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稚晖君”到“华为系”大佬,起底智元机器人爆火的真正底牌
发布时间:2025-09-23 21:04 浏览量:1
近日,智元机器人在官网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团队名单,创始人邓泰华与“稚晖君”彭志辉共同亮相。与公众印象中“华为天才少年创业”的标签不同,这份名单揭示出智元真正的底色:一支横跨华为系、硅谷实验室、大疆、阿里等产业链上下游的豪华合伙人阵容。
正是这套“本体+AI”的全栈布局与人才组合,使得智元机器人在短短两年间完成10轮融资,估值直逼150亿元,并被视为全球最有希望率先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量产与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
透过这份名单不难发现,智元并非依赖某位“明星创始人”,而是通过合伙人团队在资本、技术与产品全链条的系统性布局,建立起稳固的竞争护城河。
“老将”+“新星”,创下2年150亿元估值神话
长期以来,外界谈及智元机器人,总离不开“稚晖君”“华为天才少年”的标签。但这份合伙人名单揭示了另一重事实:智元真正的掌舵人,是深耕华为二十余年的邓泰华。
邓泰华是电子科技大学1995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校友,彭志辉(即“稚晖君”)则于2011年入读电子科技大学2011级校友,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就读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二人皆出自电子科技大学。
他们不止是师兄弟,还是“前同事。邓泰华在华为深耕逾二十载,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主导了鲲鹏、昇腾AI计算生态的构建。稚晖君则在2020 年加入华为,从事的正是昇腾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关研究工作。从时间线来看,这俩师兄弟,更多是在华为产生“交集”。
2022年12月,彭志辉正式确认离开华为;2023年,彭志辉正式成立智元机器人。虽尚无公开资料显示邓泰华离开华为的具体时间,但邓泰华如今的职务之一是智元机器人创始人,有媒体报道二人系一起创立的智元机器人。3月,智元机器人的法人已正式变更为邓泰华。至此,智元的“双核”格局逐渐明晰——一位兼具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老将”,一位代表年轻技术偶像的“新星”。
8月的智元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邓泰华首次公开露面。在会上,邓泰华强调,智元目前状态是“想融就可以融”,即便是在无任何营收情况下,现有现金流也能支撑三年。
事实上,智元从来不缺投资方,成立第一年,智元便已获得5轮融资。根据天眼查信息,目前智元机器人已进行过10轮融资,估值已达到150亿元,背后投资方豪华,包括高瓴创投、鼎晖投资、高榕资本、比亚迪等。
7月,智元拟斥资约21亿元,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等方式,拿下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约67%的股份。此消息直接让上纬新材股价涨停。此前,智元正在筹备上市事宜消息传出依旧,此举是否意味着将要“借壳”上市?虽然智元回应是产业整合,但市场依然对这一“机器人+新材料”的组合充满期待。
热议声还在继续,8月,智元再拿下LG电子、韩国未来资产集团的联合领投,并入股成立半年的玉树智能机器人,正式进军环卫领域。
“华为系”+“硅谷派”,豪华阵容发起具身智能商业化进击
资本为何持续追捧?业内人士指出,首先,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产业想象空间巨大;其次,智元延续了“华为式打法”——通过合资、投资、合作,快速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第三,团队背景极具公信力,既能获得产业资源,也能稳住资本预期。
这种优势从其合伙人的背景可窥见一斑。智元机器人的合伙人履历,几乎涵盖了AI、机器人、自动驾驶和系统集成的所有关键环节。
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罗剑岚,曾在Google X、Google DeepMind担任研究科学家,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伯克利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机器人研究项目。其主导开发的SERL/HIL系统首次实现机器人真机强化学习任务成功率100%,解决了传统强化学习难以适应现实复杂物理交互的问题。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营销服总裁姜青松则是前华为P&S(产品与解决方案)产品管理部部长,拥有超20年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厂B端市场经验。
此外,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在Waymo、蔚来汽车等任职,从智驾领域切进机器人赛道后,负责AI技术开发及软件研发工作。高级副总裁、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则先在大疆激光雷达产品线的创始团队,主导底层核心架构设计并打造行业标杆算法框架,后加入马赫创新,任CTO及系统架构负责人。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钮嘉也出自“华为系”,原华为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产品线HRD,后担任寒武纪HRD、亚信安全HRVP。
科学家、市场、技术、管理这几大领域,几位合伙人各有千秋。业内评价,这种“豪华配置”不仅提升了智元的研发与市场力,更为其构建全链路布局提供保障。
深圳一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认为,在具身智能商业化的竞速赛中,智元的每一步,可以说都踩准了行业节奏。
目前,智元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今年1月,智元机器人已正式量产下线了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刷新行业纪录;在通用具身机器人关键的训练数据方面,智元机器人已经在上海张江搭建了规模化机器人数采中心,每天产出数万条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今年3月,智元机器人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GO-1,这是全国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并成功部署到多款机器人本体;4月,智元机器人再发布行业首款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并给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远征走出去,精灵干起来,灵犀动人心”,在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彭志辉表示,“未来三年,智元机器人目标是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支持百种任务的自主泛化能力,构建一个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