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俊:透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弊端与症结

发布时间:2025-09-20 13:40  浏览量:1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一条自主发展道路。现代化既不是答案统一的填空题,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需要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开放题。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深刻反思以资本为核心、市场与暴力为两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深入剖析其剥削性、冲突性、垄断性,充分揭示其内在弊端和根本症结,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西方现代化奉行资本至上的根本标准

资本至上还是人民至上,是区分中西两条现代化道路的一个根本标准。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最终必然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严重。

几百年来,在资本逻辑主导下,西方现代化推崇工具理性,通过剥削剩余价值和血腥殖民争霸“打天下”;通过经济自由化、政治选票化、法律工具化、金融垄断化、国际等级化、军事全球化等一整套机制“坐天下”,系统性地服务于资本增值这一根本目的。

这一历史过程,在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飞跃和生产关系发展,但也将现代社会推入“商品拜物教”的陷阱,造成人的异化,人之为人的价值内核被消费主义、“奶头乐”等不断消解甚至抽空。随着物质主义的膨胀,西方现代化不可避免地陷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生态危机以及政治危机。

西方现代化造成人的异化,中国式现代化恰恰要彰显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人都是目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就在于是党领导的而不是资本主宰的现代化。

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理驾驭资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根本力量在人民。

西方现代化具有损人利己的内生属性

损人利己还是和合共生,这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内生属性上的显著区别。西方现代化是损人利己的现代化,首先在于起点的对立性。西方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内嵌二元对立思维,表面上主张平等博爱,实际上奉行强者逻辑,尤其热衷于零和竞争。

其次是过程的掠夺性。从经济生产领域的系统性资本剥削到公共政治领域的制度化金权交易,从基于暴力征服的殖民劫掠到基于霸权体系的经济收割,从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西方现代化的过程贯穿着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掠夺。

再次是结果的失衡性。西方现代化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结果是少数人利益凌驾于多数人利益之上、社会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少数国家利益凌驾于多数国家利益之上、全球贫富鸿沟持续加深,还导致物质与精神的失衡、人与自然的失序以及日益普遍的社会失范,反过来瓦解西方现代化的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和合共生的特性。这种和合性,内生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美美与共、包容共生的历史基因,淬炼于当代中国和衷共济、协调平衡的治理实践。它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命运与共、共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推动成果共享、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坚定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路,不走战争、殖民、掠夺等损人利己的西方老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种和合共生的品格,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

西方现代化呈现系统垄断的外在特征

系统垄断还是开放兼容,这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外在特征上的重大差异。西方现代化是系统性垄断的现代化,突出表现为利益垄断、发展模式垄断以及话语体系垄断。

殖民时代的西方现代化,主要是帝国列强通过暴力手段和经济手段垄断利益;后殖民时代的西方现代化,则是以美国为核心的隐形世界帝国基于“军事+金融+科技+文化”复合霸权优势,通过规则制定权坐享超额利润,试图将这种利益垄断结构固定化乃至永久化。

正是出于利益垄断的需要,西方现代化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对应的是一个依附的、单一的、封闭的垄断系统,并且自诩为“历史的终结”。在这个系统里,流行着“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现代化=市场化”等线性思维,其他国家只有被动接受西方模式这一个选项。

而为了支撑上述垄断结构和模式,西方理论家们还发明了“文明等级论”“仁慈帝国论”“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等掩饰性的精巧话术,形成了一整套话语垄断体系,对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严重干扰。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开放兼容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线性迷思和教条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指向一个自主的、多样的、开放的创新空间,积极拓展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在此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恰恰表明:真正的现代化,不是唯我独尊式的神话,而是发展多样性的彰显;不是单一模式的强行输出,而是不同道路的自主选择;不是所谓的“历史终结”,而是人类文明的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