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回应男子“崖下洞居”5年,给疲惫灵魂一个出口
发布时间:2025-09-19 21:47 浏览量:1
四川自贡的山里,有个男人在崖壁下住了五年。
他叫闵亨才,35岁,老家木桥沟村人。别人盖房向天要地,他却往山腹里钻。百平米的岩洞,红砖砌墙,石板铺地,厨房、客厅、卫生间一应俱全。窗户被他雕成太阳、月亮、星星的形状,门上写着“独善其身”四个字。他管这儿叫“黑洞”——不是绝望,是把自己藏起来的地方。
起初没人注意他。直到他在短视频平台发起了日常:清晨煮面,傍晚烧火,雨天听水滴从岩缝滑落。画面安静得像被按下暂停键。粉丝从几千涨到七八万,有人开始打飞的来敲门:“我能住几天吗?”
来的人越来越多。
来自成都的自媒体人刘先生,带着伴侣一住就是半年。新疆的、广东的、山东的……二十多人陆续抵达,最长的待了九个多月。他们大多是城市里的“倦班族”——被KPI追着跑,被房租压着喘,朋友圈发的全是“今天又加班到十点”。可一走进这个山洞,他们突然不急了。没人催打卡,没人问进度,连手机信号都时有时无。空气是甜的,风是慢的,连鸡叫都像在打节拍。
镇政府派人来看过几次。
国土所说,这地是集体林地,但没明文禁止住人;村委会说,他没砍树没占地,法理上难管。可安全有隐患啊——万一山体滑坡?可闵亨才不走。他说,这里冬暖夏凉,电费省一半,每月花三五百块就能活。他欠着35万债,但活得比从前踏实。
这些远道而来的“隐居客”,真想一辈子住山洞吗?未必。
但他们想逃离的,是那个被算法安排、被绩效定义、被社交绑架的自己。一个996的年轻人,在山里劈了一天柴,晚上坐在石阶上看星星,突然哭了。他说:“原来我还能感觉到冷,感觉到累,感觉到饿——而不是只感觉到‘没价值’。”
我们笑他住山洞,可我们谁没在深夜刷过“逃离城市”的视频?
谁没幻想过关掉手机,去云南种菜,去西藏开客栈?社交媒体把“隐居”拍成诗,却很少告诉你:诗的背后是断网、是缺水、是冬天零下五度没有暖气。可我们还是愿意点进去,因为那几秒的宁静,让我们想起——人本来可以活得这么轻。
真正的隐居,不是躲进山洞,而是从生活的重压下抢回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你也常觉得喘不过气,不妨试试:
今晚关掉手机,去楼下走一圈。看看路灯下的影子,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不用辞职,不必远行,就给自己十五分钟——像那个山洞里的男人一样,写一句“独善其身”,然后,先好好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