晚发生的事情毫无记忆。当被告知财物失窃时,伶人顿时如遭雷击,懊悔、沮丧之情涌上心头,几欲寻死。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所谓的贵客,竟是个手段高明的大偷。他起初给予丰厚的酬赠,不过是为了引诱自己上钩;后来对于自己的宴请邀请,再三推脱后才答应,也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警惕,坚定对他的信任。如今想来,这一切都是那贼人精心设下的圈套,自己却毫无察觉,最终落入陷阱,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