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女子染发致白血病,医生警告:一年染发不得超过这个数

发布时间:2025-09-19 15:23  浏览量:1

60岁这年,她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去理发店染了个头发,没过几个月,身体一个劲儿地出毛病。

原本以为是年纪大了抵抗力差,结果一查,竟然是白血病。医生一句话把家人吓懵了:“她的白血病,很可能跟频繁染发有关。”

这不是危言耸听。染发这件事,很多人都不当回事,尤其是年纪大了,白头发多了,染发成了“刚需”。可如果一年染太多次,真的可能惹出大麻烦。

染发能不能致病?一年到底染几次才算“安全”?今天我们从头讲清楚。

先把话说清楚:不是所有人染发都会得病,也不是染一次、两次就一定出事。但染发剂里头的成分,要是接触太频繁、太密集,确实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不少染发剂里含有对苯二胺这类物质,它在人体内代谢后,可能引发基因突变。长期接触,会增加血液系统异常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劣质染发剂,重金属含量高,毒性更大。

一项追踪了十几年的大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染发超过6次的人,患白血病的几率明显高于不染发人群。虽然不能说是必然关系,但已经足够引起警觉。

再加上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减弱,身体排毒速度慢,一旦有害物质积累,就更容易中招。不只是白血病,淋巴瘤、造血系统疾病也都跟染发频率有些牵连。

所以,染发这件事,真不能掉以轻心。

染发的人很多,得病的不是人人都有。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就偏偏被“盯”上了?其实,背后可能有这5个原因。

1. 染发频率过高,身体没时间“喘气”

不少人头发一长白了就着急去补染,一年七八次不在话下。可染发剂进体内是要时间分解的,频率太密,身体根本来不及排出去这些有害物质。长年累月,高频染发就是在给身体“加负担”。

2. 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染发产品

市面上的染发剂五花八门,价格差距也很大。有些便宜的染发剂,含有甲醛、重金属、致敏色素,对身体影响更大。有些甚至连成分表都没有,染一次,风险翻倍。

3. 染发时皮肤破损,毒素吸收更快

很多人头皮敏感,染发时稍一不注意就有破口。这时候染发剂就不光是“接触”,而是直接进了血液循环,对身体刺激更强。时间一长,出问题的几率也就高了。

4.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有些人本身就工作在化学品附近,比如印染厂、清洁行业、喷漆类岗位,身体已经有一定的化学负担。再加上频繁染发,等于双重叠加,风险自然更高。

5. 个体体质差异,免疫系统“认不出来”毒素

每个人对化学物质的耐受度不同。有的人染一辈子也没问题,有的人染几次就出事。尤其是本身免疫力不稳定、代谢能力差的人,更容易被这些慢性刺激物“拖垮”。

染发这件事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但一定得掌握好“度”。别看染一次没事,年年不断、月月不停,积累下来就是隐患。

如果一定要染,建议你记住以下几个实用建议:

染发频率控制在一年不超过4次,别让身体总处在“排毒”状态。

优先选择植物染发剂或标注无刺激成分的正规产品,尽量避开化学成分复杂的染剂。

染发前先做皮肤敏感测试,有反应的千万别硬上。

染发时避免头皮有伤口,哪怕是一个小刮痕也要等愈合后再染。

染发后多喝水,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帮助身体代谢掉毒素。

染发时一定要确保通风良好,别在密闭空间里让化学成分“围着你转”。

染发期间戴好手套、耳套、围布,尽量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时间。

头发白了,不代表人就老了;染黑了,也不代表年轻了。真正的健康,不在那一头发色里,而是在你身体里。

很多人年纪一大,总想着“遮住”白发,好像那样就能挡住衰老。但其实,白头发只是身体正常的信号。频繁染发换来的“年轻感”,可能是身体背后埋下的负担。

我们都希望自己老得慢一点,但别用健康去换“面子”。一年染几次,真的不是小事,尤其是年纪上了年的人,更要稳一点、慢一点、小心一点。

白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为了掩盖它,做出让身体“难以承受”的决定。

参考文献:

1. 胡波, 李晓艳.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毒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1, 38(3): 280-284.

2. 刘颖, 张志强. 染发剂使用与成人白血病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24(6): 678-682.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