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跟做家务有关?提醒:50岁后,做家务时要注意这8点
发布时间:2025-09-23 17:57 浏览量:1
打开电视,热锅上的油还没冒烟,人却忘了自己要炒什么菜?
钥匙明明刚放下,转头却怎么也找不着?这些看似“健忘”的小事,可能并不简单。难道做家务也会和阿尔兹海默症挂上钩?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指出,适度的体力活动,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对维持大脑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加拿大一项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经常参与做饭、扫地、洗衣等家务活动的老年人,其大脑容量平均比不做家务的人要大约5%。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得到了业内多位神经科专家的认可。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所有的家务都“有益”,也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50岁之后,家务劳动如果方式不当,反而可能对大脑造成负担,引发认知下降的风险。这就像是锻炼身体:适度增强体质,过度则伤筋动骨。
再来看一组国内的数据。根据《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年的一项调查,认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群中,每日从事1-2小时轻度家务劳动的人群认知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不做家务或做家务时间过长者。数据的背后说明一个问题——家务,做对了是“良药”,做错了是“隐患”。
现在很多人习惯一边擦地一边听新闻,或边炒菜边刷短视频。这种分心状态会使大脑长期处于“切换”模式,增加认知负担。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多任务状态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长期以往可能削弱大脑的执行功能。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做家务也是个“专心活”。
不少人做家务是“想到哪干到哪”,早上拖地,中午又擦窗,晚上突然去整理衣柜。这种无序的家务模式会让大脑缺乏稳定的认知反馈,导致精神疲劳,长期或影响前额叶皮质的活跃度。
建议将家务任务合理安排,比如每周固定一天整理厨房,每天上午安排清扫任务,让大脑形成规律性记忆。
长期只做同一种家务,比如只扫地或只洗碗,会让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刺激不足。大脑需要多样化的刺激来维持神经网络的活跃性。
可以考虑尝试新的家务内容,如学习做一道新菜、整理旧物、搭配家中装饰等,都是锻炼大脑的好方式。
如长时间蹲着刷地、弯腰擦角落,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特别是有颈椎病或动脉硬化基础的人群,低头时间过长会加重认知系统的供血负担,可能诱发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建议每做30分钟家务就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家务本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若将其视为负担,做的时候心烦气躁,容易导致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如皮质醇。长期高皮质醇水平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俗话说,气大伤身,气急伤脑。家务虽小,心态为先。
研究发现,孤独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缺乏社交的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约60%。
建议可以将家务变成社交活动,例如一起做饭、邻里合作清扫等,既干净了家,也锻炼了脑。
老年人在做家务时若频繁出现意外,如滑倒、磕碰或烫伤,会引发应激反应,甚至诱发轻微脑震荡等问题。多次轻微脑损伤亦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应注意家中安全隐患,如浴室防滑、厨房防烫、楼梯扶手安装等。
做家务是体力活,若不及时补充营养,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本身就有糖尿病或营养不良基础,容易因低血糖出现头昏、意识模糊等问题。
建议做完家务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豆浆、鸡蛋、燕麦等,为大脑“加油”。
在某家医院神经内科门诊,一位60多岁的女性长期独自照顾家庭,每天做近5小时家务。起初只是觉得记忆力有些“跟不上”,后来连家人的名字也常常叫错。影像学检查发现其海马体体积已显著缩小,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
医生分析认为,其认知功能下降与长期高强度、缺乏变换与社交的家务活动密切相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社交活动、规律锻炼,并配合多奈哌齐等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值得每个中老年人警觉的信号。
日常生活中,家务不只是劳动,更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50岁之后,大脑逐渐进入“减龄模式”,更需要科学的刺激与保护。
一方面,适度的家务劳动可以增强大脑连接、延缓认知衰退。另一方面,错误的方式却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大脑的“隐形负担”。
就像锄头用久了也得磨磨刃,大脑也要“劳逸结合”。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老年人认知障碍的防治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认知障碍早筛早诊”纳入重点工作,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认知障碍筛查机制,推动早发现、早干预。
家庭中,也应从观念上转变:不再把家务视为“琐事”,而是看作促进健康的“工具”。在保障安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让家务成为养脑、护脑的新方式。
50岁以后,身体的“零件”开始老化,大脑也不例外。但衰老不是不可抗拒的命运,而是可以科学管理的过程。做家务不只是为了干净,更是为了健康。
记住这8点,让家务不再是风险,而是通往健康的阶梯。保护记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开始。
你怎么看待家务与大脑健康的关系?你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困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王莉,刘文静,张萌,等.家庭活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4,43(04):408-412.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认知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Z].2024年发布.
[3]张静,李晓玲,王磊.老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5,51(02):103-107.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