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钜信达违规催收:婚前债婚后还,同事领导全被骚扰,婚姻工作两失!
发布时间:2025-09-24 16:13 浏览量:1
王先生领导收到的催收短信。(来源:受访者)
信网9月22日讯 “同事私下问我‘是不是欠了钱’,领导找我谈话让尽快处理,我这才知道妻子婚前瞒着我借了网贷,还被催收追到了单位。”近日,中国铁路职工王先生(化姓)向信网(0532-80889431)反映,本月月初,一场席卷了他办公室所有同事的“催收风波”,不仅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也间接地让他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这场风波是由妻子在2017年婚前所借的网贷引发的,这一事件也让他留下一个疑问:放款方是深圳海钜信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海钜信达”),结清欠款时却要向青岛小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小未”)对公账户转账,最终拿到的结清证明又盖着深圳海钜信达的公章,这背后的资金流向与权责关系,至今让他一头雾水。
同事领导收短信 婚后五年才知妻子婚前债
王先生告诉信网,他与李女士的婚姻始于2020年,两人2019年相识时,李女士便无业在家,婚后也未外出工作,家庭开支全靠王先生的工资支撑。在他的记忆里,妻子性格内向,对财务状况从不主动提及,“我每月把工资转给她管,她总说‘够用’,我没多想过。”
直到今年的9月初,这份“平静”被一连串催收短信打破。先是两位同事收到陌生上海手机号发来的信息,内容直指王先生:“中国铁路某某公司,贵单位员工王某某的信贷业务已经牵连到公司,避免影响,请通知出面沟通解决。”随后,单位领导也收到了同款短信,疑惑之下找王先生谈话,要求他“尽快处理好家庭债务,别让同事再受骚扰”。
“我当时懵了,我从没借过网贷,怎么会有催收找到单位?”王先生第一时间向同事、领导解释,却因拿不出证据显得被动。回家后,他反复质问李女士,才从妻子口中得知一个隐藏了6年的秘密:2017年,也就是两人相识前两年,李女士曾通过深圳海钜信达旗下“超爱财”平台借过钱,这笔债务她从未主动提及。
婚后拆东补西瞒金额 工资多用来“填窟窿”
“我反复问她总共欠了多少钱,她只说‘欠了不少’,但具体借了多少、又还了多少,她始终没交代。”王先生告诉信网,面对追问,李女士这才坦言,除了在“超爱财“,婚前她还借过多个平台的网贷,这些年为了避免逾期,一直在“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平台的借款还旧债,偶尔还不上时,就动用王先生转给她的工资。
“我每个月工资不算低,除了日常开支,剩下的都在她手里,原来大部分都用来还她的婚前债了。”他回忆,婚后他从未查看过家庭存款,偶尔问起,李女士总以“存起来了”或“有其他安排”搪塞,自己因工作忙碌,从未深究。更让他在意的是,其他网贷平台即便逾期,也只是向李女士本人发短信、打电话,从未骚扰过其他家庭成员,“只有深圳海钜信达,直接联系我单位,这太过分了。”
结清后仍存疑虑 转款第三方却获原放款方证明
为了不让同事、领导再受骚扰,王先生只能主动联系那名使用上海手机号的催收人员。对方查询后表示,李女士欠深圳海钜信达的网贷,目前连本带息仅剩6400元,一次性结清即可终止催收。但当王先生提出微信转账时,对方却要求他将钱转入青岛小未的银行对公账户,而非深圳海钜信达的账户。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单位领导要求我尽快解决问题,还是转了钱。”王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显示,9月11日中午,他向青岛小未账户转入6400元;当天,催收人员发来一张电子版结清证明,落款处盖的却是“深圳海钜信达投资有限公司”的公章。“放款是深圳海钜信达,收钱是青岛小未,证明又盖深圳的章,这两家到底是什么关系?”王先生多次追问催收人员,对方仅含糊回应“按流程走就行”,为打消王先生疑虑,对方还发送了其他借款人的转账记录和结清材料,除此之外再无更多解释。
青岛小未不具备相关金融资质 当事人准备报案
为核实情况,信网尝试拨打上述催收电话,在表明身份后,对方当即破口大骂,随后挂断电话,此后再拨打均被挂断。信网又通过企查查查询涉事公司信息发现,深圳海钜信达存在多项经营风险:2019年起,该公司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多地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多次被限制高消费,部分分支机构已注销,公司族群存在415条重要风险,先后104次成为被告,目前公司状态显示“存续”但联系电话为空号。
查询得知,青岛小未成立于2020年,企业2022年参保人数为8人,2024年为0人。经营范围为“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无金融放贷或催收相关资质,注册地址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灵山湾路,预留联系电话为一家代理记账公司所有,接线人员称“不掌握青岛小未的实际联系方式”。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该办的监管范围仅限有正规金融牌照、具备放款资质的金融机构及典当行等,青岛小未的经营范围不涉及金融业务,不在监管名单内。“若遭遇违规催收,建议被骚扰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该工作人员建议。
王先生告诉信网,目前虽再未收到催收信息,但这场风波已让他对婚姻失去信心,“她不仅瞒了债务,还让我的工作和声誉受影响,我俩正在办理离婚手续。”同时,他已整理好催收短信、转账记录、结清证明等材料,准备近期报案,“希望能查清这几家公司的关系,也提醒其他人,遇到违规催收别忍,该报案就报案。”
行业专业人士解读:为何放款方与收款方不一致?
江苏省南京市一位从事网贷债权处置的行业专业人士高先生表示,王先生遇到的“放款方与收款方不一致”情况,在网贷行业逾期债务处置中非常常见,核心原因是“债权转让”。
“2018年后,不少网贷平台因合规问题退出市场,或因自身经营问题将逾期债权打包转让给第三方公司,这些第三方可能是资产管理公司,也可能是青岛小未这种无资质的咨询公司。”高先生从2013年开始就从事网络贷款、线下小额金融贷款等业务,他向信网解释,深圳海钜信达作为原放款方,可能已将李女士的逾期债权转让给青岛小未,因此青岛小未作为“债权受让方”负责收取欠款;而结清证明仍需原放款方(深圳海钜信达)盖章,是因为债权转让不改变原借款合同的“放款主体”,需原主体出具证明才具备法律效力。
不过高先生也指出,债权转让需满足两个前提:首先是原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债权可转让”,其次是转让时需通知借款人李女士。“若未通知借款人,或第三方公司无债权处置资质,这种转让行为可能存在法律瑕疵,借款人可主张转让无效。”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刘国建律师评析,催收机构仅可向债务人本人主张债权,不得骚扰与债务无关的第三方,不得泄露债务人及关联人的工作信息、个人隐私。在上述事件中催收方向王先生单位发送短信的行为,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若造成王先生名誉受损或工作受影响,王先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催收方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李女士的网贷发生在婚前,且未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属于其个人债务,王先生无偿还义务。若王先生已代付相关费用,离婚时可向李女士追偿,要求其返还该笔款项。(谷正原)
催收人员要求王先生把6400元汇入青岛小未公司账户。(来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