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齐上阵、三代从军志…来看梅州秋季新兵的动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24 16:06 浏览量:1
披戎装赴征程。当前,我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已起运交接。在这些逐梦军营的青年中,兄弟同应征、二次应征入伍、三代接力参军等动人故事,折射出我市适龄青年们对军营一致的向往和信念,折射出梅州浓郁的崇军拥军氛围。
新兵启程前宣誓。
三代从军志,拳拳报国心。今年下半年,兴宁青年钟军量终于圆了自己的军旅梦,圆了家庭的从军接力梦。他们祖孙三代跨越半个多世纪接力参军的事迹在家乡广为人知,被传为佳话。
钟军量的爷爷钟佑新1970年入伍,服役于云南空军某部,7年服役期间凭借出色表现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后,钟佑新虽脱下军装,但从未褪去军人本色,在基层从事征兵工作28年,为部队输送了众多优秀青年。钟军量的大伯钟传波1994年入伍,服役于广西陆军某部。钟军量的父亲钟远波2000年入伍,服役于广西武警某部。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钟军量从小便立志参军,渴望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如今,他终于接过父辈的钢枪,如愿成为一名军人。“我从小就深受爷爷、父亲和大伯的影响,他们都是我的榜样,让我更独立、更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让我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军营、报效国家。”钟军量自豪地说,军旅梦的种子早就在年幼时种下。
在送别新兵活动中,钟佑新不停地为孙子整理衣装,并反复叮嘱:“你是家里的第三代军人,到了部队一定要听从指挥、刻苦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在军营早日建功立业!”钟军量坚定回应:“保证完成任务!”
兄弟应征入伍,共圆参军梦。今年,来自五华县周江镇的罗嘉辉、罗嘉康兄弟一同穿上军装,开启崭新的军旅人生。“第一次入伍时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第二次入伍则更多的是当好兵的信念。”二次入伍的罗嘉辉说。受哥哥罗嘉辉参军入伍的影响,罗嘉康也怀着对军营的憧憬报名参军入伍。如今,兄弟二人已分别奔赴不同战位。他们表示,兄弟连心,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扎根军营、建功军营。
从“退伍不褪色”到“转身再出征”,二次入伍热潮映照出青年们对强军事业的使命担当。今年下半年入伍新兵中,我市有19名二次应征入伍的有志青年。他们中有些人因为学业等缘故短暂离开,但心中对部队的牵挂从未停止。当机会再次来临,他们毫不犹豫选择重返战位,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续写对祖国的忠诚。
蕉岭县有2名特殊“新兵”,他们选择二次入伍,再续军旅荣光。谢吉斯曾服役于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凭借在比武竞赛中的出色表现荣记“嘉奖”一次。退役后,他进入广东海洋大学新闻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就读,并于2025年6月顺利毕业。大学四年,他初心不改,为了二次入伍,他坚持锻炼。这次,他回到家乡报名应征,通过层层考核和选拔。与他一样,钟烨辉在退役后完成学业,抱着“想把专业本事用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上,继续为国家守好岗!”的念头,他再次应征报名,重圆军旅梦。
青年们坚定投身军营的共同选择与我市浓郁的崇军拥军氛围息息相关。我市严格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在政策落实、就业安置、优抚优待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广泛宣传梅州籍立功受奖官兵事迹,让功臣事迹广为人知;建设双拥主题公园,图文并茂讲述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军人依法优先”“参军光荣”等标语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拥军企业、志愿者等为军烈属们送温暖送关怀……看得见的尊崇,感受得到的优待,构筑起崇军文化的坚实底座,崇军拥军在客都大地蔚然成风,有力激发有志青年从军报国热情。今年下半年,我市约有7000人报名应征,接受祖国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