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子是痛风的“催化剂”?告诫:若想尿酸正常,3种坚果是禁忌

发布时间:2025-09-24 18:04  浏览量:1

本文1924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大爷从小爱嗑南瓜子,哪怕退休了,每天晚上看电视,一抓就是一大把。可这段时间他总觉得脚大拇指隐隐作痛,起初没当回事,直到某天夜里痛得直冒汗,才到医院一查——痛风发作

医生看着他的化验单皱了眉:“尿酸居然飙到580μmol/L,您最近是不是吃了不少坚果?”张大爷一愣:“不就吃了点南瓜子吗?”医生叹口气:“就是这‘点’,对痛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觉得南瓜子有营养、助睡眠,甚至能“补肾壮阳”,却不知道,它对尿酸偏高的人来说,可能是个“不定时炸弹”。

从营养成分上看,南瓜子属于高嘌呤、高脂肪食物。每100克南瓜子中,嘌呤含量可达70毫克左右,属于中等嘌呤类。虽然不及动物内脏那样“出名”,但如果天天吃、还吃得多,相当于每天在给血尿酸“添柴火”。

嘌呤在人体内会被代谢成尿酸,一旦摄入过多,肾脏排泄不过来,就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更关键的是,南瓜子脂肪含量高达45%,高脂肪饮食会抑制尿酸排泄,进一步加重体内代谢负担。所以,别小看了这些“日常零食”,对高尿酸人群来说,它们就是痛风的“导火索”。

很多人觉得坚果是健康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E、蛋白质,是“养生神器”。的确如此,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坚果,特别是尿酸高的人。除了南瓜子,下面这三种坚果也被医生点名:

1.花生

花生虽然在植物学上算豆类,但在营养结构和吃法上常被归为坚果。它的嘌呤含量约为79mg/100g,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很多人吃花生都是炸着吃、炒着吃,油盐一上,热量高、负担重,不仅会升尿酸,还可能升血脂。

2.瓜子(葵花籽)

别以为换个“子”就没事。葵花籽的嘌呤含量跟南瓜子不相上下,而脂肪含量更高,每100克葵花籽中脂肪超过50克,是“天然油库”。有研究指出,高脂饮食会显著降低尿酸排泄效率,特别是对已有肾功能隐患的人来说,风险更大。

3.腰果

腰果虽然吃起来香甜柔软,但嘌呤含量也不低,更重要的是,它的升糖指数高。很多痛风患者同时也有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脂。腰果对血糖影响较大,会间接影响尿酸代谢,对这类人群极不友好。

并不是所有坚果都对痛风患者不利。有些低嘌呤、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脂肪酸的坚果,适量食用不仅不会升高尿酸,反而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例如:

核桃:嘌呤含量低,富含α-亚麻酸,对血脂、血压都有益。

杏仁(非油炸):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维生素E。

夏威夷果:脂肪结构良好,嘌呤含量较低。

但前提是——适量。每次不超过一小把(约10克),每天总摄入不超过25克,才能既享营养又不伤身体。

很多人以为控制尿酸就是不吃海鲜、不喝啤酒,坚果、甜饮料、内脏统统戒掉就万事大吉。其实,痛风管理是一场“系统工程”,靠节食远远不够。

1.多喝水是基础

每天保持1500~2000ml水摄入,可以促进尿酸随尿液排出,降低结晶风险

2.适度运动不可少

规律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尿酸代谢。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抑制尿酸排泄。

3.控制体重是核心

肥胖会增加嘌呤合成,也会降低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减重不仅能降尿酸,还能降低心血管风险。

4.遵医嘱服药

当血尿酸持续高于420μmol/L,或已有痛风石、反复发作,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切忌自行停药或轻信偏方。

别以为年轻人就不会痛风。随着饮食结构西化,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超过13%,城市男性更是接近20%。

其中,30~50岁男性、肥胖人群、高蛋白饮食者、常喝酒者,都是高危群体。这些人本身就处在“尿酸警戒线”,再加上坚果吃得不节制,痛风迟早来敲门。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养生达人”喜欢打坚果粉当早餐、喝坚果奶代替牛奶,却忽视了这些代餐饮品中可能添加了大量糖分,升血糖、升尿酸双重打击

坚果虽香,但不是人人都能放心吃,尤其是尿酸偏高、痛风体质的人。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就能健康,而是少吃点不该吃的东西,身体自然会轻松许多。别再把坚果当零食随手抓,尤其是南瓜子、花生和葵花籽,若想尿酸稳定、远离痛风,还是要学会“管住嘴”。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20年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高尿酸患者膳食建议》.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