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6岁成为新娘,2025年了,美国还有36个州允许“童婚”
发布时间:2025-09-21 23:00 浏览量:1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美国,18岁才算成年,21岁才能合法饮酒,买烟甚至要等到30岁,可你能想到,结婚生孩子的年龄竟然没有这么“严格”吗?
美国50个州里,有36个允许未成年人结婚,7个州干脆没设结婚年龄下限,理论上只要满足条件,10岁的女童都可能被迫成为母亲,这听起来是不是离谱到让人难以置信?
从2000年到现在,美国登记结婚的未成年人已接近40万,其中86%是未成年女孩嫁给成年男性,最小的新娘甚至只有6岁。
此前萝莉岛事件曝光时,大家已经知道美国权贵圈恋童问题严重,可谁能想到,除了上层人士,普通人群里也有不少人涉足这种恶行,简直是“上行下效”。
咱们网上说“萝莉控”大多是调侃,可在美国,恋童却是真实发生的残酷现实,在咱们这儿,对孩子做这种事会受到严厉惩罚,可在美国这类行为不仅可能得到神父祝福,甚至还能获得法律保护。
他们整天把“保护人权”“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挂在嘴边,所谓的“保障”竟然是这样的?今天就来看看美国童婚有多疯狂,这些恋童者到底干了多少突破底线的事。
美国最令人惊悚的一起童婚案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女孩雪莉·约翰逊八九岁时,遭到了所在社区教会执事的侵犯。
这位执事不只是神职人员,还是当地一位议员的儿子,妥妥的“上流社会体面人”。所以当雪莉向父母求助时,所有人都觉得她在开玩笑,谁会相信这样一位“绅士”会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
可到了10岁那年,雪莉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学校老师这才意识到她说的都是真的。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事情到这里该有个公正的结局:老师把情况告知家长,家长报警,让法律还孩子公道,再送雪莉接受医疗和心理治疗,最后把施暴者绳之以法,让他在监狱里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雪莉也能脱离苦海重新生活。
可美国的剧情却完全偏离了正轨。雪莉的父母既畏惧议员的权势,又是狂热的宗教信徒,在美国主流宗教教义里,既不能忤逆神职人员,也禁止堕胎,所以他们坚决不同意雪莉去医院。
不仅如此,雪莉的母亲还觉得女儿“丢了脸”,在她最脆弱的时候拒绝见她。最后为了掩盖丑闻,雪莉的父母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把雪莉嫁给那位侵犯她的执事,在他们眼里,这或许还算是“体面的解决办法”。
雪莉当然不愿意嫁给这个强奸犯,可她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美国很多州的法律都规定,只要同时获得父母同意和法官批准,未成年人就能结婚。
对这些孩子来说,结婚与否的决定权在监护人、在法官手里,唯独不在自己手里。
更离谱的是,当时美国联邦法律还有两项规定:一是认为婚内性行为不构成强奸,二是未成年女性结婚后,法定监护权会自动转移到丈夫手中,这意味着受害者不仅没法独立起诉丈夫,连遭遇家暴想离婚都找不到门路。
强奸犯成了雪莉的监护人,她的日子过得有多惨可想而知,可这一切都被她的父母视而不见。
他们找来了一位同样对宗教狂热、无条件支持教会的保守派法官,让法官宣判雪莉和那位执事的婚姻合法,雪莉就此彻底失去了获救的机会。
最后父母给她买了一件白色连衣裙和一块面纱,草草办了婚礼。这场童婚让雪莉的父母保住了“体面”,让强奸犯拿到了“免罪金牌”,让法官满足了自己的宗教幻想,唯独被牺牲的是刚满11岁的雪莉。
婚后的雪莉被迫辍学,到16岁时,已经成了6个孩子的母亲,生活里似乎只剩下怀孕、生孩子和做家务。她无数次想逃离这样的生活,每天醒来都忍不住痛哭。后来她回忆说:“本该戴上手铐的是那个强奸犯,结果被锁住的却是我。”
更可悲的是,即便雪莉成年后,也没能轻易摆脱这段婚姻,她放不下6个孩子,只能在痛苦中挣扎,直到23岁时,在相关组织的帮助下才成功离婚。
从9岁到23岁,她被这个强奸犯折磨了整整14年。
后来,雪莉写了一本书叫《Ordinary Girl》(《平凡女孩》),揭露了美国司法系统的腐败,以及纵容性侵者通过婚姻脱罪的漏洞。
她公开表示:“我的强奸犯因婚姻被‘奖励’,而我却被惩罚了一辈子。”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反童婚运动的标志性口号。
被迫童婚的女孩,不仅要承受生育的折磨,还经常遭遇家暴。美国反童婚组织“最终解脱”的调查显示,18岁前结婚的女性,被配偶或家人殴打的概率,是21岁及以上结婚女性的3倍。
参考消息网曾报道过另一个女孩的经历:珍·布雷德伯里14岁时,遭到了父亲朋友,一位44岁成年男子的侵犯。
父亲发现后,第一反应不是保护女儿,而是指责她,甚至想效仿所谓的“荣誉谋杀”,打算杀了女儿来“挽回颜面”。最后是珍的母亲把她从路易斯安那州的家里带走,送到了佛罗里达。
可那位44岁男子的侵犯并没有停止,他直接驱车跨越上千公里追到佛罗里达,继续上门性侵珍,最终导致珍宫外孕。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珍的母亲竟然认为,想阻止男子施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珍嫁给她。
之后,就像所有童婚受害者一样,珍在家人、强奸犯和法官的共同胁迫下,无奈地和这个人渣结了婚。
后来珍回忆说:“法官没有阻止,书记员也什么都没说,他们就看着这一切发生,因为法律允许这样做。”
暴力之外,童婚还常常伴随着交易。很多被迫结婚的女孩,其实都是“婚姻买卖”的牺牲品,恋童癖会给女孩父母一笔钱,再提前打点好法官,然后所有人一起把女孩推进火坑。
一旦女孩反抗或试图逃亡,就会遭到买婚者的殴打和家暴,甚至连向警察求助都做不到。而这还不是童婚问题的极限,因为美国移民法没有规定婚姻签证申请的最低年龄,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想拿到美国签证的外国人,会和美国成年人串通,强迫美国孩子和自己结婚,以此实现移民目的。
奈拉·阿明就是这样的受害者,她4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3岁时被父亲带回巴基斯坦,逼着嫁给比自己大15岁的表哥。
父母对她说:“重要的是让你表哥能去美国。”阿明不同意,就遭到家人和表哥的轮番殴打,最后表哥如愿拿到了美国签证,而阿明对这段婚姻只有一个感受:“我在给我的敌人做饭,和我的敌人同床共枕。”
2018年后,美国有14个州陆续废除了童婚相关法律,可没了法律支持,这些恋童者并没有收敛,反而拿起了“宗教”这把武器,试图用宗教名义掩盖童婚的罪恶。
美联社和亚利桑那州家庭网去年10月3日就报道过一起案件:摩门教某个教派的头目贝特曼,因诱拐“娃娃新娘”等多项罪名被定罪。
贝特曼主要在科罗拉多州活动,他的教派最吸引人的噱头是“一夫多妻”,对外招揽信徒时,他打出的口号是“你入我门下、给我交钱,我就给你发妻子,还不止一个”。不少没老婆的底层男性,还有非法移民,都被这个口号吸引,有点钱就全砸进教派里。
可贝特曼根本没有那么多成年女性介绍给信徒,于是他动了歪心思,从其他州拐卖未成年女童,用这些孩子来兑现自己的“婚配承诺”。
2024年初,贝特曼还和科罗拉多城的商人莫洛尼·约翰逊一起倒卖未成年少女,他们一边从贫困家庭买孩子,一边鼓励教众互相交换女儿。
贝特曼自己就娶了20多个妻子,其中10个未满18岁。更变态的是,他还要求被拐卖的孩子当众“忏悔”莫须有的“不当行为”,然后当众侵犯这些孩子,美其名曰“赎罪”。而在美国,有类似行为的宗教团体还有近百个。
当然,童婚的受害者不只有女童,男童也会遭遇成年人性侵犯和被迫结婚的困境,只是男童受害常常被误读为“性启蒙”或“自愿行为”。
有实验显示,当看到男童和成年女性结婚时,路人的反应远没有看到女童受害时激烈,甚至有人会说“被成年女性侵犯的男童是幸运的”。
去年,美国有位网红做了个社会实验:安排50岁女子和12岁男童假扮新人,在纽约时代广场高调拍婚纱照,观察路人是否会干涉。
结果不少路人不仅没阻止,还上前搭话,有人问男童“你怎么找到这位女士的?她很有钱吗?”,有人问男童“你快乐吗?”,哪怕男童一直低头不说话,他们还笑着说“我尊重你们的选择”。
后来网红采访这些路人时,他们竟然认为“男童不会因此失去童年,反而很特别”。可两年前,这位网红做过相同的实验,只是把性别反过来,让老年男性和女童假扮新人,当时路人的反应激烈得多,纷纷指责这种行为。这足以说明,一旦男童在童婚中遭遇侵犯,想获得关注和帮助要比女童难得多。
更讽刺的是,美国主流宗教对LGBTQ+群体持否定态度,可侵犯美国男童最多的,恰恰是主流宗教的男性神职人员。
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就讲述了美国男童遭受宗教势力性侵的真实案件:主犯约翰·奥吉根神父,在30年间骚扰、强奸了教区内数十名未成年男童,受害者超过120人,其中最小的还不到4岁。可即便如此,和美国童子军组织的丑闻比起来,这些神职人员的恶行似乎都“不够看”。
美国童子军不是正式军事组织,更像是全美火爆的“超级夏令营”,也是美国最大的儿童组织,肯尼迪、布什、克林顿、奥巴马、比尔·盖茨、阿姆斯特朗、斯皮尔伯格等人,都曾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可就是这样一个“面向儿童的公益组织”,其众多领队却累计性侵了8万名男童,最小的受害者只有6岁。
童子军管理层其实早就知道这些事,他们甚至有一份名单,专门记录被指控性侵儿童的领队,还在这些人的档案上贴红色注释,内部人员戏谑地把这份名单叫做“变态档案”,上面总共列了1900名领队的名字。
后来童子军想“改善”这一状况,找了个叫道格拉斯·史密斯的人制定“青少年保护计划书”,还让他担任青少年保护特别工作组主席,可最后这个人却因性侵儿童被判入狱。美国最大的儿童组织,所有“儿童保护计划”竟然都出自一个性侵者之手,这简直离谱到让人无法接受。
恋童问题如此泛滥,也难怪美国迟迟不愿立法禁止童婚。其实,童婚最大的推手,就是美国本土的保守派势力,也就是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红脖子”们。
美国联邦政府曾在2017年提出《儿童婚姻废除法案》,可多次因共和党议员反对而搁浅。这些议员反对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这是联邦权力过度扩张,侵犯州自治权”。
可真实原因根本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尽早结婚能减少婚前性行为,符合宗教教义”,还打着“父母监护权”“宗教自由”的旗号,游说州议会反对提高结婚年龄。
比如田纳西州有议员曾提案“取消所有结婚年龄限制”,声称“法律不该干涉家庭选择”。
新泽西州州长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由,否决了禁童婚法案;西弗吉尼亚州和犹他州的共和党人,甚至公开说“童婚是解决青少年早孕的最佳方案”。
怀俄明州则认为“禁止童婚是剥夺未成年人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这些理由听起来荒唐又抽象,未成年人本应得到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可他们却在为“童婚合法”找借口,与其争取这些荒谬的“权利”,不如先想想怎么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而这些保守派正是共和党的基本盘,所以共和党才会罔顾是非,全力支持他们。也正是因为美国政坛的默许,才催生出了萝莉岛这样的恐怖场所。
一边是民主党力挺LGBTQ+群体,搞得乱象丛生,还大肆接纳难民;另一边是共和党纵容童婚,对恋童行为视而不见,美国的两党之争,简直像“挑粪工的担子,两头都臭”。
除了保守派政治力量,资本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单说美国的婚庆产业,年产值就高达700亿美元,而未成年人结婚是这个产业的重要细分市场,能占到1/5的份额。
婚庆公司、教堂、律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专门利用“父母同意即可结婚”的法律漏洞牟利。到了关键时候,他们肯定愿意掏钱游说政客,用经济影响力左右选票,毕竟童婚能给他们带来巨额利润。
其实美国政府高层心里很清楚童婚的危害,他们在国际社会上经常高调批判也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童婚问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还曾说“童婚是对人权的不可接受侵犯”,可对国内近30万童婚受害者,他们却视而不见,“人权”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随手可用的工具,需要时拿出来指责别人,不需要时就抛在一边。
当然,美国也有一些进步力量在努力消除童婚的影响,比如“最终解脱”这样的人权团体,还有部分有良知的政治家,尽管阻力重重,仍在尝试推动变革。
2018年后那14个废除童婚的州,就是他们努力的成果。可想要彻底根除童婚,这点力量还远远不够:首先,美国人要打破“宗教自由凌驾于儿童人权之上”的悖论;其次,得重构联邦与州的法律协调机制,避免各州“各自为政”;最后,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儿童不是私有财产”的共识。要做到这些,对美国来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底,只要美国还把少年少女当成“可交易的躯体”,他们所谓的“人权灯塔”,就不过是虚伪的霓虹灯,根本照不亮真正的正义。想要看到美国彻底废止童婚的那一天,或许还要等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