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对待?国土安全部强推族群审查,巴勒斯坦申请者陷入身份困局

发布时间:2025-09-23 14:12  浏览量:1

最近美国国土安全部内部悄悄传了一封邮件,内容是要求所有负责审批庇护申请的办公室,对凡是巴勒斯坦人的申请者,一律进行额外审查。

这事儿后来被《华盛顿邮报》给曝了出来,关键是,这个政策覆盖的范围特别广。

不管你是不是已经合法进入美国,也不管你拿的是哪国护照——哪怕是以色列、约旦的护照——只要你自我认同是巴勒斯坦人,或者你出生在巴勒斯坦地区,你的申请就会被单独挑出来,接受更严格的检查。

我们都知道,庇护制度本来是为了保护那些在自己国家因为政见、宗教信仰或种族原因受到迫害的人,算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但这项新政策,等于是把“巴勒斯坦人”这个身份本身,直接打上了一个需要怀疑的标签。

一位以前干过庇护官、现在当移民律师的人就说,他从来没见过直接把一整个族群全都列为重点审查对象的情况,这太不寻常了。

那这个政策在实际中造成了什么影响呢?一些在达拉斯和芝加哥的移民律师事务所发现,从八月中旬开始,他们处理的巴勒斯坦客户的申请,好像都被“卡住”了。

面谈都结束了,却迟迟收不到下一步的通知,而其他国家的申请人就没这个问题。这种拖延,技术上你很难说它是“歧视”,但它造成的结果,就是让这些巴勒斯坦申请者陷入漫长的等待,生活、工作都可能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更麻烦的是,很多巴勒斯坦人本身处境就特别艰难。因为美国到现在也没有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所以有大量的巴勒斯坦人处于一种“无国籍”的状态,只有一些临时的旅行证件。

他们本来是最需要庇护制度保护的一群人,现在反而成了新政策下首当其冲的对象。

这个政策最让人担心的一点,是它的审查标准非常模糊,就是看你是不是“自认是巴勒斯坦人”。这完全是一种主观的身份认同,没有什么文件能证明,很容易被滥用。

而且,这好像还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今年以来,已经有好几起关于加沙地带的孩子申请紧急医疗签证被拒绝的案例。

所以不少律师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整体性的趋势,就是对巴勒斯坦申请者的各种渠道都在收紧。

当政策开始基于族群身份来划界线的时候,这个制度本身追求的公平和中立,可能就已经被动摇了。

今天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审查巴勒斯坦人,那明天会不会用到其他族群或者有特定信仰的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