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井冈山与朱毛齐名,叛变后反戈一击,晚年定居大陆活到94岁

发布时间:2025-09-20 16:53  浏览量:6

在红军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的资历很深,履历也很亮眼,曾在全国农民运动中与毛主席齐名,在井冈山时期又与朱毛并列,中央和湖南发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都是以“朱,毛,龚”作为抬头的。

晚年龚楚

这个人很厉害,搞政治是一把好手,搞军事也很在行,却在长征时经受不起考验,被敌人的金钱和高官厚禄收买,最终当了可耻的叛徒。

此后,他长期混迹于国民党军,残害了不少革命同志,一路升迁至少将。

不过,这样一个猛人,最终还是成了解放军的手下败将,1949年面对四野的进攻狂潮时,为了继续活下去,他选择向曾经的部下林彪投降。

此人本该死,却受到优待,被派往海南劝降同乡薛岳,然而他到香港后(经香港前往海南),就赖着不走了。

这一待就是四十年,他靠着经商成为富人,90岁时听说大陆不再追究国民党军政人员建国前的犯罪行为,思乡心切地他连忙返回大陆,老朋友邓小平还亲自给他打电话,把他感动得不行,他却坚持说自己不是叛徒

这个人便是龚楚,一个本能位列将帅名录的人物,却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而抱憾终身。

01

龚楚是广东乐昌人,1901年出生,他七岁入私塾读书,12岁考入当地小学学堂,由于他刻苦用功有志气,学习成绩很好,后来成功考入广州市立第一中学。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军政府,16岁的龚楚毅然弃文从武,投身粤军第二旅当兵,一路升迁至连长,并加入国民党。

国共合作期间,龚楚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到广东农村进行农民运动,取得了非凡成就,与在湖南的毛主席齐名,开始在党内崭露头角。

1927年,龚楚在乐昌县建立党组织,并创建农民自卫军,自任总指挥,不久宁汉分流,他又与北江农军汇合,建立北江工农讨逆军,总人数达到1100余人,他以总指挥的身份率部北上,讨伐蒋介石。

在抵达湖南时,龚楚所部被改编为第十三军补充团,他任团长,随即拉着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龚楚在起义部队任职,由于他表现很好,中央又派他领导秋收起义,但这次他运气不好,在路上遭到敌人袭击,他只得辗转去到香港,但很快就回到内地,在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三师担任党代表。

后来,朱德拉着部队上井冈山,第三师被编入红四军,龚楚担任红四军前委常务委员兼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党代表。

这一时期,龚楚既有农民运动经验,又有军事斗争经验,而且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所以他屡屡在红四军担任要职,与朱毛并列“红四军前委三人小组”,地位非常高。

作为红四军的决策者之一,龚楚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多次反“围剿”作战,他的指挥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红军的威望越来越高。

1928年11月,龚楚前往长沙重建党组织,但跟上次一样,他半路上遭到袭击,无奈之下他只得先潜逃回老家,后来被调到香港从事地下活动,参与举办《正义报》、《香港日报》,并举办了多次兵运训练班。

1929年5月,根据斗争需要,龚楚来到广西参加百色起义,担任广西前委委员,后来邓小平和张云逸等组建红七军,他又担任红七军参谋长。

1930年11月,红七军进行整编,下辖三个师,龚楚继续担任参谋长,并兼任战斗力最强的第十九师师长,师政委则为邓小平。

在红七军,龚楚的地位很高,因为他是井冈山下来的,军事才能出色,斗争经验丰富,对军队建设和政治制度也很熟悉,红七军的组建和改编,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红军在广西的发展,他的功劳也是很大的。

02

1931年1月,红七军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受命进入湖南开辟根据地,并将根据地与江西中央苏区连成一片。

红七军刚进入湖南,就遭到粤军和湘军的前后夹击,部队损失惨重,龚楚本人也受重伤,被转送到上海治疗,后从香港辗转到中央苏区,担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师长,不久升为军参谋长,到职仅七天,红七军军长李明瑞就被杀,他又到江西会昌接任红七军军长之职。

此后,为了扩大中央苏区,龚楚带着红七军进行了艰苦战斗,比如赣州战役、水口战役等。

1932年是龚楚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犯了“右倾主义错误”,被撤销军长职务,先后改任中央模范团团长、独立第二十二师师长兼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

第二年,中央苏区开展“消灭地主”活动,许多无辜之人被当作地主杀掉,甚至有不少红军高级将领及家属受到波及。

龚楚认为这么做太过火了,对军队的建设不利,对团结大众也不利,便提出了严正抗议,结果再次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受到开除党籍一年、剥夺军职的处分,还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

在红军大学的课堂上,龚楚根本没心思听课,他回想起近两年发生的那些不好的事情,感到心灰意冷,也对革命产生了怀疑,为他日后投敌叛变埋下了伏笔。

1934年4月中旬,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患有严重的贫血症,无法继续工作,便到汀州医院疗养。

当时,反“围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需要一个人顶替刘伯承的职务,经组织研究决定,由龚楚担任代参谋长,这一举措证明龚楚并未被忘记,组织也在积极纠正过去的错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龚楚上任后,先是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调到赣南军区任司令员、政委,负责部署突围工作并坚持游击斗争。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龚楚被任命为中央军区参谋长,项英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红十军、红二十四师,以及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5个军区的直属部队和地方部队,坚持在中央苏区及周边地区与敌展开斗争。

长征是艰苦的,但留守红军也不轻松。

中央红军离开后不久,国民党军就大规模进犯中央苏区,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中央军区损失惨重且被分割成为几部分,其中龚楚带着1000余人在湖南郴县、临武一带打游击,部队缺衣少食、弹药不足,随时有被歼灭的风险。

1935年,龚楚奉命到湘南打游击时,部队再次遭受重大损失,且与中央失去联系,他本就经受不起艰苦、失败和生死考验,思想便开始动摇,对革命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

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一方面武力进剿,另一方面用金钱和高官厚禄引诱意志薄弱者变节,以此来分化红军。

龚楚作为中央苏区的“大官”,自然在国民党收买的行列。

1935年5月2日,龚楚带着一个连队外出执行任务,在郴县黄茅村驻宿时,他借口身体不舒服,需要早点睡觉,等警卫员都熟睡后,他却在夜半三更时逃走,自此脱离红军,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03

龚楚逃走后,一路来到广东,在广州绥靖公署秘书长张昭芹的引荐下,在余汉谋的粤军第一军求得一个职务,先后担任多项军职,主要负责围剿红军。

龚楚的叛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他在红军中地位很高,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叛逃前更是中央军区的参谋长,是当时若干叛徒中职务最高者,于是人们送他外号“红军第一叛将”。

像龚楚这样高级别的红军将领,如果能坚持斗争,到开国授衔时,我想他至少是个中将。

龚楚叛变投敌后,享受高官厚禄,生活逐渐腐化,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女人更是一茬茬换,他还与国民党狼狈为奸,大肆残杀红军、游击队和中共地方干部,他甚至利用自己掌握的机密,对我党地下工作者进行清剿,致使我党损失惨重。

我举个例子来说,1935年10月,龚楚带着30余人伪装成为红军游击队,从仁化来到北山,他先是假装袭击土匪周文山部,以此大造声势,然后谎称为湖南红军,到北山是为了寻找党组织。

当时,北山游击队大队长是毛主席妻子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他曾是龚楚的老部下,但对龚楚叛变投敌之事并不知情,得知老首长来了北山,他便派遣中共赣粤边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去迎接龚楚。

贺敏学

在龚楚的威逼利诱下,何长林首先叛变投敌,随后他又开始耍阴谋诡计,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何长林也签上名字,然后派人送给项英和陈毅,请二人一起去湖南“加强领导”。

很快,信就通过秘密交通员送到了项英、陈毅手里,项英同样不知道龚楚已经叛变,加之许久没有与龚楚联系,就感到非常高兴,便准备到北山找龚楚。

倒还是陈毅的心思比较细腻,见信后对龚楚产生怀疑,便告诉项英,“龚楚在井冈山时就很骄傲自大,除了毛主席之外,他眼里就没有别人,这次怎么谦虚起来,主动和我们联系,还说什么加强领导?”

陈毅还建议项英晚一点再去见龚楚,先观望一下再说,项英认为有道理,便答应了。

龚楚见项英、陈毅迟迟没有回复,担心夜长梦多,便决定先将北山游击队一网打尽,他以在龙狮石召开游击大会为由,让贺敏学率部来参加,贺敏学丝毫没有怀疑就来了,最终进入了龚楚精心设计的包围圈。

经过一番激战,贺敏学所部损失殆尽,他本人在身中三弹后带着七八个人侥幸逃走,此次事件被称之为“北山事件”,是长征留下来的部队突围到赣粤边后损失最大,也是最恶劣的一次事件。

“北山事件”发生后,龚楚趁消息还未散出,于10月20日率粤军向项英、陈毅的驻地进发,项陈二人全然不知,形势十分危险。

在进军的半路上,龚楚偶遇了外出采买的红军侦察员吴少华等人,他便诓骗吴少华带路,好在吴少华警惕性强,识破了他的阴谋,在抵达营地前突然冲上山头鸣枪报警,项英、陈毅二人预感到不妙,便带着部队迅速撤离。

没能抓住项英、陈毅,龚楚感到很生气,便于月底带着国民党三个师向湘南游击区发起进攻,使红军遭受了巨大损失,湘粤赣特委宣传部长方维夏牺牲,特委书记陈山负伤被俘,特委委员、游击支队司令蔡会文重伤被俘,不久不治身亡。

可以说,自龚楚叛变投敌后,犯下了累累罪行,他对红军的疯狂进攻,既是报复性的,也是为了向国民党当局邀功,为自己的前途铺路。

04

抗战时期,龚楚长期在第五战区孙连仲部任职,后调任第七战区第一纵队抗日游击司令,保卫了广东韶山等地,立下了一些功劳,因此被升迁为第四十六军少将参谋长,解放战争前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

1946年,龚楚返回老家广东,当选广东省参议会议员,后历任广州行辕少将高参、仁化县长、广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

我们可以发现,尽管龚楚的军衔不低,且能力出色、富有谋略,但一直无法进入国民党军高层。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跟龚楚的个人品行有关,他狂妄自大,肯定得罪了不少人,加之他是叛变投敌的变节者,对付朋友的手段又太过残忍无情,所以国民党同僚都看不起他,把他当作只知享乐的行尸走肉,并不真的信任他、重用他。

1949年下半年,四野以摧枯拉朽的姿势进入广东北江,龚楚自知不敌,便带着保安团来到乐昌县瑶山驻扎,在当地当了土匪恶霸,试图继续与解放军周旋。

为了让龚楚投降,中共北江行署主任黄松坚给他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徐诺不追究历史责任,只要他放下武器投降。

龚楚思考再三,认为自己继续顽抗,就是自寻死路,加之四野首长林彪曾是他的老部下,受过他的提拔,他便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投诚的想法。

11月,龚楚收到了林彪的回信,徐诺只要龚楚投降,可以宽大处理,龚楚便不再反抗,带着部下投降了解放军。

龚楚投降后,被关押在北江军分区交代问题,这个手上沾满鲜血的红军叛将,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放下武器投诚的,按理说应该接受正义的审判,在人民的怒火中被枪毙才对,但他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不但没被审判,还受到了优待。

原来,四野南下解放广东后,打算跨海解放海南岛,而海南岛的守将恰好是龚楚的同乡薛岳。

鉴于解放军还没有海军,船只也严重不足,渡海作战存在很大困难,为了避免伤亡,决定在军事准备的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即对薛岳进行劝降。

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叶剑英向中央军委做了汇报,中央军委同意龚楚经香港前往海南,龚楚接到任务后满口答应,却在抵达香港后,担心再回大陆没好果子吃,便赖在香港不走了,林彪和叶剑英等人得知后气得直拍桌子。

05

没有龚楚劝降薛岳,海南岛最终还是解放了,但跑了这个叛徒,许多人感到不甘心。

龚楚在香港滞留的消息,很快就被蒋介石知道了,蒋介石为了反攻大陆,正在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便派人给龚楚送出一封信,让龚楚在香港秘密组建军队,伺机反攻大陆。

龚楚不傻,知道蒋介石是在利用他,加之他已无心政治和军事,便没有理会蒋介石,之后他定居香港,改名为龚松庵。

靠着做生意,龚楚赚了不少钱,在香港乐昌同乡会中名气很大,他还出版了《我与红军》和《龚楚回忆录》这两本书,在书中声称自己不是叛徒,说自己本就是国民党,后来无意间与部队失去联系,又被国民党收留。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大陆早已物是人非,年近九旬的龚楚思乡心切,无一日不盼望回到大陆。

1990年,龚楚意外看到了报纸刊登的大陆不再追究国民党军政人员在建国前犯罪行为的公告,他感到非常高兴,便决定返回大陆定居。

好巧不巧,乐昌县为了招商引资,主动联系了龚楚,希望他回家看看,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

同时,乐昌县还将此事向统战部门进行了汇报,经研究决定:

对龚楚回乡定居依人民内部问题处理,按原国民党中级军政人员接待来往。

简单来说,只要龚楚愿意,就随时可以回来,国家不干涉,而且可以按照国民党中级军政人员的级别来接待。

得知此事后,龚楚大喜过望,连夜买机票回到深圳,又从深圳去韶关,乐昌县委统战部、县府办、侨务办和长来镇领导在韶关为他举行了接风宴。

在宴会上,龚楚感动地老泪纵横,他说自己很后悔当初的错误选择,也感激人民政府的既往不咎,现在他年老了,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馈家乡。

龚楚还拿出三封信,让乐昌县相关同志代为转交,是分别写给邓小平、杨尚昆和王震的,三人都曾是他的亲密战友,现如今已经是国家军政领导人了。

信的内容不得而知,只知道邓小平接信后给他打了个电话,对他进行了问候,他拿着话筒哭得稀里哗啦。

龚楚在乐昌老家生活了五年之后,于1995年因病去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